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LabVIEW的地铁车辆仿真系统由工业计算机、测试机箱、输入输出模块和测试对象组成,整个仿真系统包括司机台仿真模块和控制系统仿真模块.司机台仿真模块提供仿真信号输入,控制系统仿真模块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处理,输出控制指令,从而验证列车控制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运用频谱分析仪和高频电磁场强度频率分析仪对运行中的地铁司机室射频电磁环境进行实测,并采用基于有限元法的高频结构仿真软件对2大系统天线和司机室进行建模仿真。对比分析测量数据与仿真结果,并与国际标准中电场强度的职业暴露限值进行对比,评估地铁司机室射频电磁环境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实测得到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天线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天线各自单独辐射作用下,司机室射频电磁环境中的电场强度分布区间分别为0.006~0.109和0.016~0.127V·m-1,对应的仿真结果分别为0.005~0.12和0.015~0.13V·m-1,验证了HFSS软件评估射频电磁环境电磁暴露安全的可靠性;2大系统天线共同辐射作用下司机室内电场强度分布区间为0.01~0.19V·m-1,说明不同系统天线共同辐射作用形成的射频电磁波并不会使司机室内的电场强度发生较大的变化;与国际标准中电场强度的职业暴露限值对比,表明2种辐射源无论是在单独作用下还是在共同作用下,地铁司机室的射频电磁环境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司机室侧门是地铁车辆车门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门锁锁闭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司机在正线运营过程中处理故障的效率。介绍手动塞拉门及门锁基本结构原理,分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并对安装尺寸及门锁结构进行改进,优化门锁内部结构,从根本上消除了故障隐患,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降低了列车晚点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有必要对司机驾驶水平进行定量化评价.以行车记录系统中时间速度时序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特征提取和降维技术处理原始数据,然后提出了一种将多种聚类算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结合的混合评价模型,最后对某地铁6号线8位司机驾驶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位司机驾驶等级分别为及格、及格、一般、差...  相似文献   

5.
目前,轨道车辆司机室骨架结构主要有无底架开放式和有底架封闭式两种.开放式司机室结构简单,有利于车辆轻量化,但组焊后外轮廓尺寸不易控制,吊运过程中容易变形;封闭式司机室结构复杂,外轮廓尺寸易于保证,吊运过程中不易变形.杭州地铁1号线、苏州地铁1号线、南京地铁1 0号线与深圳地铁4号线等轨道车辆的司机室结构采用有底架封闭式结构.低地板有轨电车司机室采用有底架封闭式结构,这种结构较复杂,给司机室制造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6.
以GB/T 50438-2007《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中的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为基础,增加人员安全职业适应性评价指标,作为最高层次的独立安全评价单元,建立人员安全职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重新确定人员安全职业适应性、安全管理、运营组织、设备设施、外界环境5个最高层次安全指标的权重,并经过一致性检验 运用改进后的安全评价指标,可得到较为客观的地铁运营系统基础安全评价总分,为地铁安全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地铁列车司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职业紧张与心理症状测评,采用相关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可能引发职业紧张和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与心理症状呈强相关,影响列车司机心理状态的职业紧张因素主要有心理紧张反应、理性处事、躯体紧张反应、休闲娱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地铁车辆司机室天花板设计、安装存在的难点,设计了一种适用于B型地铁车辆的二次骨架,以优化司机室天花板总体结构,并对骨架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找出结构薄弱点并优化骨架设计。  相似文献   

