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6):I0008-I0008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是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1月共同成立的产学研机构,办公地点设在北京交通大学。中心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著名的施仲衡院士为学术带头人.聘请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多位院士、知名教授以及我国几大城市地铁公司的总经理任顾问委员。设有经济规划室.土建室、机电设备室、运营控制室四个研究室和《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一个综合的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
9月28日.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宋凤书先生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为该校200多名詹天佑班和茅以升班的师生做了题为“中国高速铁路与动车组技术”的精彩报告。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先生、副校长李学伟先生与宋凤书副理事长会面亲切交流。报告会由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高艳女士主持。《世界轨道交通》杂志总编董叶青女士、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贾国平先生参加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3.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1):104-104
1月20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的专家学共聚一堂,庆祝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会议由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冯爱军主持,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梁青槐教授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4.
正7月21日,北京交通大学(简称"北京交大")副校长赵鹏一行到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专家学术委执行副主任仲建华,协会副秘书长李元胜,办公室主任赵茵,培训部主任詹惠敏等参加座谈。北京交通大学对外联络处郭雪萌处长,社会科学处叶龙副处长,协会专家学术委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韩宝明也出席了会议。赵鹏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发展现状和工作重点,回顾  相似文献   

5.
《世界轨道交通》2013,(5):60-60
Bentley软件公司近日宣布,即将推出Bentley Pointools V8i应用程序及款全新的iWare应用程序,用于实现点云数据可视化和共享的Bentley Pointools View以及用于将激光扫描转换为POD文件格式的Bentley Pointools PODcreator。这些产品针对数据分发提供强大、直观、无缝的点云预处理功能,从而促进整个基础设施生命周期中的信息移动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博士与北京交通大学夏禾教授等合作撰写的学术著作《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工程应用》,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核心成果曾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书阐述了作者及其跨学科研究组(由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中南大学组成)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3月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在北京交通大学组织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孙永福、柴天佑,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唐涛教授,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  相似文献   

8.
2007年度Bentley大中华区BE(Bentley动力)用户大会暨合作伙伴大会于2007年9月4日在贵阳举行,Bentley公司高管,业主运营商,工程、采购和施工承包商,设计院主管、市场和技术开发人员,Bentley业务合作伙伴以及其他中国基础设施集团领导欢聚一堂。主办方为领先的全球基础设施生命周  相似文献   

9.
宁滨     
《世界轨道交通》2007,(1):41-41
宁滨、男、汉族,博士,1959年5月出生,籍贯山西省稷山县。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和交通信息及控制学科专家。自1982年1月毕业留校工作,历任北方交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26日至27日,《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理事会2004年会暨“节约型都市快轨交通与技术创新”学术会议在北京交通大学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主办,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理事单位代表、编委及顾问、特邀嘉宾和主办单位双方代表共200人出席了会议。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资源节约型都市快轨交通”、“直线电机成套技术及其应用”和“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 26日上午,《都市快轨交通》主编施伸衡院士、广州地铁总公司卢光霖总经理、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瞢理公司罗富荣副总经理、上海申通集团朱翔总监和北京交通大学唐涛教授作了大会报告。大会由副理事长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于松伟副总工程师主持,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李学伟副校长致欢迎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全永燊主任致开幕词,杂志社社长韩宝明教授作了杂志社工作报告。26日下午,由魏庆朝教授和唐涛教授分别主持了“直线电机城市轨道交通专题”和“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CBTC)专题”两个分会场的讨论。27日上午,大会组织参会代表前往国家重点工程——国家大剧院工地进行了技术参观。本次会议深入研讨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促进了《都市快  相似文献   

11.
位于首都北"硅谷"中关村,有一所遐迩闻名的高等学府--北京交通大学.这所百年大学不仅以她的秀丽风光被世人称道,而且以她桃李满天下饮誉铁路内外,如今,当人们在啧啧赞叹北京交通大学30年改革开放发展壮大之时,现任校长宁滨教授的活学精神与铁路情结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世界轨道交通》2005,(6):14-14
2003年10月30日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特货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论证会。分别邀请了铁道部信息办主任马钧培、张红麟处长.唐日红处长.铁道部运输局董建民同志.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罗晴.高级工程师王庆文同志、高级工程师卢稹同志、铁道部资金清算中心毕守锋同志.铁道部科技司王朝晖同志、铁科研电子所主任刘春煌同志、中铁集装箱运输中心何宗桓同志、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项源金同志,济南铁路局电算中心总工程师金德瑞、原铁道部计算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施雨农同志、原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处长,高级工程师何亚东同志等1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  相似文献   

13.
托巴水电站     
<正>首个采用三维协同设计的项目位于中国云南省迪庆州的托巴水电站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53亿元,装机容量1400MW。计划的设计时间仅24个月,实施Bentley的三维协同设计技术,在39d内完成了原本需要6个月的设计工作,有助于满足严苛的工期要求。通过将Project Wise和BentleyNavigator与 Bentley Plant Space 、Bentley Architecture、Structural Modeler、Bentley Substation 、promis·e 和GEOPAK Civil Engineering SuiteTM结合使  相似文献   

14.
淡淡的微笑中,他是那样平易可亲,而眼镜后深邃的日光却透着他的与众不同。他就是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第七届詹天佑科学技术奖成就奖状得者杨肇夏。  相似文献   

15.
结合鲁南铁路试点项目,探索Bentley平台实现轨道设计的流程。阐述鲁南铁路的工程概况,针对项目特点选择平台,并进行简要的分析,提出由源文件、构件库、轨道设计与应用4部分组成的设计流程。Bentley平台在鲁南铁路试点项目中的应用,验证了Bentley平台及软件在轨道专业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轨道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系统的构想,为实现轨道BIM的正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3年9月,在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纪念袁保宗等五位教授从教五十周年而举办的庆贺大会上,师生聚首再话从前,心中无限感慨。1950年,袁保宗考入北方交通大学电信系,1953年毕业留校担任电信系助教。1956年被选派为留苏研究生,师从于前苏联无线电科学的奠基人李斯托夫教授  相似文献   

17.
短讯     
本刊编委、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与岩土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维宁教授在国际隧道协会(ITA)第31届年会(2005年5月13日—17日)上当选为国际隧道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这是继西南交大高渠清教授(1984年—1999年)后第2位当选为国际隧协执委的中国隧道工程专家。短讯@张弥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2日,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了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握奇数据安全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联合实验室是由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出资,北京交大和北京握奇双方联合建设成立的。联合实验室主要服务于本科和研究生信息安全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实验室已开设密码学、PKI技术、  相似文献   

19.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6):F0002-F0002
2007年11月9日.一年一度的《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及编委会2007年会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0.
对铁路地质三维建模方法进行总结,并探讨铁路地质三维建模思路。论述Bentley平台下的地质建模方法:将工程区域内的环境和钻孔数据录入Bentley数据端,在Bentley图形端制作岩性分界面,然后对规则块体进行切割,得到有体积的网格或者智能实体;最后给地质属性赋值,得到铁路三维地质体模型成品。研究表明,基于Bentley平台的地质体模型成品可以很直观地表达岩层在三维空间下的分布状态,经过属性赋值后,可以轻松地查询到岩层参数,弥补了传统二维设计在铁路设计中的缺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