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汽车巡航控制装置是使汽车在发动机有利转速范围内,保持车辆行驶速度恒定的自动行驶装置。其功能是在汽车行驶速度达到驾驶员的要求时,开启该装置,此时驾驶员不用踩加速踏板,汽车就会按照设定的速度匀速行驶。采用巡航控制装置后,既减少了不必要的车速变化,又减轻了驾驶员的工……  相似文献   

2.
通常在汽车上用来连接车身与车轮,或是车架与车桥的所有连接装置和传力装置被统称为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的作用是缓和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产生的冲击,同时吸收车轮跳跃产生的振动以及提供良好的行驶稳定性。悬挂系统的设计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良好的驾驶操纵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6.车身构件局部刚度车身构件局部刚度主要是指车身结构安装部位和构件的局部刚度,如悬架、发动机和传动系的安装部位,拖钩、吊挂装置、装运装置和千斤顶的支撑部位以及安全带固定器的安装部位等。这些构件的局部常会受较大牵引力,所以局部需要增加刚度。(1)车身支承部位的刚度整体式汽车车身直接与行驶系统连接,悬挂系统与车身之间的连接部位需要有较好的刚度,可以防止载荷通过悬架、动力总成的连接部位传导给车身,产生变形。一般根据车身支撑件(悬架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汽车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装置、怠速装置、进气控制、排放控制到底盘的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和车身及辅助装置普遍采用了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使汽车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都得到显著的提高,汽车上增设了排放控制系统以后,汽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得到了控制,同时也给汽车维修工作带来了  相似文献   

5.
装有空气悬架的汽车,可由驾驶员在一定范围内自由 地选择车身高度。如汽车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可选择较低的车身高度,以减少车身的空气阻力,提高操作稳定性;而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车时,可选择较高的车身高度,以提高汽车的通过性。如此功能主要是由于悬架中安装了电子监控装置ECU空压机等供气系统。下面以凌志LS400汽车的空气悬架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1轿车车身吸能区的作用现在轿车的车身设计中要考虑保证乘客的安全,车身除了要求强度高,能够承载车辆的整备质量和乘客的质量,还要能够承受行驶中地面的冲击力。但在碰撞时轿车车身不是刚性的,在轿车车身的发动机室部位和行李箱部位设计了吸能区,也叫碰撞挤压区,这个区域是允许变形的。在碰撞时,车身部件通过变形来把汽车运动的动能转换成车身钢板变形的机械能,从而保证乘客室不会发生大的变形,  相似文献   

7.
现代汽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行驶的安全性,卓越的性能与可靠的安全系统完美配置将是技术上努力的最高目标.内行的用户都知道,车身的扭转刚度对汽车行驶性能影响显著,刚度不强,车门、顶盖和风窗等断面容易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变形,尤其是在发生意外碰撞的时候,如果对车身进行了刚性加强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车身的变形,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人体的伤害.为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现代汽车开始使用发泡增强材料.  相似文献   

8.
司康 《城市车辆》2007,(11):47-50
所谓汽车电子,简单地说就是汽车制造及装修过程中所采用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按照对汽车行驶性能作用的影响划分,可以把汽车电子产品归纳为2类: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上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和电子动力转向等;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是在汽车上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和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施俊 《世界汽车》2004,(2):32-34
底盘、车架跟车身是几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底盘是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大部分的总称,底盘依靠它的骨干一车架来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它各部件,构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通过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是用来承担车身所受的力的,连接前后轴的纵梁和横梁,见下图非承载式车身示意图。车身是安装在车  相似文献   

10.
日常维护是省油法则 经常打蜡能省油:实验表明,车速达到30km/h以上时.汽车行驶中遇到的主要阻力是空气阻力,当汽车表面不洁、损坏和粗糙时,会加大车身与空气间的摩擦阻力.增加油耗。经常给汽车打蜡则能封往车身表面涂层上的小孔隙.保持车身清洁,减少行驶中车身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少空气阻力,降低油耗。  相似文献   

11.
汽车电控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执行器和电控单元组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都需要进行保养、维修和更换零部件,为了适应换件后的发动机、变速器、车身和行驶系统或者为了适应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需要对其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方式进行更改或者通过某种方式对其控制单元中的某些参数(如怠速时点火正时等)调整到出厂前设定的指定值,或将某些元器件的密码或参数(如节气门位置参数等)重新存入控制单元,  相似文献   

