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澍 《中国铁路》1994,(12):14-16
分析了机务段现存的包乘制,轮乘制及轮包结合制的优缺点,结合一个段,分析应采用的最佳乘务制度,并提出了应注意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机车乘务员乘务方式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机务段当前实行包乘制存在的机车运用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乘务作息时间不能科学安排等现实问题,指出应积极创造条件,包括更新机车、更新观念、统筹安排等.以长交路轮乘制取代目前的包承制。这样,可较好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外一些国家实行“轮乘制”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资料分析和国内部分路局实行的内燃,电力机车“长交路,轮乘制”的实地调查,对推行这一技术政策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存在的问题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如何应用减速顶对重载货车调逮和用停车顶止轮防溜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以美国某翻矿线车辆止轮防溜的实例并结合我国重载货车的实际,探讨提高减速顶和停车顶制动力、制动功及其群体做功的能力,从而解决对重载货车在编组场上调速和止轮防溜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何应用减速顶对重载货车调速和用停车顶止轮防溜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以美国某翻矿线车辆止轮防溜的实例并结合我国重载货车的实际,探讨提高减速顶和停车顶制动力、制动功及其群体做功的能力,从而解决对重载货车在编组场上调速和止轮防溜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车辆段轮对检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轮对检修线的改造,提出了通过在检修工位增加控制终端、安装流向传感设备、增加采集接口等手段,把整条检修线集成到统一的网络环境下,实现轮对检修工序的过程控制和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轮对是车辆的重要部件,轮缘超限、车轮擦伤、踏面裂纹和剥离等故障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运行安全和运行品质,必须对轮对进行实时智能化检测。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实现了对车辆轮对动态检测,为车辆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工装保障。具体介绍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组成和功能,并结合目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国内城轨车辆轮对轴箱轴承装配存在的问题,结合轴承装配工艺设计了轮对轴箱轴承智能装配线。  相似文献   

9.
对小型叉车作业开展“包乘制”或“轮乘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适应装卸体制的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对小型叉车开展“轮乘制”作业与加强材料定额的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旭东 《铁道货运》2013,(11):30-35
在阐述包白线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包白线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白云铁矿生产能力、装车能力、铁路白云站编车能力、包白线区间通过能力及包头北站到重卸车能力等方面,分析包白线的货运需求及能力适应性,提出优化白云站调车机车的使用;重视翻卸车作业质量;提高列车牵引定数;统一检修时间等提高包白线运输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分析施工及维修中四线制方向电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TB/T1400—2005《机车用铸钢轮心技术条件》中规定了辐板上允许存在的缺陷,在机车轮对大修过程中,发现标准中的部分规定在执行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分析了轮对大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了机车用铸钢轮心辐板上允许存在的缺陷及对缺陷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正>动车组的制动力主要包括电制动和空气制动,二者均为黏着制动。而对于黏着制动来说,在制动力的施加过程中由于轮轨间黏着条件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存在车轮滑行的问题。随着车辆速度的提高,轮轨间的黏着系数在不断降低,车轮滑行的概率增加。车轮滑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制动距离延长、轮对擦伤等。为了尽可能减少车轮滑行,动车组上装设了电制动防滑装置和空气制动防滑装置。1故障情况及原因分析2013—2014年,我国高铁线路上发生了多起动车  相似文献   

14.
<正>苏家屯车辆段车轮车间承担着全段新组装轮对的生产任务,年轮对组装数量10 464对。2015年,铁路总公司投资对车轮车间进行了整体工艺改造,进一步提高了轮对组装工作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为加强轮对组装质量控制,苏家屯车辆段结合工艺改造开发了《轮对组装HMIS管理信息系统》,在工艺、质量控制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1选择课题随着沈阳铁路局大数据应用工作的全面推进,物料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分析车轮车间轮对组装物料管理现状,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生产物料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几起RD2轮对轴颈卸荷槽冷切事故的分析,指出了目前RD2轮对轴颈卸荷槽超声波探伤工艺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铁路上谈起轮乘制,许多人并不生疏。年岁稍大一些的同志,还亲身经历过。国外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铁路,过去和现在都在实行轮乘制。中国过去在帝国主义侵略统治下,铁路实行过轮乘制。解放后,一九五八年,我国铁路在部分地区,也实行过一个阶段的轮乘制,但是失败了,并取得了沉痛的经验教训,不少同志还记忆犹新。后来,中国铁路一直坚持执行包乘负责制。今天又提出轮乘的问题,一些同志对此抱有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九五八年到现在,事过十八年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有必要对轮乘制重新提出讨论。对过去的失败和今天的重新讨论,应当运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又矛盾、又统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提出的长交路、轮乘制、单司机值乘、直达列车开行等新课题,探索提速调图中机车修制改革的新路子及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机车交路、乘务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的特殊性及部总体设计思想,提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机车交路、乘务制度设计采用超常规设计,机车交路推荐采用格尔木、拉萨两机务段套跑格尔木至拉萨间1140Km特长机车交路,乘务制度采用随乘制。并与按现行常规设计采用一般机车交路、轮乘制进行主要工程数量经济分析比较、指出采用特长机车、随乘制能够减少高原上机务布点、减少机车出入段作业环节、减少生产管理定员、减少高原业劳动强度及人员在海拔4000m以上作业停留时间、提高机车使用效率、节省工程投资、保护生态环境。并提出了采用特长机车交路、随乘制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货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铁路车辆滚动轴承故障的不解体诊断,对于提高轴承诊断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结合小波包分解和加权K近邻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货车滚动轴承不解体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对滚动轴承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分解,得到滚动轴承动态信号在不同频带的能量,并以此作为滚动轴承的特征向量;然后采用加权K近邻法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对197726型货车滚动轴承在轮对不解体条件下进行了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检测出滚动轴承外圈、内圈及滚子的局部缺陷,并且诊断速度快,完全满足实时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轮对压装曲线的记录,分析了LYJ型轮轴压入记录器存在的问题和TG9901-A型微机控制轮对压装记录系统的特点, 出了后者是前者的理想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