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我国交通运输中,高速铁路因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得到日益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振动公害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道、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此,各种减隔振措施相应出现,减隔振措施通过对波的反射、散射和衍射而产生一定的减隔振效果,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因为波的反射导致高速铁路路基振动加剧。针对以上问题,通过进行1 g条件下空沟减隔振措施的室内模型试验,分析空沟减隔振措施对高速铁路路基本体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空沟减隔振措施在发挥其减隔振作用的同时会对路基本体产生影响;空沟宽度改变对高速铁路路基本体振动加剧影响不明显;空沟深度改变是影响高速铁路路基本体振动加剧的主要因素,随着深度的增加对路基本体振动加剧效果越明显;空沟与高速铁路路基本体的距离改变对路基本体振动加剧影响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2.
自从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投入使用以来,高速铁路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高速铁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但同时,不可忽视的环保问题也随之而来。高速铁路的环保问题主要有振动、噪声和电磁辐射等。 1.噪声及其防治 高速铁路产生的噪声分为滚动噪声、建筑物噪声、受电弓噪声、车辆空气动力噪声等。列车运行速度越高,噪声和振动也越大。 ①滚动噪声(轮轨噪声) 滚动噪声是由车轮和钢轨之间的振动引起的,主要有轮轨撞击声、滚动轰鸣声及啸叫声三种声音。滚动噪声产生于车轮通过轨缝、道岔及车轮擦伤后在钢轨上滚动时产生的冲击声:车轮不圆、踏面擦伤和剥离后在钢轨上运行及钢轨表面产生波磨、粗糙不平引起的振动轰鸣声;车辆通过小半径曲  相似文献   

3.
盾构机因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技术优越性,具有地面作业少,对周围地表沉降和环境影响小,自动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势,近年来在城市地铁及城市铁路隧道建设中被普遍采用。盾构机的自动测量导向系统也已经广泛应用于盾构隧道施工中,但是对自动测量导向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仍然需要定期进行人工复核。以广深港高速铁路深港隧道采用的德国VMT自动导向系统为例,对盾构机自动测量导向系统的人工测量复核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是高速铁路成功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根据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要求,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对"三网合一"的测量原则进行了论述,并系统研究了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布网原则、测量方法和精度等技术标准及确定原则。高速铁路建设与运营实践验证了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有限元理论及ANSYS/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三维轮轨瞬态动力学模型,分析高速铁路钢轨波磨不平顺对轮轨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钢轨波磨不平顺的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浪形磨耗会导致轮轨系统产生剧烈的高频振动,在钢轨实测波磨不平顺激扰作用下,轮轨垂向力、轴箱和钢轨垂向振动加速度等轮轨垂向动力学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高频振动特征,其高频振动频率范围位于500~700Hz,与相同速度条件下,实测钢轨波磨不平顺的主要波长成分对应;通过对轮轨系统动力响应指标进行小波包时频分析,可有效识别出钢轨波磨不平顺的波长与纵向位置。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钢轨表面短波不平顺的研究及钢轨波磨不平顺的养护维修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述铁路安全防护现状和光纤传感技术特点,对光纤护栏系统的目标、组成、原理、功能和安装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光纤传感器为基础,分析基于光纤振动传感器的高速铁路光纤护栏系统。光纤护栏系统利用报警子系统、视频复核子系统、声光震慑子系统,以及光纤振动产生的光相位变化及光干涉信号,触发其平台产生报警,从而保证高速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列车提速和高速铁路建设使列车时速大增,从而将长波不平顺所产生的振动危及行车安全和舒适性的问题陡然突现出来.采用全站仪作为基础数据的采集端,配上相应测量小车、其他测量模块和软件系统,集成了光、机、电和软硬件,能够很好解决绝对点和长波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客车车内声品质客观参量与主观评价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噪声与振动分析系统的HMSⅢ双耳信号采集器,提取高速铁路客车响度、尖锐度、粗糙度等声品质客观参量进行客观评价分析研究,得出A计权网络大幅衰减噪声在低频区段的声压级。由于实际中A计权在低频范围的声压级被大幅衰减,以至于高速铁路客车噪声在低频范围内被低估。另外,高频成分比例(尖锐度)同样对人耳主观感受形成较大影响,其结果造成即使高速铁路客车噪声达到A声压级要求,也与噪声实际情况,特别是其传声机理和声场分布规律不相符,给高速铁路客车减振降噪设计带来偏差。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客车普通车厢内的尖锐度呈现出随速度提高而增加的趋势;高速铁路客车速度的提升对粗糙度影响不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高速铁路客车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常州市地铁盾构下穿沪宁高速铁路常州站,对车站的影响范围较大。首先,数值计算盾构施工引起的高速铁路结构和附属设施的变形;其次,高速铁路控制保护标准提出监控测量的范围、内容和频率,制定了监控测量方案;最后,施工过程中依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采用了测量机器人实时了解动态自动化监测系统,效果良好,经实践检验完全可行并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种复合正弦波(M波)模拟列车移动荷载,建立轨道-路堤-PCC桩-土复合地基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研究高速铁路路堤及PCC桩复合地基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靠近列车荷载作用处振动响应比较强,随着与轨道的距离增加,振动响应值也逐步降低,至地基远处24.5 m处,振动响应已经很小。路堤内振动波远低于枕木处振动幅值,振动波经路堤、垫层、桩体和土体层层过滤衰减作用,在地基下部土体中振动被削弱,振动的幅值和频率范围均受到影响。经过滤后地基下部土体振动响应频率接近或者低于土体自振频率,路堤、桩体和地基振动响应曲线体现了振动波在路堤系统各部分传播特点,反映出各部分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1.
