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忙碌庸常的生活里,我相信很多人其实都有“在路上”的梦想,希望可以抛开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走在路上,去看那些不一样的风景,遇见不同的人,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把这样的梦想埋藏在心底。我们还是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偶尔能有一段短暂的旅行时光。已经相当奢侈。但是。这本书的作者喻海翔做到了。他带着一个背包、一顶帐篷、一个睡袋。  相似文献   

2.
不管什么样的旅行,不管你是只想在周边的城市里转转,还是出国旅游,你是不是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理由让你无法迈出关键的第一步。要工作,没有时间,没有足够的钱,办手续很难,或者害怕旅途中各种各样的危险。我的朋友里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我的一个朋友说他自己想去西藏,说那是他的一个梦想。他有车、有钱、有自己的生意,他甚至为此买了很多装备:登山靴.睡袋、防风衣……我比他穷多了,我没有钱,没有装备,需要一份工作来维持生活。可是我觉得相比起梦想来,这些都不重要,所以我坐着摩托车,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翻过了雪山到了拉萨,又坐着摩托车从上海到了欧洲。而我的那位朋友还在杭州的家中。他又买了一辆车,但他的梦想还在原地踏步。我并不是怂恿大家都像我们这样旅行,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心里还有梦想,你需要做的就是迈开这关键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金山  杨永东 《车时代》2008,(2):74-75
宋扬是中国互动媒体集团创意部的项目总监,同为媒体中人的身份令我从一开始就对他有一种亲切感,在轻松的交谈中,我感觉“总监”这个职称对他来说太生硬了,实际上他的“哥们儿气息”是很强烈的。我也不愿把我们之间的交谈看做是访问,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根本就是聊天、唠嗑儿,聊他的萨博车、唠他的用车生活。从外形上看,宋扬是讲究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4.
<正> 对于张广智而言。站在不惑之年的门槛上向后观望,尽管有关未来的大部分内容都安分地在远处影影绰绰地未知着,但"房车"与"旅行"却几乎笃定地仍将是他人生的关键词。因为,"房车旅行是我在经历过很多之后比较得出的最佳旅行方式。对我来说,房车不是一辆车,而是一种我爱的生活状态。"张广智的结论言辞温和,但决意坚定。  相似文献   

5.
私享     
《车时代》2012,(11):9-9
这看起来好像有些宅,但我们重点要讨论的并不是“私”,而是“享”。“私”只不过是用来修饰和限定的一个条件,而且有的时候也并局限为一个人。旅行是私享的一个重要的承载形式,就像本刊在描述生活方式的时候,汽车是一个重要的承载形式一样。私事相对应的就是分享,当然我们也承认那是一种同样令人欢愉的体验。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自有的空间之内.享受不同生活状态带给自己的刺激和感受,也是非常不错的,你想歪了吗?对,我没有那个意思。  相似文献   

6.
May 《汽车杂志》2006,(2):258-259
有十万元,你会做什么?买车还是置业?听起来都是些居家过日子的想法。现在就人拿着这笔巨款买台功放或者喇叭什么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他那“金贵的”耳朵,可以更好地舒展一下。以小老百姓的“鼠光”来看。这可都是些败家子的玩法哟。没办法,谁让我们小老百姓整天为“肚子”忙活,眼界是如此之“短”呢!说什么:“等我有钱了,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啧、喷,满脑子只是吃,有点出息好不好,学学真正的有钱人是如何过他的精致生活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Lidya Rain 《汽车杂志》2007,(4):I0030-I0031
阿炳比我想象的健谈.其实.大多数时候,他都是沉着脸,认真地改装音响.即使大家在谈论他.他也是咧嘴笑笑表示回应。但说起音响,他就很随和。阿炳最近在看李敖的《零度生存》.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心态不在零度以上.为名利执著;不在零度以下,毫无生活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潘瑞云 《摩托车》2011,(6):50-53
对于一个酷爱旅行的骑手来说,他很少会这样想:"今天我要旅行",因为这很空泛;更多的骑手想的是"今天我要跑更远"、"这次我要跑得更快",其实他是在说出行方式,特别是对座下的骏马提出的要求——要具备充足的动力,要有灵活的身手。这就是本田"泛欧旅行"ST1300 Pan European的主旨:跑得更远、跑得更快!  相似文献   

9.
肖旭 《汽车杂志》2004,(11):204-205
奔驰S600作为奔驰车系的领袖,更是奔驰系中豪华显赫的代表,在国内的保有量极低,就算普通的奔驰车要大规模的改装音响系统在国内已属罕见,更不用说奔驰S600,其实S600的原车音响系统.是由美国“BOSE”公司提供,音质对普通人来说已无可挑剔,但车主的评价:“原车音响系统太普通了,一点味道都没有,简直就是不堪入耳!”这句话对一般人来说是夸张了点,但对一个真正音响发烧友来说便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0.
陈然 《汽车导购》2007,(5):86-88
转眼又是“五一”。每年的“五一”都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旺季和淡季的转折点,但不知今年是否也如此。但我相信凡事都有个例外,就像今年的倒春寒一样,今年的市场需求也许会让旺季持续的时间更长些。其实在商家你来我往的竞争中,懂得发力并不重要,关键是什么时候发力。五一就是一个好时候。  相似文献   

