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打破仅以设计速度作为互通匝道设计依据的传统设计理念,引入运行速度模型,利用汽车行驶中的横向力系数大小对汽车行驶状态进行科学评价,对大货车和小客车在出口匝道的行驶状态分别评价,从而为互通立交出口匝道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单调地驾驶容易造成司机注意力降低,甚至会出现大脑"走神",思想"开小差"的情况。欧洲的经验表明在所有单人车祸中大约14%是由于驾车偏出行驶车道引起的。车道保持辅助功能通过电脑控制的转向干预--自动修舵来修正车辆的行驶轨迹,以避免偏离车道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入口区是影响立交整体运行的关键点段,为了减轻入口合流区的拥挤、提高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整体效率、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交通需求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要采用一些交通管理控制措施。根据互通式立交匝道入口区域的特点,本文对高速公路网可靠性作用较大的互通立交匝道和主线的管理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入口合流区的几何和交通特性,对匝道和主线分别提出了不同管理控制策略,即:高速公路匝道入口控制策略和主线车道运行约束策略。  相似文献   

4.
由于城市快速路转向交通流量大、线形设计标准低,快速路立交匝道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点。利用上海市快速路3年事故数据和交通流量检测数据,以上海市浦西地区快速路立交匝道为研究对象,根据车辆在匝道上的行驶特征以及车辆交互特性,将立交匝道划分成出口段、衔接段和入口段及左转匝道、右转匝道等5个研究单元,针对各单元分别建立负二项模型分析匝道几何设计及其组合参数、交通流特征对于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段及入口段的安全性与几何特征的联系较为紧密;迂回式左转匝道相较于右转匝道受几何线形影响大;流量越大、长度越长,事故风险越高,但出口段的长度与事故发生呈负相关关系;出口处为直线、入口处存在长直下坡路段、入口处线形与主线差异大的立交匝道安全性差;迂回式左转匝道上存在过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将小半径曲线设置在出口处,会极大增加事故几率。  相似文献   

5.
《公路》2020,(5)
选择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路段的来凤立交进行虚拟实验,目的是研究车速和匝道半径大小对行驶舒适性与安全性的影响,并依据实验结论对来凤立交提出合理限速与设置安全性设施。首先使用纬地三维道路设计软件对来凤立交进行立交复现,然后依据实车实验,利用Carsim车辆动力学软件对车辆进行建模指导。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横向加速度在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的峰值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变大,考虑行驶安全性与舒适性,给出了行车速度建议,匝道A、B建议车速为50km/h以内,匝道C建议车速45km/h,匝道D限速35km/h,并针对每一条匝道提出安全性建议;(2)增大匝道半径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但是具体半径值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3)针对匝道C、D,研究车速与匝道半径耦合效应下对横向加速度的影响,车速与半径对匝道D上的横向加速度影响程度都很大,而匝道C上的横向加速度主要受车速影响。  相似文献   

6.
环形匝道是一类事故高发的互通立交匝道,为得到环形匝道的事故发生机制,以宜泸高速公路白鹤林枢纽互通对象,在Carsim软件环境下建立该互通的三维数字模型,模拟车辆在主线-匝道-主线的完整运行过程,在仿真中改变汽车行驶工况和道路运行条件,得到了环形匝道行驶的临界条件并提出了安全改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超速行驶对车辆匝道行驶稳定性及车辆侧向偏移量有显著影响,超速程度越严重,车辆在匝道上的侧滑风险越高.路面条件对行驶稳定性影响较大,车辆行驶超速20%,在较差的道路条件下(路面有积水、浮雪、霜等),也可以安全行驶,车辆侧滑的风险较低;行驶超速50%,车辆在稍差的道路条件下(路面湿润),可以完成行驶,但存在较高的侧滑风险;超速70%,即使在干燥路面(路面附着系数0.65)行驶也一定会发生侧滑;即超速程度越高,道路附着系数对车辆侧滑影响越大.车辆超速进入匝道时,驾驶员减速操作的起点位置对侧滑存在较大影响,减速起点距离匝道圆曲线越近,侧滑风险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7.
城市立交接地匝道接地位置的选择是否合理,严重影响着匝道甚至立交的通行效果.针对此问题,结合昆明二环石闸立交接地匝道设置工程实例,首先,对平交口进口道及出口道的匝道位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确定接地匝道离地面平交口的最小距离.然后,对如何合理布置匝道口在道路横断面上的位置进行了分析,对匝道口在横断面上靠左、靠中、靠右设置分别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结论:接地匝道的接地位置对匝道的通行效果影响很大,接地匝道的匝道口应与地面平交口保持一定距离,并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将接地匝道口布置在道路横断面中最合适的位置.从工程实例的效果看,匝道通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孙玲  祁儆昕 《驾驶园》2014,(12):57-57
<正>常言道:一心不能二用。司机驾车时需要集中精力,容不得三心二意,应当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及时发现和处置路面出现的情况;而驾车时接听或拨打手机最容易分神,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影响发现和判断及处置能力,尤其是低头看手机的行为促使高速行驶的机动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轻者车辆碰擦,重则造成  相似文献   

