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越来越多的汽车在美国碰撞试验中获得最高评价,美国交通安全署NHTSA拟修改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标准,使其变得更为严格。 目前,乘用车乘员保护装置最高评价为5星级,在该项试验中,汽车以56 km/h的速度正面碰撞到一个障碍物上。2003年,被测试汽车中的88%获得了4星或5星评价。按照NHTSA的观点,这表明,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开发和建设,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使得交通事故更为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2001年1月1日,我国颁布了《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简称CMVDR294,这是我国第一个汽车技术安全法规。根据这个法规,所有国内生产的9座(含驾驶员)以下乘用车必须进行正面碰撞试验,以验证它的安全性,这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林 《时代汽车》2006,(8):60-61
前不久在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实验室,吉利自由舰成功进行了40%车身正面偏置碰撞,每小时56公里的实车试验(此次碰撞比国家规定的安全碰撞严格的多,国家标准是与碰撞物进行100%正面接触,速度为48公里/小时),率先提前通过了国家7月1日生效的“双碰”标准(即今年初发布的《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又一次见证了其不凡的安全实力。此前,自由观还顺利通过了美国顶部碰撞试验,这是国内汽车首次在国际上完成顶部碰撞试验。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中国汽车正碰标准GB 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与2012版《澳大利亚设计规则69/00-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国情阐述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唐波 《运输车辆》2010,(12):70-71
GB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已经实施多年,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标准已经列入国标修订计划,项目编号为20091182-Q-339。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下,汽车碰撞试验标准工作组于2009年启动了修订工作,经过多次技术讨论与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从汽车交通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汽车预防事故的主动安全性,只能避免5%的事故,因此提高汽车在发生事故时保护乘员、行人,减轻和避免伤亡的被动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评价汽车被动安全性要进行各种动态试验,因为动态试验能不同程度地真实再现碰撞事故中汽车和乘员的状况。汽车碰撞试验分模拟碰撞试验和实车碰撞试验。 模拟碰撞试验是评价汽车碰撞时乘员保护装置和有关安全件安全性能的一种有效试验手段,它是用一个比较坚固的试验滑车(台车)代替汽车,使其受到一个近似  相似文献   

7.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11551-2003)已于2004年6月1日正式实施。原1990年3月1日实施的《汽车乘员碰撞保护》(GB/T11551-1989)推荐性标准作废,由GB11551-2003《乘  相似文献   

8.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2,(44):26-27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事故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事故。车辆碰撞事故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和车辆翻滚。其中乘员伤亡率最大的是正面碰撞,其次是侧面碰撞。到1996年9月为止,美国机动车辆死亡人数为30840人,正面碰撞占62%,侧面碰撞占25%,在同期伤害人数284.4万人中。侧面碰撞占28%。  相似文献   

9.
汽车车身结构碰撞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朱西产  刘玉光 《汽车技术》1999,(4):20-22,26
为了在碰撞事故中有效地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汽车首先必须具备安全车身,以确保事故中乘员的生存空间及缓和冲击,其后应配置合理的乘员约束条件,以避免或减缓乘员与车内结构二次碰撞造成的灾害。详细介绍了车身构件碰撞性能的试验方法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汽车结构的被动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事故时,汽车保护乘员安全的能力。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碰撞事故各异,即很难找出完全一样的两起交通事故。但从对大量汽车事故的统计分析来看,汽车发生碰撞的类型基本分为三种: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据统计,正面碰撞  相似文献   

