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经历了去年的价格大战后,很多汽车经销商已经伤痕累累,无力再战。厂家和商家均开始意识到,无序的价格战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商家和厂家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一些经销商甚至因此退出了汽车经营的圈子。而消费者则在多次的降价潮后更加冷眼旁观,即使潮退了也决不伸手掏钱。经销商为卖车在营销策略上挖空心思,想绝招数,于是“价格联盟”便粉墨登场了。  相似文献   

2.
礼文 《汽车情报》2005,(20):14-16
在经历了2004年的价格大战后,很多汽车经销商已经伤痕累累,无力再战。厂家和商家均开始意识到,无序的价格战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商家和厂家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一些经销商甚至因此退出了汽车经营的圈子。而消费者则在多次的降价潮后更加冷眼旁观,即使潮退了也决不伸手掏钱。经销商为卖车在营销策略上费尽心机,想尽招数,于是各类营销方式纷纷变脸,在厂商促销的吆喝声中粉墨登场了。  相似文献   

3.
《中华汽摩配》2005,(3):26-27
何时拥有一辆称心的“座骑” 随着汽车市场的放开,汽车走入家庭,在我国已经不现时是稀罕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自己挑选可心的汽车。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们使出浑身解数讨消费者喜欢,车型不断推陈出新,价格补偿等办法相应推出。但很多购车者真正期盼的不是厂家和经销商营销的花样,而是汽车的性价比是否合理,价位能否接受,售后服务是否无忧……最主要是商家是否讲诚信。  相似文献   

4.
进入到第3季度以来,曾经有媒体和消费者预测将出现较大的降价风暴,但是直翻8月中旬,才由上海大众宣布全系列车型降价,然而很多车型的实际售价比厂家宣布降价后的指导价格还低,因此一直没有其他厂家跟进,此次降价的影响力很小。总的来说,主流车型仍然没有出现较大的降价潮,2005年车市响亮而有意义的降价声并不常出现。  相似文献   

5.
付泽 《汽车情报》2006,(29):9-10
今天,当你走入汽车企业,无论是乘用车企业还是商用车企业,映入你眼帘和钻进你耳根的最热门词汇肯定是“降成本”。而当你光顾汽车4S店或浏览汽车媒体时,“降价”又成了最热门的词汇。显然,“降成本”和“降价”是因果关系,不同厂家同一档次的汽车产品,在销售时要想通过降价而赢得市场,就必须在其研发、制造过程中“降成本”,否则,企业将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6.
200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降价猛、新车多、销量高、创记录。10多家厂家的几十款车降价、20多款新的乘用车上市、国产轿车产销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2004年的价格大战后,国内轿车市场出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峙”局面:消费者对轿车降价预期增强,希望国内汽车商将车价降下来;商家和厂家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则以不打“价格战”为由,拒绝降价,为卖车在营销策略上挖空心思,想尽招数,召开同业会议,达成“价格联盟”。  相似文献   

8.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6,(2):36-36
自从进入2006年以来,车市降价风潮不断,一部分是由于部分厂家制定的销售策略有问题,导致销售不佳;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为新款车型上市让出市场或抢在竞争车型上市前尽量多地占有市场份额;当然,这其中还有为了清理库存而降价的和油耗高的,部分SUV车型,可谓种类繁多。降价范围覆盖了整个汽车销售市场,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降价行为,最终得到实惠的,还是广大的消费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不利因素同时降临在刚刚走出襁褓的中国汽车业。从宏观政策控制到贷款收缩利率上调,从石油危机到交通瓶颈,从保险免赔保费上涨到再次临近关税下调,从自身的产能扩大到外来资本的涌入,无助的汽车厂商似乎只有降价一种办法来刺激购买欲望,而行业性的降价所引发的持币待购又引发了新一轮的降价潮,汽车厂家和商家从此陷入莫名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0.
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不利因素同时降临在刚刚走出襁褓的中国汽车业。从宏观政策控制到贷款收缩利率上调,从石油危机到交通瓶颈,从保险免赔保费上涨到再次临近关税下调,从自身的产能扩大到外来资本的涌入,无助的汽车厂商似乎只有降价一种办法来刺激购买欲望,而行业性的降价所引发的持币待购又引发了新一轮的降价潮,汽车厂家和商家从此陷入莫名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1.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5,(2):13-13
2005年1月车市的主调还是降价。唱主角的仍是国产车,进口车并未因关税下调.许可证取消而出现大幅降价的情况,看来进口车要“显山露水”还要再等一等。在国产车中,厂家出手调整价格是这个月的特征。尤其是宝马降价和奥迪结束优惠,最引人注目。新年伊始,国内各汽车生产厂都想在销售上开个好头,因此还没采取行动的厂家可能会跟进加入“厂方调价”的行列  相似文献   