9.
立交匝道线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立交线形设计介绍利用匝道上的速度图,对匝道线形进行分析,提出了立交合理的线形设计,以及满足汽车实际行驶加减速长度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互通立交匝道的运行特性和驾驶风险,在重庆市南山立交和江南立交开展了超过30位被试者的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通过Speedbox和Mobileye等车载高精度仪器采集了小客车在4条迂回式匝道上的连续运行数据,包括行驶速度、横向加速度、纵向加速度等,明确了迂回式匝道的车辆运行状态,然后运用表征横、纵向加速度关系的G-G...  相似文献   

11.
结合城镇快速发展的交通和用地变化进行现状立交的改造设计,理顺区域对外交通的集散和区域内交通的疏导,通过现状交通和远景年规划路网的交通分析,布设合理的立交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表明,造成“群死群伤”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是客车碰撞、翻滚和跌落,这与驾驶人员、车辆行驶环境以及车辆的安全性能密切相关。研究公路客车的安全性技术,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安全性法规,是减少公路客车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手段,同时可以推动公路客车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并联高架快速路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城市带是城市化的基本形式。适合带状城市公共交通的并联高架快速路的基本思路是:在高架的上、下行主路之间建造中央岛式公交车站、上下步梯、匝道及应急停车区,高架道路上的车辆逆向行驶,高架道路主要为公共交通服务。该文介绍了并联高架快速路的设想,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信号交叉路口黄灯信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计算黄灯闪烁持续时间的方法和有关黄灯时间所造成困境区域的内容。通过运用车辆的动态特点的真实评估,研究当驾驶员面对黄灯信号时可能的选择,并结合困境区域的原因分析与数学描述,提出黄灯时间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重点在于分析困境区域对于驾驶员的影响,并借由分析结果给出合理的黄灯时问分配安排。最后,对设置黄灯信号及现有交通条例的制定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各地人民法院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时,对损害赔偿责任主体把握不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以机动车"运行人"作为损害赔偿责任主体,以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扩大解释,作为衡量"运行人"的标准,有助于解决机动车雇佣驾驶,出借、出租,擅自驾驶,盗窃驾驶,送修、委托保管或者出质,分期付款买卖,挂靠,未履行转移登记手续,好意同乘,车辆故障等复杂情形下损害赔偿主体的确定。以保障受害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17.
郝悦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4):158-161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保有量也在呈倍速增长,进而引起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问题,其中由驾驶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交通事故约占所有交通事故的75%。而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交通安全问题。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感知、行为决策及运动控制三方面。其中运动控制作为智能汽车核心技术之一,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智能汽车的运动控制包括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部分,对汽车横、纵向运动控制中的多种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包括模型预测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滑膜控制、直接式控制和分层式控制;同时介绍了横纵向耦合实现运动控制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研究现状;最后,对智能汽车运动控制的后续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有助于智能汽车运动控制的进一步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吕洋洋 《时代汽车》2022,(4):196-198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95亿辆.汽车改变了传统的出行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事故处理的数量和难度也在增加.特别是在一些司机肇事后,为了逃避刑事和民事责任,置伤者于不...  相似文献   

19.
上海野生动物园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合作建设的中国首座国家级野生动物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主出入口及几个主要停车场均位于南六公路东侧。由于来园的车辆主要流向为北向南方向,需通过南六公路-人民西路交叉口掉头入园,导致南六公路拥堵严重。通过野生动物园入园交通现状问题分析,提出了改善入园交通的总体策略,并介绍了建设专用定向匝道,实施停车场改造等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