运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对一高速铁路的桥梁段、路基段沉降变形进行了现场监测试验,研究该技术用于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沉降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接触网高压线对北斗测量精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受台风天气电离层的影响较大,分析长期变形监测数据时应注意对台风天气引发的异常值进行识别和处理;北斗变形监测系统的测量中误差与基线长度呈线性正相关,基线长度在3 km以内时测量中误差不超过3 mm,可满足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的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在监测精度要求较为严格时,建议基线长度控制在1 km以内。  相似文献   

12.
借助发达国家发展高速铁路的经验,简要介绍高速铁路对所通过地区的环境资源的影响,可供我国拟建高速铁路在环评中参考。高速铁路对沿线附近地区的声、振动、电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对该地区大气、水环境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铁道建设、机车车辆新技术的采用以及环保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使高速铁路对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而成为能耗少,成本低,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轨道的振动及噪声控制一直是轨道交通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铁路轨道结构本身具有明显的周期特性,国内外学者基于周期性结构带隙机理开展了许多关于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中弹性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同时,将带隙机理应用于轨道减振、隔振装置和线路声屏障等减振降噪设施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介绍周期性结构带隙控制的基本原理,归纳总结近年来基于带隙机理的高速铁路轨道振动理论分析模型的研究现状,以及铁路轨道减振、隔振装置和声屏障等减振降噪设施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当前研究分析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铁路铰接式列车车桥动力耦合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楠  夏禾 《中国铁道科学》2003,24(1):132-134
铰接式列车是高速铁路客运车辆的一种独特的结构形式.本文在对国内外车桥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在比利时进行的300 km*h-1高速铁路桥梁动力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建立了铰接式列车-高速铁路桥梁系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编制了分析软件,较为全面地研究了铰接式列车对高速铁路桥梁的影响,总结了各国常用跨度梁振动性能的评价标准,并对铰接式列车作用下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可通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和持续建设,铁路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在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无砟轨道、轨道服役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目前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及运维机制研究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其主要的科学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体制与技术条件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高速铁路对通信信号的特殊要求 ,通过对国外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在确保安全、高速、高效的原则下 ,对计算机联锁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包括车载和地面 )、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和高速铁路信息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高速铁路通信信号体系结构和相应的技术条件 ,不仅可以满足高速铁路运输的需要 ,也可以兼容既有线信号制式 ,在保证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高标准、高安全、高可靠和高速度的同时 ,又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该项目于…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测量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 《铁道工程学报》2006,(7):34-36,53
研究目的:在高速铁路线路测量中,由于线路长,常常跨越多个投影带,在统一坐标系中投影变形大,不能满足高速铁路测量精度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约束条件和措施,使得长度变形小于1/40 000,从而满足铁路测量精度要求. 研究方法:本文从解决铁路测量坐标系中存在的长度变形出发,首先分析了高斯投影长度变形,然后提出了建立分段独立坐标系的方法,使其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1/40 000. 研究结果:文中给出了高速铁路测量建立独立坐标系的4种数学模型,有效的解决了在投影过程中长度变形问题. 研究结论:利用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投影变形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容易满足高速铁路测量精度要求,方便了工程施工测量,对高速铁路的建设有很好的实用性.若在铁路测量中应用,可极大地提高勘测精度,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客站跨线天桥是临近高速铁路建筑物,高铁列车高速通过铁路正线时产生的列车风和振动给车站天桥结构带来了振动激励,其对结构安全的影响有必要加以研究。本文以一高铁车站旅客天桥为例,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对天桥振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引起天桥结构振动的原因是列车风,并提出了高铁车站天桥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是提高我国高速铁路服役品质和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水平的基础,对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和长期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试验应用情况,包括高速铁路线上线下设施、牵引变电设备、接触网等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监测与检测技术和装备,数据接入网技术和综合分析评估系统。此外,归纳了研究取得的基于超声导波的钢轨绝对应力及完整性监测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和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高速铁路检测与监测系统等主要创新点。建议进一步探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与监测系统的推广应用及在我国高速铁路大范围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已建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与牵引变电所的联动接口的分析,研究了地震信息的联动模式、接口方案和联动范围,确定了接口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