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提出铁路复线设计中曲线群地段线间距的一种快捷计算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焦柳捉襄石段复线引入襄樊枢纽桥梁设计的总结,论述了城区内二线桥梁设计中牵涉到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措施,对今后城区内二线桥梁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衡广复线冬瓜铺车站增建第二线实施过程为实例,探讨了单线中间站向复线改造施工过渡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等问题。文中提出了的实施性施工过渡方案实践证明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笔者通过配合实施践总结的几点应注意的问题可供后同类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复线线路的线型设计与整体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复线铁路线型几何设计的方法和平,纵面整体优化设计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铁路线路平、纵断面整体优化设计可以分为两步,纵断面优化和平面优化,这两步交替运行就可得到最优解。  相似文献   

5.
基于湘黔线娄怀段复线施工的实践,介绍临近既有线的复线施工中采用的控制爆破技术与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复线按双单线进行的信号设计中,有关车站0.6%下坡道电路的几个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锁平 《科技交流》2003,33(4):98-102
结合京九复线龙东段增建二线帮填路基出现的病害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二线并行帮宽段路基容易产生诸多病害的原因进行了细微分析,以便在增建二线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有效的防治控制方法,减少并行帮填段路基的病害产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施工实践,较系统地介绍,分析了在南方多雨地区修建铁路复线桥台施工,顶进桥,涵施工,路堑和路堤施工的几个主要塌滑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实用可行,在南方多雨地区复线施工,对控制塌滑,确保既有线安全,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复线站型特点和站改施工实践,提出了上下行分别停用施工的复线站改施工方案,施工方便、效率高、质量易保证,是复线站改施工值得借鉴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铁路复线施工中,为保证行车安全和不干扰站场改造,利用现有吊机进行16m的架设。本文介绍了在兰新复线使用KATO汽车吊架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萧甬铁路复线使用粉喷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施工情况,提出了使用该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到201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9.5万km,复线和电气化比例分别达到45%以上,发达铁路网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3.
全面介绍了衡广复线沿线的地质特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复杂程度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工程地质工作重点回顾,阐明工程地质工作实践中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与实际效果.同时,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和取得的收获及体会.  相似文献   

14.
张雯 《中国铁路》1996,(7):23-25
结合哈大线沈大段提速的实践和繁忙干线(复线)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既有繁忙干线(复线)提速的可能性和必要条件,提出了分步实施的可行方案以及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湘黔复线云湖桥站的道口通知电路,设计时在信号楼设置了接车通知继电器和发车通知继电器,通过这2个继电器的接点控制道口箱里的接车或发车继电器动作,再通过道口箱里继电器的接点构成道口盘里的表示灯回路。道口值班员看到表示灯亮,就知道哪一条线有列车,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道口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在铁路复线建设中车站技术改造施工应注意的5个问题,即加强领导、制定总体施工方案、制定封锁拨接作业方案、点前准备工作、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7.
以某复线铁路工程为例,从施工企业的角度出发,对复线铁路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线间距为4m的电气化复线在高陡边坡上进行的石方爆破,结合株六电气化复线最难的破工点,重点介绍了施工中采用的五种施工方法和适用地质,孔网参数的选取,以及爆破振动和冲击波的安全检算,在施工中达到了安全,高效,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复线电力牵引网瞬时与永久性故障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仕斌 《铁道学报》1998,20(3):58-62
分析了复线电力牵引网一条线路发生瞬时性或永久性故障而使断路器跳闸,另一条正常运行线路对故障线路的耦合电压特性和波形特性,并通过计算确定了耦合电压的数值,为进一步研究能识别瞬时性与永久性故障的智能重合闸装置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津浦复线淮河特大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浦复线淮河特大桥的设计中,我们根据桥址区域的地质、气象与通航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设计水位与流量,并经过认真比选,合理地选定了桥位方案及桥式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