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降雨量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集计算机软硬件、远程通信技术、网络发布系统于一体,可将收集到的铁路沿线降雨信息实时地传输到各级防洪指挥部门,科学地指导防洪工作,保证汛期铁路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防洪防汛安全动态随机、复杂艰巨,历来是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铁路防洪防汛工作面临诸多问题:部分防洪设备抵御强降雨能力不足、近年来汛期强降雨增多呈常态化趋势、临近线路的人为活动带来设备质量和排水径路新的变化、对开通运营的新线设备质量和环境变化的认识不足等。结合近年来发生水害行车事故的数据,从应急处置、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新技术的应用、完善防洪预案、水害后运输秩序恢复等方面探讨研究新形势下防洪对策。  相似文献   

3.
南宁铁路局优化运输组织,精心组织开行直达列车。截至2009年5月中旬,该局组织开行直达列车6752列,同比增加739列,增幅为12%,创历史新高。2009年4月份,南宁铁路局运输处和调度所科学组织直达列车的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起,南宁铁路局分别在湘桂线南凭段、南昆线和焦柳线开始使用800 MHz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及列车安全预警系统。由于800 MHz机车设备在出入库时,没有专门的检测仪器,测试人员只能依据设备各指示灯的显示,判断出入库机车设备工作情况,结果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故障,给安全留下极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5.
铁路防洪工作是铁路安全工作的重点,总结历年防洪安全经验教训,分析防洪安全工作中的思想误区,提出防范警示,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6.
刘江茹 《铁道货运》2011,29(7):31-33,50
柳州南站是南宁铁路局路网性贷检站,主要担负着湘桂、黔桂、焦柳线到发列车的贷检工作。柳州南站采用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柳州南站与贷运安全有关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整合,做到贷运安全信息与行车实时信息的融合和系统资源共享,形成一套共保贷运安全的监控系统,提高了贷检安全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遏制铁路沿线不法分子针对列车的偷盗活动,南宁铁路局在南昆、黔桂、焦柳、湘桂及河茂线与相邻路局交接口设置了列车货盗迹象动态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分站设备、通道传输设备、主站设备组成。对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选型安装、电源配置及系统防雷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8.
列车脱轨事故与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脱轨是常见行车惯性事故,与铁路机车工电辆各部门都有一定关系。大部分列车脱轨事故是由许多部门形成的综合因素所引起的。将列车脱轨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出防止对策初见,建议尽快推广使用沪宁线、京津线“行车安全综合监测系统”中的车辆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货车装载状态监测系统、道岔状态监测系统、轨道动态监测单元、新型轨道检测车等现代化设备,以科技保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陇海铁路天水—兰州段线路的地理特征、近3年雨情雨量进行分析,分区段阐述该段铁路防洪重点和水害类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山区铁路汛期雨量警戒制度、防洪安全对策和科学防洪措施,为做好山区铁路防洪安全管理提供借鉴。铁路工务段可根据线路地理环境,借鉴陇海铁路天水—兰州段防洪管理措施,有效保障汛期旅客列车运行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0.
谭永 《广西铁道》2009,(3):16-17,19
针对南宁铁路局柳州工务段综合机修车间安全管理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够、职工文化偏低、管理工作滞后、工作单凭经验等问题,采取加强安全教育、抓好技能培训、严格安全考核、落实安全监控等措施,提高了职工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强化了车间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根据杭深线的防洪重点、特点,通过分析、总结防洪工作上的有效做法,为今后类似的山区客运专线如何做好防洪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今年,世界计量日的主题是“计量与安全”,主旨反映可靠的测量结果对于确保安全的重要性,安全保证高度依赖于计量。安全是铁路的根本,服务于铁路安全是铁路计量的永恒主题。铁路列车安全、平稳、高速地运行无不体现着计量的精准,高质量的铁路计量为铁路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00年襄渝线郑州局管内汛期暴发的洪水和泥石流,造成部分线桥被毁,中断行车,损失巨大。值得吸取的最大教训是:必须保护铁路沿线周围环境,防止大规模水土流失;必须从设计到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防洪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宁铁路局货运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提出深入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提升专业管理职能作用、整治重点风险隐患等建议,为铁路货运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路防洪工作中人工判断气象云图准确度低,无法预判降雨影响的具体线路位置等问题,设计基于气象短临预报技术的铁路精准防洪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数据源组成、具体功能和关键技术。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改善传统24 h天气预报在铁路防洪预警中的不及时、不精准等问题,能够实现铁路雨情、水情的精准判识与险情预警,提升铁路防洪技术水平,提高铁路防洪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覃春福 《广西铁道》2010,(2):23-24,27
通过对南宁铁路局救援列车救援能力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在完善规章制度,改善设备能力,建设救援基地,强化专业队伍演练培训等方面的建议,以不断提高救援列车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十分种雨强控制的二级雨量警戒值、拟定封锁值及共防御标准”在成昆线和全路推广应用后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实现了从“凭经验防洪”到“定量定性的科学防洪”的转变。本文介绍了“RY2型雨情自动监测报警网络系统”,是在吸收同类仪器优点的基础上的新一代电脑型雨情自动监测报警传输网络系统。该系统由“工区(车站)控制机”和“工务段中心管理机”以及公司通信网组成。全面实现了雨情信息自动采集存储、自动语音报警、自动打印  相似文献   

18.
铁路信号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保证列车、车列的运行安全。而这种安全的实现又总是把“系统故障时让列车停止”作为第一条件,形成了绝对保证安全的指导思想。在信号设备发生故障时,绝对禁止向危险侧动作。  相似文献   

19.
由成都铁路局科研所研制的“LAYJ—I型列车安全预警防护装置”于2008年6月通过局科委组织的鉴定。该装置由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组成。车载设备从机车综合信息平台获取机车运行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信息发送到临近的列车和道口、施工点,同时也对接收到临近的列车或道口、施工点的信息进行处理,实现了车对车、车对地的安全预警和防护;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铁路》2002,(2):32-35
总结了铁路工务部门2001年在完成第4次提速任务、安全生产、线桥维修、推进养路机械化、防洪及林业绿化等方面的工作,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2002年的重点工作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