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丁昆 《铁道学报》2012,(2):63-69
车辆溜放运动方程是驼峰自动化建模的基础理论,长期以来工程应用中一直按匀变速运动简化处理,不够精确。本文从研究车辆溜放风阻力着手,建立风阻力与溜放速度间的二次方程,通过数学推导获得溜放车辆的非匀变速运动方程,较匀变速运动方程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驼峰车辆溜放的运动规律。该方程已作为数学模型成功应用于驼峰自动化系统车辆溜放速度的精确控制与分析,收效甚好。该方程可供驼峰设计方法改进、车辆溜放阻力精确测量和驼峰溜放仿真时借鉴。  相似文献   

2.
利用"驼峰溜放运行参数记录分析系统"获得的数据,对比侯马北站和太原北站同型车辆的驼峰车辆溜放曲线,对照驼峰设计标准,分析侯马北站驼峰溜放车辆频繁出现坡停的原因源于驼峰坡度设计不合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国铁路驼峰禁止溜放的车辆条件进行研究,通过调查、计算和分析禁止过峰溜放车辆的使用情况和限制条件,着重探讨了我国新装备的23t轴重货车车辆在驼峰的自动溜放条件,提出了目前全路禁止经过驼峰溜放的货车车辆条件,对保障驼峰作业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JSQ6型车辆溜放通过驼峰,通过分析JSQ6型车辆驼峰溜放技术条件,结合当前驼峰纵断面现状,研究适应JSQ6型车辆通过的驼峰纵断面可行调整原则,选择典型编组场开展现场试验验证,形成驼峰纵断面调整建议技术方案,最终实现JSQ6型车辆通过驼峰的安全溜放,提升编组站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安康东编组站驼峰及调车场的统计,系统的分析了由于调速设备老化、车辆基本阻力下降、车辆大型化以及气候温室效应等导致车辆阻力减小引起的车辆超速主因,通过更换大能力减速器、增加减速顶数量等整治措施和工程实践,消除驼峰溜放及调车场车辆超速连挂现象,取得良好效果,可供新建驼峰及既有驼峰改造类似工程的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6.
《铁路技术创新》2004,(3):46-46
滚动轴承车辆溜放阻力是驼峰设计与计算中的重要参数,主要用来计算驼峰高度和溜放车辆走行速度,对驼峰速度控制设备的数量计算有直接影响。我国铁路目前滚动轴承货车占全部车辆的95%以上,经过测试和研究建立一套可靠和实用的滚动轴承车辆溜放阻力计算方法,是驼峰设计的迫切需要。研究提出的计算方法和结论,可用于驼峰设计规范、驼峰设计计算、自动化系统设备研制、构建动态模拟系统等工程和研究项目中。  相似文献   

7.
介绍TDJK-FKA分散式驼峰溜放车辆调速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原理,分析了该系统的技术特点及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车辆减速器是机械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编组场用来调整车组溜放速度的设备。新丰驼峰场在溜放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控制机系统给出减速器上追钩的报警。作者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对侯马北站驼峰溜放车辆技术参数进行采集分析的基础上,以太原北站驼峰车辆溜行作为参照对象,对导致侯马北站驼峰溜放车辆途停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整治建议和措施,对同类型编组站和有驼峰作业的区段站的调车安全和设备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间隔调速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组溜放速度控制是驼峰自动化的重点和核心内容。由于间隔调速位位于驼峰咽喉,溜放坡度大,车组速度快,车辆密集,所以间隔调速是速度控制的难点。传统的间隔调速思想是:首先根据车组溜放的物理数学模型,建立车组溜放方程,确定出口定速,然后调节车组的溜放速度,使之达到出口定速,即以“出口定速”为控制目标的静态间隔调速。这种控制方法由于没有实时考虑车组间的间隔 ,所以容易导致溜放事故或解体作业效率的降低。随着溜放作业自动化的发展,传统的静态间隔调速模型开始受到挑战,建立根据前后车组间的距离——间隔动态控制出口速度的间隔控制模型,应当成为当前驼峰自动化的研究重点。本文是利用智能控制和神经网络原理,建立动态控制出口速度的间隔制动位速度控制模型。该模型以前后车组间的实时间隔作为控制参数,动态控制车组的溜放速度。  相似文献   

11.
1989年1月2日上午,重庆西站运转车间调车员×××在驼蜂上作业时,在车列运行中进入车辆连接处摘解风管,被运行的车辆撞倒,伤及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度发生呢?为此,我们根据平面调车、驼峰溜放调车的作业特点、程序,并参考了大量行车工伤事故案例,应用FTA(事故树)分析原理,对该工伤事故及其普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驼峰溜放车辆途停、溜放车辆与调车场停留车超速连挂等问题的基础上,从测量范围、设计坡度和实测平均坡度比较、实际坡度分析等方面对驼峰及调车场坡度进行实测分析,针对布顶、试验车辆、试验线路坡度、减速顶维修、试验方法等调车场基本情况对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相应的溜放方案和人工干预限速方案,给出防范措施和整修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动化驼峰在溜放过程中由于受到天气、车辆、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溜放事故的发生。因此,要保证自动化驼峰安全畅通,在计算机控制软件中不仅要增加精细的跟踪技术来判别异常情况的发生,更主要的是要在判别异常情况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防止掉道、高速冲撞等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驼峰调车场尾部防溜是保障驼峰解体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太原铁路局驼峰调车场尾部防溜模式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机械停车器+自动上鞋器”的新型防溜模式,该防溜模式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太原铁路局相关车站驼峰调车场尾部防溜,解决了溜放车辆溜出驼峰尾部警冲标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衡阳北站驼峰峰高及纵断面改造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超 《铁道货运》2012,30(6):18-22
根据衡阳北站驼峰主要技术设备情况和现场实际调查,在分析驼峰溜放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驼峰峰高及纵断面提出维持峰高改造驼峰纵断面方案和调整峰高改造驼峰纵断面方案。通过对两个方案的溜放速度、制动能力分析,驼峰效率和工程量投资的比较,推荐适合衡阳北站驼峰整治的调整峰高改造纵断面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商品汽车JSQ6型铁路专用运输车车辆的使用量也随之大幅增加。为解决JSQ6型车辆无法正常通过驼峰进行溜放调车及影响编组站作业效率等问题,在阐述JSQ6车辆溜放作业现状的基础上,以武汉北站为例,通过建立仿真计算模型、优化驼峰线路、组织溜放试验等方法,对上、下行驼峰纵断面线路进行适应性整治,验证了JSQ6型车辆在驼峰线路进行溜放作业的安全性。JSQ6型车辆在优化改造后的驼峰纵断面条件下,提高了在编组站的解编作业效率,同时降低了取送作业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将点连式驼峰调车场钩车溜放作业作为一随机过程处理,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数学手段,研究驼峰溜放过程规律,其中主要为气候、车流和车辆溜放阻力等规律。运用数学模型,构成点连式驼峰作业动态仿真系统,自动设计峰高与连挂区纵断面。改变了过去静态计算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滚动轴承车辆进行溜放阻力测试,是驼峰研究、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研究、控制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迫切需要,通过课题组研制出的多点测速系统及配套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取得了大批可靠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回归后,提出了新的滚动轴承车辆溜放阻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至2004年11月,车站连续发生了四起驼峰调车溜放作业时,在车辆连挂区脱线的事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车辆脱线?  相似文献   

20.
对滚动轴承车辆进行溜放阻力测试,是驼峰研究、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研究、控制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迫切需要,通过课题组研制出的多点测速系统及配套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取得了大批可靠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回归后,提出了新的滚动轴承车辆溜放阻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