12.
汽车底盘悬置软垫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底盘上安装有各式各样的悬置软垫,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缓冲元件,同时起着不同寻常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日常维护作业中,车主和维修人员往往忽视对底盘悬置软垫的检查和维护。汽车底盘上的悬置软垫主要分布在发动机固定支架与车架之间、传动轴中间支承上和前钢板弹簧盖板上等。 发动机固定支架与车架之间、驾驶室总成下方四角与车架之间的橡胶垫块的作用主要是减缓车身、车厢的震动和保证万向传动装置的平稳运转。如果这类软垫失效(硬化、破损或者脱落),则无法吸收车辆行驶中的颠簸,发动机运转时将发生振抖,而且在汽车加速和制动时,发动  相似文献   

13.
前照灯是汽车夜间行驶必不可少的照明设备,为了提高汽车夜间行驶的速度,确保汽车行驶安全,不少汽车上采用了前照灯电子控制装置,对前照灯进行自动控制。常用的控制装置有:前照灯自动变光器、前照灯状态控制装置、前照灯昏暗自动发光器、前照灯关闭自动延时器等。 为了使前照灯经常处于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具体车型为实例,采用UG软件分析后轮罩减振器的静、动刚度,针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具体的加强刚度的优化设计。对研究车身的后轮罩减振器的静、动刚度的机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基于汽车轻量化的设计趋势,现代轿车的车身大都采用全承载式结构。全承载式结构使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身承受来自路面的各种载荷,因而车身必须要有足够的刚度。如果车身刚度不足,可能造成车厢密封不严以致漏风、漏雨及内饰脱落等现象发生;在碰撞过程中,也可能会引起车身的门框、窗框、发动机罩口和行李厢开口等处的变形过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汽车的动力响应和燃油经济性能,对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性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车身刚度爆孔静刚度和动刚  相似文献   

15.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CCS即CRUISECONTROLSYSTEM)也称为恒速控制、速度控制或自动驾驶系统,是为了使汽车在发动机有利转速(经济性、动力性、排放性得到满足)范围内,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行驶舒适性而设置。在高速公路上长途行驶时,变换车速和制动的几率及范围都较小,允许汽车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悬置又称作发动机支承,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柔性地支承在车身(或底盘)上,以减少发动机传给车身的振动和噪声。近年来,随着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悬置的采用,可以说发动机悬置装置有了新的发展。 一、弹性元件式发动机悬置(图1)  相似文献   

17.
汽车动力转向装置亦称转向助力装置。它是在传统转向装置中增设了一些动力装置.在驾驶员的操纵或控制下。借助于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并将其转换为液压或气压来驱动转向轮偏转。从而达到汽车转向更加灵活省力的目的。也就是说,汽车在停车或低速行驶时转向,动力转向装置能够提供较大的转向助力.使操纵力减小(转向轻便),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转向助力较小,使操纵力增大(转向沉重),避免方向“发飘”。  相似文献   

18.
车用BSG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喆 《汽车维修》2011,(4):46-47
当传统动力汽车在等红灯、堵车时,如果驾驶员不主动熄灭发动机,发动机空转会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减少传统动力汽车在非行驶状态下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一些汽车相关企业相继开发了BSG系统。一、BSG系统的定义BSG(Belt Driven Starter Generator)系统就是利用一种电机,该电机能通过皮带传动在极短时间内将发动机转速由零增加至怠速以上,从而实现汽车的快速起停的装置。  相似文献   

19.
故障现象:一辆刚刚大修过的猎豹汽车,行驶不足500千米,发动机启动困难,行驶动力不足。低速时车身抖动。  相似文献   

20.
董英娟 《重型汽车》2014,(1):33+36-33,36
前言 汽车悬架系统是汽车中弹性的连接车架(或车身)和车轴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是现代汽车最重要的总成之一.它把路面作用于车轮的支承力、牵引力、制动力和侧向反力等力及其所产生的力矩传递至车身上,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悬架系统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因而,深入研究汽车悬架系统的性能,开发新型的悬架系统,是提高现代汽车行驶安全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