11.
《中华汽摩配》2005,(10):58-59
最近总是听说,李亚鹏开着某某车去某地接王菲的新闻,可是每隔两天,他的“某某车”都会换成另外一辆。记得《头文字D》里的茂木夏树曾经对拓海说过:“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世界才能快乐”。自称是“没有欲望去展现不同风格的人”的李亚鹏,说自己只有在车里才能“完完全全做自己”。或许对他来说,他只有在车里,他才是个地地道道的车迷。  相似文献   

12.
郭正浩 《汽车杂志》2014,(9):202-207
夏日闷热的午后,刷着微博、朋友圈当解心忧,看副许多人发着这里哪里的图片风景,然后问着小伙伴们何时走起?我却想着为何旅行总需要目的地?为何旅行总需要事先规划制定计划?人生的包袱已经够多,要是连旅行这件事情都还得被约束成矩,那生活岂不是失去意义?记起美国知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曾说过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于是没有迟疑的拿上车钥匙,说走就走。今天我们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既不沾边、又不靠海的内陆城市的私家车,拥有量竟然排在了全国第三位。这当然和成都人历来崇尚休闲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使然。 “可以吃孬的,可以住窄的,但却不能没有汽车开”。成都人只要有钱就会考虑买车,在成都人的心目中,“车”是用来享受生活的,不是用来标榜身价的。  相似文献   

14.
“你有没有过‘一见钟情’的感觉?”“还……没有!我一直单身。”“啊?难道你就没有经历过那种见一面之后就难以割舍的感觉?”“哦,这倒是有过一次。”“对谁?哪一次?”“不告诉你!”正如神话故事所描绘的国王一样,狮子座的人威严、宽厚、仁慈而且高傲。他的内心沸腾着强烈的激情,浑身充满活力和生机在十二星座当中,狮子座是最具有权威感与支配能力的星座,通常有一种贵族风范或是王者气势。当看到新的东风标致307车头站立的威武小狮子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如果每一款汽车都有星座的话,307无疑是属于狮子座的。  相似文献   

15.
敞篷车     
田越 《汽车杂志》2006,(4):124-129
敞篷车。嗯,一个很少谈到的话题 这一期,我们就谈谈敞篷车。很多人会说:敞篷车?很简单嘛,不就是没有顶篷的车嘛;更多人会说,等我很有钱的时候再说吧。敞篷车真的就是一部没有了顶篷的车吗?真的是又贵又不实用吗?应该说,这都是老观念了。  相似文献   

16.
无怪乎FIA在舒马赫在的时候要拼命改规则了。当一个人在一项比赛中没有夺冠才算新闻的时候,除了少数他的铁杆车迷以外,其他人多少会有些感到无聊了。——尤其是对媒体来说,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有什么好说:告诉你勒布又夺冠了?你或许会告诉我,你不说我都知道?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中国的第一辆“酷派”车,而且相当不错。当汽车已经普遍进入生活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需要个性化的产品,这类产品显示着我们的经济开始富足,这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但当我在试驾这款“小资”车型享受着经济发展成果的时候,我们的民族正在经受着又一场苦难,尽管如此我也有理由相信,雪灾、地震等一切的磨难都挡不住中华“巨龙”2008年的腾飞。  相似文献   

18.
<正>没有严格的时间表,没有必须要参加的Cafe break,只有一辆最新款的宝马M4和英国南海岸清新的风,这是不是所有男人都想要的生活?广告词里总说人生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大多数人而言,相比那个目的地,敢于放下一切出发的勇气其实更难得。作为一名试车记者,似乎不再需要去规划什么旅行,因为自己的足迹已经让身边的朋友羡慕不已。欧洲、美洲、非洲、亚洲,每一次的试车工作似乎总是与那些盛产美景的地方分不开。但这份工作其实并非看起来那样轻松惬意,毕竟工作和旅行时的心理状态完全不同。每次试车的时间安排都相当紧凑,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路程内,最大限度地感受和试驾一款新车并做出评价。所以,路过却无法欣赏,通常是我们这些伪旅行家最大的遗憾。  相似文献   

19.
刑伟 《车时代》2010,(7):224-231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愿平庸的生活,邀游人海、畅游人生是我们的追求。但,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选择随波逐流,而只有小部分人可以逆流而上?我想这是命运的无情与上天的恩赐。我属于被上天眷恋的那种人!注意,这里用的是“眷恋’而不是“恩赐”。是的,我没有含着金钥匙长大,我也没有深厚的背景。但目前的我,的确生活得比较快乐,用流行语说,就是幸福指数很高!我想,老天并不想让“无情”幸临我的命运吧。  相似文献   

20.
每次途径上海大剧院时总会想起一个熟悉的身影,尤其是到了要过一年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位老人。他就是在台湾有”车王”之称的唐诚先生。自2001年以来,他已连续三年在上海大剧院的顶楼宴会厅设宴款待他的员工、经销商和媒体朋友。在外人看来,这是颇有意味的惯例,而在熟悉他的人看来这倒是一种习俗。但对老先生来说,则是表达情感和沟通的一种方式。据他手下的人说,老先生今年早早地就在做”吃年夜饭”的准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