9.
一卡通与地铁AFC系统的接口是AFC系统建设的重要接口之一.本文论述了西安地铁二号线AFC系统建设中与一卡通接口的设计、组织、测试、施工等工作,并就AFC系统对长安通卡的业务处理规则、技术接口方案、资金清算进行了论述,对在建设过程中技术问题及难点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新建地铁的城市提供工程上的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铁车辆正线故障的应急处理主要由司机根据列车故障诊断信息和故障应急处理流程人工完成。随着全自动运行系统(FAO)的应用和发展,系统地研究地铁列车故障智能处理系统,以实现运营车辆的自主处置十分有必要。以深圳地铁车辆故障智能处理系统的研究为背景,从该系统的必要性、实现方式及应用情况3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发展该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地铁调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行车调度作为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能力的发挥直接决定了线路的运营安全和运输效率,有必要对地铁行车调度职业能力进行研究。介绍了胜任力的概念。运用结构化的O*NET工作分析问卷和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地铁行车调度员胜任力模型,包括21项基准性胜任力和5项鉴别性胜任力。结果表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隧道在运营期的安全与稳定离不开日常的管理养护工作。为了提高管养工作的科学性与高效性,采用Jess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开发语言针对管养知识建立产生式规则库,在Jess管养专家系统的规则库中,每条规则的前件即是各种病害措施所对应的病害描述,在依据相关轨道交通管养规范并同时考虑管养专家经验后,形成病害描述参数,并依此编写规则库与相关程序,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工作存储器与推理机,开发Jess与Java语言的调用与数据交互接口,实现Jess与软件平台的集成,最终形成具有管养智能决策以及管养经验知识扩充两项子功能的运营轨道交通隧道管养决策专家系统功能模块,为运营轨道交通隧道管养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地铁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列举近年来国内地铁施工事故,分析事故原因,指出地铁工程风险管理在降低或避免各种地铁工程风险方面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归纳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特点.在总结国内地铁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是车载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一种ATS系统的非侵入式自动化测试工具,模拟测试人员真实测试的整个流程,可配置的测试脚本更具有灵活性,可以实现不同的测试需求;采用基于计算机视觉与光学字符识别的信息提取方式,使测试流程可以完全模拟真人测试;通过验证状态机的结果,简化了测试验证流程.该工具...  相似文献   

15.
系统联合调试就是要保证轨道交通整个设备系统的调试质量,提高调试效率.着重介绍重庆市单轨交通联合调试管理方案的研究,阐述联合调试组织、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马海涛  齐峰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6):53--56,60
介绍地铁车站桩柱合一体系的超长中桩柱的静载试验方法,并根据试验结果,分别采用灰色理论的非等步长GM(1,1)模型和三维拉格朗日元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桩基沉降的对比预测,结果表明两种预测方法相互印证,桩基设计安全合理,为桩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地铁超长柱基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地铁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需监测的数据及监测的作用.介绍深圳地铁3号线杂散电流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系统采用分布式集中监控系统,由参比电极、道床收集网测试端子、高架桥梁收集网测试端子、隧道收集网测试端子、智能传感器、通信电缆、数据通信转接器、PC机管理系统等构成,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处理,实现了实时监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国内首个"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以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为技术支撑的新型轨道建设安全管理模式及思想"创新应用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案例.该系统是由安全监测和风险管理子系统、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及工程项目管理子系统等组成.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实践,实现了地铁建设安全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数据库软件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数量、种类较多,由于尚无工艺设备定额,存在相同类型工艺设备概算因人而异的问题。为此,研究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数据库软件的逻辑架构,提出软件各功能模块的具体需求,实现工艺设备信息查询、数据库管理及概算编制等功能,完成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数据库软件的开发,并成功应用于国内部分地铁车辆段的工艺设备概算编制中。工程实例表明,采用本软件能有效避免单项设备概算指标各异的情况,提高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概算的编制效率,为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概算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速度信号是地铁列车制动系统的一个关键信号,对速度信号进行模拟是实现地铁列车制动实训系统和制动测试系统的基础工作。根据地铁列车架控式制动系统中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的要求,提出并实现一个实时可控的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模拟方案;利用STC15系列单片机输出高速脉冲电压信号,再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输出7 mA~14 mA脉冲电流信号,作为模拟地铁列车行驶过程中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地铁列车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模拟要求,有助于提高地铁列车制动测试系统和制动实训系统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