11.
实车碰撞试验法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FMVSS和欧洲的ECE两大体系,下面碰撞试验法规为FMVSS208、E-CER94,侧面碰撞试验法规为FMVSS214、ECER95,在我国,汽车被动安全性一直是汽车产品较薄弱的环节之一。1999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项汽车技术法规,CMVDR294《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CMVDR294的颁布表明,我国政府已对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有了更全面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2,(47):34-35
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是车辆碰撞事故中最多的碰撞型式。在乘员没有系安全带或使用安全气囊情况下,汽车转向盘可能对乘员造成头部、颈部、胸部等伤害。为减轻转向盘对乘员造成的伤害,在汽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应用吸能型转向管柱,在乘员撞向转向盘时,使转向盘后移,减少乘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提出的一项新的汽车碰撞试验,即小偏置正面碰撞,此类碰撞更接近于现实的汽车碰撞事故,对乘员的伤害很大。此类碰撞正受到全世界汽车安全领域愈来愈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分析了此类碰撞与常规碰撞的不同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三、汽车被动安全性 我国汽车(不包括摩托年)被动安全标准包括座椅、安全带、凸出物10项(已制定8项);车身、碰撞防护12项(已制定8项);防火4项(已制定3项)。目前正在制订的有《商用车驾驶室后围板前面外部凸出物》、《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侧面碰撞乘员保护》等3项。正在修订的有《汽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GB15083-1994》、《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14167-1993》、《汽车门锁及门  相似文献   

15.
GB 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已经实施多年,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标准已经列入国标修订计划,项目编号为20091182-Q-339.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下,汽车碰撞试验标准工作组于2009年启动了修订工作,经过多次技术讨论与试验验证,提出了GB 11551<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修订草案,其中的适用范围将增加N1类车型(最大设计总质量≤3.5 t的载货车辆).  相似文献   

16.
张韵 《轿车情报》2010,(11):94-97
衡量车辆的安全性能好不好,不能由厂家自己说了算,要经过试验验证。其中“汽车碰撞安全性能试验”就是主要项目之一,也是人们最关注的试验项目,因为车祸大部分都是碰撞,这个测试结果基本反映了汽车对乘员和行人的安全程度。在不久前公布的C—NCAP碰撞测试车型中,汉兰达经历了正面100%碰撞试验,40%偏置碰撞试验,以及车身侧面碰撞试验。汉兰达最终凭借出色安全性能轻松获得五星成绩。  相似文献   

17.
4.2.2保护车身侧面碰撞的结构设计有统计称,汽车碰撞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侧面碰撞约占1/3,因此,侧面碰撞与正面碰撞同样受到重视,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中国于2006-07-01开始执行侧面碰撞法规。为了满足侧面碰撞时保护乘员的要求,目前采用的方案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汽车安全性能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汽车安全性通常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包括合理的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约束系统。车身结构件变形吸收能量以减轻对乘员的冲击,利用乘员约束系统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并减轻乘员和车内部件发生二次碰撞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汽车被动安全性能是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员的伤害。汽车事故主要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和车辆滚翻等。美国是最早制定正面碰撞安全法规(FHVSS208)国家。1999年美国NHTSA统计,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约占49%,侧面碰撞约占25%,追尾碰撞约占22%,汽车碰撞试验重点是正面碰撞。 为了满足强制性碰撞法规,法规要求需配备安全气囊系统,为车内乘员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提供更好的保护。如果没有安全气囊,即使使用了安全带的乘员,特别是驾驶员,在严重的碰撞中,他们的头部、脚部、颈部也会与汽车内饰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对降低正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12,(38):9-9
今年第三批C—NCAP(NewCarAssessmentProgram)~国新车评价规程的测试结果出来了。这是2012版C—NCAP实施以来的第一次测试。自2004年6月1日、2006年7月1日、2007年12月1日起分别实施“乘用车正面碰撞的成员保护”(GB11551—2003)、“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20071—2006)、“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GB/T20913—2007)以来,近几年C—NCAP可谓4星、5星硕果累累,而此次测试结果却是2星、3星占50%之多,令人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20.
王占强 《世界汽车》2020,(4):98-103
按照Euro NCAP发展路线图,2020年Euro NCAP评价规则较之前将有较大的变化,主要在乘员保护和主动安全方面都有不小的调整,如丰富了AEB的测试场景,新增了远端乘员保护测试和事故救援考核,而最引人注意的变化是将实施多年的64km/h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改为了移动可变形壁障偏置碰撞(简称MPDB)。其采用了最新的THOR假人,并增加了车辆兼容性要求。可以说未来必将成为影响汽车被动安全开发的一项重要设计基准。接下来我们就对该项试验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