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研究目的:兰新二线大梁隧道施工至向斜翼部灰岩与板岩接触带时,多次发生突水突泥灾害,最大涌水量10 000 m3/h,共涌出泥砂及块石约20 000 m3,淤积隧道长度236 m。通过对突水突泥灾害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案,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研究结论:(1)深埋铁路隧道向斜翼部软、硬岩接触带,由于导水性良好,围岩软弱破碎,易发生突水突泥(石),因此,施工中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防止灾害发生;(2)隧道突水突泥发生后,应对清淤风险进行必要的评估,清淤到合理位置时应及时施作封堵墙,防止次生灾害发生;(3)针对隧道突水突泥,采取"正面封堵、侧面迂回、高位截排"措施可以形成处理工作面,并开辟新的工作面,形成两端夹击处理局面,同时高位截水可以降低溃口的处理难度,经该工程实践证明,"两端夹击、注浆加固、管棚支护"措施是处理突水突泥的有效方法;(4)本研究成果可以在类似隧道突水突泥处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深埋富水全风化花岗岩中长距离水平旋喷桩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深铁路梁山隧道因在DK96+495~DK96+535段穿越L7深埋富水全风化花岗岩软弱带,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为穿越该软弱带,经过技术与经济论证,最后决定采用全环水平旋喷桩超前预加固技术。为确保长度达40 m的水平旋喷桩在该地层中的可实施性,进行了本次现场试验。通过试验,得到试验桩平均桩径51.5 cm,平均桩长43 m,桩体平均强度3.2 MPa,并根据试验结果改进了部分施工工艺。采用该技术顺利通过了L7深埋富水全风化花岗岩软弱带,并施作了衬砌结构,实践证明,通过试验得到的长距离水平旋喷桩加固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岩溶区段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龙厦铁路象山隧道DK 24+083~DK 24+232和YDK 24+098~YDK 24+304段为半封闭岩溶洼地,周边为花岗岩、砂岩全风化地层。溶洞、溶槽、管道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巨大的储水构造。隧道采取全断面帷幕注浆后,开挖时发生大规模突水突泥,造成淹井灾害,地表坍陷。通过地表施作洞内"透水不透泥"堵水塞,完成进口端反坡安全抽水。随后对岩溶区段采取信息化综合注浆技术,采取"两端夹击、泄水降压、注浆加固、管棚支护"完成溃口处理。研究结论:(1)通过地表深孔投料注浆,可以实现"透水不透泥"堵水塞结构的施作;(2)信息化综合注浆技术在满足质量的基础上,比全断面帷幕注浆施工速度提高1倍以上;(3)采取"两端夹击、泄水降压、注浆加固、管棚支护"的施工原则,成功地处理了突水突泥溃口。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大梁隧道施工中通过向斜翼部奥陶系灰岩与板岩接触带时出现突涌水,水量达2 300 m3/h,在处理突涌水过程中又出现了3次较大规模的突水突石,严重地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因此,必须查明隧道突涌水带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突水突石产生的原因,以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研究结论:(1)突涌水带岩体破碎,裂隙充填有粉末状物质,堵塞了地下水径流通道,使地下水位升高、水量聚集,在水动力平衡条件破坏后,产成突水突石;(2)迂回平导宜设置在地下水补给径流方向的下游侧,以降低施工风险;(3)高位泄水洞宜设置在地下水补给径流方向的上游侧,终点底面高程宜高于正洞拱顶6~10 m;(4)本研究成果对高压富水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突涌水处理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隧道穿越可溶岩,部分地段属地下水垂直渗流带和季节变动带,隧道施工时局部地段可能揭示岩溶腔或水囊,突水突泥风险高。对岩溶发育段、富水及破碎带等突水突泥高风险地段,采取超前周边预注浆堵水,固结围岩,尽量减小地下水涌出,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厦深铁路梁山隧道软弱带涌水突泥段为研究对象,应用工程地质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开挖面失稳及地表形成陷坑的发生机制,即软弱带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空间分布特征是导致开挖破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采用"水平旋喷预加固+大管棚超前支护"的超前支护技术加固软弱带的治理措施,并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治理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1·21突水突泥抢险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通过介绍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突水突泥过程、抽排水试验,地表深孔施作堵水塞,对施工过程中开挖揭示堵水塞施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第一次堵水塞失效原因,探讨堵水塞机理,并对堵水塞今后施作提出技术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抢险积累经验.研究结论:隧道发生突水突泥后,若突水物以泥砂为主,采取抽水措施难以达到目的,应采取堵水塞措施.堵水塞对马鹿箐隧道突水突泥治理是成功的.堵水塞设计长度除进行抗剪强度验算外,应根据工程突水突泥介质特征和注浆机理确定.马鹿箐隧道突水突泥介质为粘性土和水,堵水塞注浆机理主要表现为挤占沉积作用和水化固结作用,同时受地表降雨和间断注浆影响,产生浆液结石体层间浮积作用,因此,堵水塞长度应取10~20倍洞径为宜.  相似文献   

