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道路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交通量的预测一般都采用四阶段法。在众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交通量的分配是研究最为成熟的一个阶段。人们根据不同的交通行为的假设,选择不同的交通抗阻和离散选择模型,推出了不同的交通分配模型,例如全有全无分配模型、按比例分配模型、均衡分配模型等。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交通分配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它们不同的机理,阐明了不同分配模型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交通分布与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在气象等学科中成功应用的方法论--最大信息熵原理,并扩充为一般熵原理,通过对交通分布与熵原理的关系的分析研究,揭示交通特性的内在涵义,以熵原理作为判断交通特性分布的准则。  相似文献   

3.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必须完善其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构建新区便捷的交通体系.在上位规划和城市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雄安城际站及小里站区域范围交通预测模型,采用人口高限进行测试.利用模型预测与交通流线布局的互馈结果,进一步应用预测模型对流线布局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论:在规划年限内,路网的建设规模适宜,...  相似文献   

4.
孙焰  孙有望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33-135,141
研究运输系统中动态交通分布的预测方法,即在运输系统中,当各交通小区的发生交通量及吸引交通量出现变化后,需根据当前交通OD分布表迅速确定下一阶段的交通OD分布表。确定OD分布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已有的预测方法都需经反复多次迭代才能得到计算结果,计算速度不能满足动态交通系统的要求。论文通过建立预测动态交通分布的优化数学模型及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了求最优交通分布的一个解析公式,应用闭回路法设计了满足非负约束并使误差增长最小的一种调整方法。由算例表明该模型计算速度快,计算效果好,适合动态系统的交通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5.
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建设高架步道,作为园区内连接各类展馆和室外空间的重要人行通道。根据园区规划基础资料,主要采用"出行生成-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四阶段模型方法,对世博会浦东园区高架步道进行交通需求分析,合理选择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最终确定高架步道的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6.
柯水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317-320,324,400
在阐述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影响因素的同时,介绍了一种综合交通枢纽选址的方法,根据交通四阶段模型产生出若干备选方案,并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从备选方案中选择出综合评价最高的作为最终方案,同时提供了一个算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关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选址的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农村客运交通分布预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建立基于工农业总产值关联度的交通分布预测模型,灵活合理地运用引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可以作为常规交通分布预测方法的补充,丰富农村客运规划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繁多复杂等特点,为保障PPP项目的成功实施,提出基于改进熵权灰色模糊理论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考虑风险动态性特征,采用Delphi法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按阶段进行有效识别,建立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 其次,通过灰色聚类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构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利用灰色白化权函数实现风险指标信息的透明化,借助模糊理论计算风险综合评价值,判断项目风险等级,并采用改进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主客观权重; 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青岛地铁3号线实际案例中。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风险等级为“中等”,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同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传统四阶段法中,运量分布与均衡配流这2个阶段独立进行。在此背景下,基于我国城市道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双向行驶的特点和交通网络中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借助于引力模型,建立了带有双约束的双向混合交通运量分布与均衡配流组合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最优化的知识证明了模型的一阶条件与Wardrop用户平衡条件等价、模型解的惟一存在性及其OD流量满足运量分布的引力模型。给出了求解模型的具体算法,并通过算例证明了模型的一阶条件等价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交通冲突理论的道路安全评价技术, 是以交通冲突因素为指标的道路交通安全状态评价技术。在梳理交通冲突影响因素与安全评价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列举了常见的道路安全评价技术应用场景; 从交叉口、高速公路、特定场景3个方面分析了交通冲突的影响因素; 从指标选取、方法选择、模型构建3个方面对道路安全评价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 在应用场景构建时, 相比于考虑单一冲突因素, 综合考虑交通冲突影响因素, 将使得构建的交通冲突场景更接近实际情况; 在交通安全评价时, 科学选择复合指标、合理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安全评价方法, 将使构建的安全评价方法更加科学严谨。基于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道路安全评价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充分利用视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搭建实时、高效的安全评价模型; 验证现有道路安全评价方法在混合交通流下是否适用; 建立健全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多年以来,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需要为主,追求良好的线形指标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却忽视了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从而带来了诸如噪声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该文借鉴国外的道路设计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宁静交通的街道设计方法,真正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理念.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宜昌市交通环境变化带来物流业发展的新形势,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回归模型、SWOT模型等对宜昌交通环境新变化对物流业发展带来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结论和物流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该文首先从港区交通仿真和港区道路设计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两者之间协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协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约集港模式下港区交通流预测、交通流仿真模型研究、港区道路设计、港区交叉口渠化优化设计等,在此基础构建了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最后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方面阐述了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车辆识别技术的交通流路径分布信息采集系统的构架方案。为了清晰表达交通流路径分布信息,研究了交通流路径分布的信息格式。基于决策支持系统构架设计,提出了交通拥堵管理决策方案库构建技术路线。以上海市快速路基于车牌识别的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建设为实例,阐述了交通流路径分布对于提高交通拥堵管理水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与交通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引入未确知测度数学理论模型,将道路安全分为4个等级,建立天气状况、路面状况、地形状况等交通环境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给定了分级标准,构建了道路安全状况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用信息熵法求取指标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道路安全状况进行识别,得到了一定交通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等级,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道路安全等级评价中诸多不确定性问题,操作性强,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交通需求管理是通过削减潜在的交通需求,使路网达到供需平衡的一种有效策略。运用经济学博弈论的理论观点,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应交通需求管理方式的作用机理,从经济学的角度诠释了交通需求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珲春边境合作区的经济状况及客运量、货运量增长率的分析,对该地区的交通量预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以某市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为例,首先采用功率谱分析方法论证了分形理论用于交通事故分析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统计意义上,该市交通事故时间序列具有自仿射性。接着利用分形的自相似性与标度不变性将内区间的分形特性进行延拓,并由此构造了具有外推功能的分形插值算法,实现交通事故预测。该算法利用内区间的迭代函数系和吸引子由特定初始点进行搜索,通过迭代使得到的点集与吸引子的均方偏差最小,从而获得需要外推点的函数值作为预测值。最后对交通事故时间序列进行R/S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市未来几年交通事故仍有增长趋势,应继续加强交通管理。  相似文献   

19.
关于博弈论与交通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紧张的现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从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交通拥堵的实质是“公共地问题”,探讨政府依靠政策缓解交通拥堵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尚荣丽  张生瑞 《公路》2006,(12):127-130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是对隧道交通安全运行环境的优化,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提高道路服务水平,保证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行车。本文以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隧道为例,对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探讨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的致因因素,提出了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设计思路,然后从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以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并探讨了其运作模式,最后分析了该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以保障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的可靠性、先进性、实时性、可用性以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