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兴趣点指路标志指引路径规划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指引路径的长度,还需要考虑布设成本因素.本文首先基于道路网络的拓扑表达,考虑指引路径长度和设置指路标志数量,以两者综合代价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从重要道路出入口到兴趣点的指路标志指引路径的线性规划模型;然后结合人工蜂群算法,设计了求解该规划问题的算法.最后以广州大学城为试验区域,利用上述模型规划了从重要道路南沙港快线出口到兴趣点中山大学的指路标志指引路径,并与指路标志布设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兼顾了布设路径的便捷性和指路标志布设成本的特点,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王永清  丁明 《交通标准化》2010,(21):142-144
关于快速路指路引导标志的设置,当前国内各城市多是参考城市干路进行单一、近距离的路名指引,这就使道路指示不清的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快速路骨干交通功能的发挥。快速路作为城市最高等级道路,其指路标志的等级也应高于一般城市道路,为此提出出口"三级指引"、入口"两级指引"的指路标志设置方法,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信息选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地设置指路标志系统,给道路使用者提供准确、及时和有效的指路标志信息,在设计方面确定了合适的服务对象,对城市的主要交通吸引点、路网结构及交通功能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指路标志信息要素分级体系和指路标志信息选用技术准则.研究结果表明:指路标志信息选取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并注重对区域土地利用、路网结构、交通功能及交通运作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保证所选指路标志信息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系统性,确保指路标志系统发挥正常的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4.
一、上海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设置现状 目前,上海市道路上共有各种交通指路标志约7350余块(套),这些指路标志大部分都是在道路建设的同时,根据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而同步设置的.时间跨度达十几年,标志版面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五花八门.随着上海市放射性与环形相结合的道路网络的建成,指路标志的设置缺少规则,不能形成系统性、一致性和连续性,以及相对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给安全、便利行车带来困难,有损于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评价某区域路网的指路标志系统现状,应先对其现状情况调查取证,收集其相关的数据。再针其现状存在的问题,构建起一个评价结构模型。模型的准则层由3个主要影响因素组成,而模型的方案层由10个小的指标组成。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给各项指标匹配相应的权重,进而计算出路网级指路标志系统的评分,并对其现状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评估其需改造的力度。同理于路网级评价,借助于AHP法,对单条道路的指路标志系统也可进行评价,且道路级的评价成果能指导其施工改造。研究结合黄埔区评价实例,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实例证明该评价体系能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判。AHP法应用广泛,如工程、工业、管理、商业等行业,但用在指路标志系统评价上的研究还不太多见,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6.
(一)交通标志设置原则和现状我国目前采用的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常用的主标志有警告、禁令、指示和指路标志;辅助标志附设于主标志之下,起辅助说明作用,使用频率不高。高速公路上标志的设置主要有指示和指路标志,在立交区和服务区入口前居多。交通标志设置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左俊朝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6):113+115-113,115
对河北省干线公路的指路标志设置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目前指路标志设置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为进一步改进干线公路指路标志设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立交桥区多级预告标志现状设置效用,以立交桥匝道类型、三级预告标志设置情况为控制因素,开展驾驶模拟实验获得车辆行驶状态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LSD两两对比分析方法分析7种指标。结果表明:7种指标中仅换车道次数呈显著性差异。深入分析换车道行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预告标志对换车道行为的影响与立交桥型指路标志是否设置无关;定向、半定向、环形匝道条件下,设置预告标志将增加作用范围内换车道次数,且关键增加区域位于第三级预告标志前100 m至后方300 m范围内;设置预告标志将提高第2、3次换车道人员比例,分别提高14.61%、2.37%,有效改善驾驶员换车道行为。  相似文献   