8.
深埋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突水突泥段落,具有突发性、软弱性等特点,围岩压力对采取的加固措施、衬砌参数、预留清淤长度等有较大影响,但对其荷载大小的研究较少。通过资料调研分析确定了突水突泥段落围岩参数范围,并按跨度对我国不同时速单双线断面大小进行划分;通过普氏理论、太沙基理论以及谢家烋理论对突水突泥段落围岩压力进行计算,确定了不同跨度隧道对应的围岩压力,为隧道突水突泥整治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通过介绍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突水突泥过程、抽排水试验,地表深孔施作堵水塞,对施工过程中开挖揭示堵水塞施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第一次堵水塞失效原因,探讨堵水塞机理,并对堵水塞今后施作提出技术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抢险积累经验。研究结论:隧道发生突水突泥后,若突水物以泥砂为主,采取抽水措施难以达到目的,应采取堵水塞措施。堵水塞对马鹿箐隧道突水突泥治理是成功的。堵水塞设计长度除进行抗剪强度验算外,应根据工程突水突泥介质特征和注浆机理确定。马鹿箐隧道突水突泥介质为粘性土和水,堵水塞注浆机理主要表现为挤占沉积作用和水化固结作用,同时受地表降雨和间断注浆影响,产生浆液结石体层问浮积作用,因此,堵水塞长度应取10~20倍洞径为宜。  相似文献   

10.
长大山岭隧道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断层带地下水发育、导水性良好、补给充分的情况下,极其容易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施工及运营安全。本文对龙南隧道F8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工程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简要论述了穿越该断层所采用的超前支护措施、加强型排水衬砌、地表降水等综合工程措施,可有效控制隧道施工突泥涌水,技术经济效益高,可达到预期效果,可为今后此类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客车上水过程中水资源浪费问题突出,主要由管道锈蚀断裂、上水接头与列车注水口不匹配、客车水箱水满溢流以及上水栓常流水防冻四方面原因造成。针对这些原因,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节水措施:在工程设计中采用防腐防锈管材并按规范进行埋深、统一客车注水口型式规格、研发溢流控制装置、安装上水和排水电磁阀、加装加热装置、降低上水设备排水管管口设置高度或加大上水管路管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我国在建或规划建设的地铁车站数量巨大,设有空调系统的车站日循环冷却水补水量都很大,运营费用高,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我国城市中水系统正逐渐发展成熟。因此,研究中水作为地铁车站空调循环冷却水补水的可行性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比较空调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和我国城市中水水质,制定合理的中水深度处理方案,并对中水和自来水作为循环冷却水补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研究结论:(1)中水作为地铁空调循环冷却水补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通过对城市中水进行针对性的深度处理后,作为系统补水;(2)经济上虽然增加了初期投资,但可减少运行费用;(3)整体来看,补水量越大,经济效益越显著;(4)本研究成果为地铁中空调循环冷却水补水水源的选择以及中水用水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今后的具体实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水急流钢栈桥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太中银铁路中宁黄河特大桥跨黄河钢栈桥施工,对在砂类土、砂砾土、卵石土河床的急流深水中搭设跨河钢栈桥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阐述地铁系统中采用市政中水的可行性,针对中水的特点,对其应用方向、水质标准、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富水隧道注浆快速堵水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乌鞘岭隧道6号斜井“以堵为主,以排为辅”的全方位注浆堵水技术。  相似文献   

16.
浅埋富水卵石土岩层隧道地表止水注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埋富水卵石土岩层隧道在富水地段易发生较大规模的突涌泥石流。以紫云铁路跑马岗隧道DK14+300掌子面突涌泥石流地段所采取的掌子面流坍体封闭、地表止水注浆施工技术为例,阐述施工过程的技术参数确定、设备配置、工艺以及注意事项等关键内容,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铁路机务段、车辆段等重点运输企业用水的调查,找出了水损耗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1)强化节水奖励力度:在铁路局及站段层面完善并落实专门的节水奖励政策,用水指标应根据工作量、定员及单位实际合理核定,节约部分全部用于基层职工的奖励。(2)站段所有用水终端均应安装计量水表(三级表),并建立用水台帐。  相似文献   

18.
重点阐述球形水塔的设计简况和倒锥壳水塔设计的改进建议 ,并简述基础形式的选用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与水     
“列车广播”邀您一起关注环境保护,关注人类与水!旅客朋友: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亿万年来她滋养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长久以来水资源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情况真是这样吗?在今天的《列车广播》节目里,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人类与水的话题!旅客朋友们,您知道吗,我们的地球拥有的总水量尽管数量巨大,但能直接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所用的淡水却又少  相似文献   

20.
秦岭终南山输水隧洞是陕西省南水北调引乾济石调水 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介绍该隧洞断面的拟定及衬砌结构设计参 数的选取情况,利用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施工输水隧洞时 施工横通道(斜井)的设置情况及施工通风方式,并对施工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提出了施工对策,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 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