12.
进口轿车到底值多少钱进口汽车降关税,销售汽车降价本是件好事儿,但最近汽车商家的频繁降价,真让准备购车的消费者犯嘀咕了,用北京人的话讲:买车者晕菜了!进口轿车到底值多少钱,商家没有准价,人们心里没有底数。从今年1月1日起,进口车关税降幅达25—30%左右,原在国内售  相似文献   

13.
吴勇 《汽车情报》2004,(17):18-20
如果说2003年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是降价的话,2004年,降价依然是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4年初以来国内已有20多个品牌的80多种车型有不同程度的降价,一场波澜壮阔的降价狂潮正在席卷全国车市。降价的受益者是汽车消费者,降价告诉人们中国汽车市场日趋成熟,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驶入了买方市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降价也警示汽车厂家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从2005年第一天开始,一些汽车轿车厂家相继跳水,据最新统计,目前已有包括一汽马自达6、天津一汽威姿、威乐.飞度,奇瑞QQ等大降价。在2005年第一波降价潮中.降价降得最凶的是马自达6,目前,2.3L豪华型和技术型马自达6均降价4万元.另外,马自达6还大幅降低了配件价格,最高降幅达68%.  相似文献   

15.
伍珍 《汽车与安全》2007,(11):22-27
许多汽车厂家认为,"金九银十"是汽车销售的大好时机,消费者也在此时准备出手。在这个时间段里,厂家为了给新车型让路,或者完成全年的销量任务,对一些车型进行降价或优惠。专业人士则认为,一些车型不仅仅在这两个月里有降价的计划,在下半年里都有可能实行降价,因此消费者会有更多的机会选购自己喜欢的车型。价格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买车的首要因素。市场上降价频繁,买一款降价降到底的车型就不用过多担心车型贬值的问题了。在近期的汽车市场里,有许多车型进行了降价销售,我们为读者提供了性价比很高的10款车型供大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新言 《汽车情报》2005,(2):39-40
对于国内众多的汽车生产厂家来说,面对一浪接一浪的降价潮,降低零部件成本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汽车生产厂家都是名副其实的汽车组装厂家,没有属于自己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且部分零部件还依赖于进口。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对于汽车厂商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转机的月份。期待着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和北京国际车展的举办能够成为扭转今年前五个月车市低迷的乾坤。却偏偏传来了有些厂家降价的消息。又一次把汽车销售的严峻现实摆在面前。  相似文献   

18.
各地车市     
《汽车导购》2005,(6):101
对于所有喜欢汽车的人来说,最激动人心的就是4月份的上海国际车展了,车市上的畅销车、要量产的新车、各种概念车和豪华车都到齐了。民族汽车企业自主设计的车型也出尽了风头。对于那些想在近期购车的消费者来说,上海车展对他们来说更有实际意义。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本次车展后汽车市场的动态如何,车价应该如何变化。令人失望的是,上海车屡前后并没有厂家宣布降价,更令人不解的是.不光是上海车展,就是在整个“五·一”期间,也没有厂家公布降价的消息,只有经销商为了促销而自行调价。  相似文献   

19.
看谁先眨眼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汽车价格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要求国产汽车尤其是轿车降价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汽车降价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拿近来汽车业掀起的这股降价潮来说,看似风起云涌,来势汹汹,但是再看一看降价的车型,要么是在禁令下达后准备"逃命"的化油器轿车,要么是积压库存车型,其中也不乏厂家采取的换汤不换药的假降价,主流车型还是岿然不动.  相似文献   

20.
礼文 《汽车情报》2005,(36):1-1
临近年关岁尾,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仍是“降价,降价,还是降价”。在缺乏市场亮点的市场环境下,“经销商行为”的汽车促销白10月开始全面展开,有几十款车型作出了较大幅度的促销让利,环顾市场内外,新车降价声此起彼伏。近日又有多款新车型喊出了“让利降价”的口号,为年前的汽车市场争夺战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