9.
为了向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路径引导信息,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在版面设计、点位设置、信息选取与表达等方面应形成一个标准化的设计体系。宁波市在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计实践中,通过解读现有国家规范,结合宁波市实际路网、交通特性,对指路标志的版面形式、点位设置、标志套用等作了细化规定。在指路信息选取上,通过统筹道路、桥梁、交通枢纽、主要地区、旅游景区等各类交通信息,构建了指路标志的信息层级体系,并设定了信息的分层表达规则,以保障交通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连贯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10.
指路标志是道路交通标志的一种,通过颜色、形状、亨符、图形向交通参与者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是驾驶人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的重要保障。其设置方法和反映的信息,与路网结构、道路等级、交通管理措施有着紧密关系。本文在总结目前指路系统设置和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指路标志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在合肥市城市道路指路系统建设项目中的应用,证明此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是可行的,对指路标志系统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交通标志的视认性,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对指路标志视认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 研究。首先,基于人类工效学理论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到11 个指路标志视认性的影响因素,建立指路标志视认性的评价模型,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然后,在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了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值,结果表明标志的设置位置、遮挡情况、字型尺寸以及字数多少对其视认性的影响最为显著,且其权重值分别为0.140, 0.130, 0.127和0.106。最后,通过对南京市虎踞北路高架桥处的指路标志进行分析,验证了 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面向地铁运营状态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及多因素动态关联性,采用路网运营仿真技术,基于路网客流分布状态变化,从网络整体角度研究地铁运营协调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将运营协调决策问题分成资源配置、服务设计、客流控制三个层次,提出利用运能需求匹配度,将系统不同层次的协调性进行关联分析的思想.从运输单元运能需求匹配度的均衡性和换乘服务效能两个方面构建网络运营协调性分析指标,给出基于分布熵的协调性指数计算方法.构建地铁路网运营中观仿真模型,给出面向协调性研究的路网仿真实验流程.最后,以北京地铁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利用路网客流分布仿真实验数据分析两条线路的运营协调性,给出优化后的列车开行间隔.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技术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轨道交通路网评价与城市道路网、公路网、公交网络的评价体系明显不同。为了在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中择取最优方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轨道交通这一交通方式的特点,建立了路网规划技术评价体系,对相应指标做了说明和示例分析。评评价体系可用于指导城市规划部门评价、规划轨道网、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各城市可针对自身城市特点做相应的指标选择,将轨道网规划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轨道交通枢纽的导向标识布局,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水平,分析了人与空间环境交互作用下旅客寻路行为与导向标识的交互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元胞自动机建模思想,构建了旅客寻路行为仿真模型,建立了标识布局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输入客流、设施设备等参数,应用GSign系统分析了标识引导下旅客寻路效果,提出了动态仿真定量评估方法.通过北京南站典型场景仿真试验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典型进站、出站及换乘流线的标识优化后,旅客平均走行速度分别提高了4.0%、3.2%和13.3%;仿真模型输出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7%.   相似文献   

15.
仝刚 《交通标准化》2014,(2):102-104
从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容和指标着手,通过研究价值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这三种评价方法,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阐述,并提出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目前国内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计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城市在指路标志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对完整的城市指路标志设计体系。从交通心理学出发,对指路标志的设计参数,如指路标志设置的前置距离、文字大小与版面尺寸等进行计算,可为指路标志系统相关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叉口特征的指路标志建模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指路标志划分为各种路标指示项.结合道路网的拓扑结构,定义了路标指示项的状态函数集,并把路标指示项分为状态性标识、连接性标识和方向性标识3类.交叉口是指路标志必须反映的本质特征,也是指路标志建模的关键.基于交叉口特征函数集的指路标志建模方法是通过交叉口特征函数的运算确定路标指示项的状态函数集.以实际路网交叉口为例,构建了连接性标识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对道路交通拥挤随着时间发展演化情况作出准确客观的描述,本文研究了城 市干线道路交通“拥挤态势指数”的确定方法.以定点检测数据为基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 角度分别定义了 5 个拥挤指标,并按时间顺序将它们排列成交通拥挤态势描述“时间序 列”.在对上述时间序列使用多元统计“降维”后,使用 R/S 分析法计算各序列的 Hurst 指 数.据此验证多个指标间的时间序列趋势一致性,找到既能从定性角度又能从定量角度进 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作为“拥挤态势指数”.最后,以上海南北高架东侧上 11 天的定点检测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因子 1 作为“拥挤态势指数”.  相似文献   

19.
公路交叉口指路标志合理信息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对驾驶员认读、判断指路标志的过程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指路标志信息量与认知时间之间的量化关系,以及在进行公路交叉口指路标志的版面信息量设计时,地名数不宜多于5个的结论,对交叉口指路标志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