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大力 《中国港口》2007,(10):39-39,42
<正>一、国际国内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集装箱海铁联运是经铁路运输集装箱至港口或将港口集装箱经铁路运输至内陆省市的一种集装箱货物的运输方式,是港口货物集疏运方式的一种。目前,我国沿海各主要港口集装箱货物的集疏运主要通过集装箱卡车进行公路运输,经由铁路集疏运的集装箱量仅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3%,而在国外一些主要港口,如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长滩等,其集装箱运输结构比例公路∶铁路∶水运为60∶20∶20,海铁联运比例远远高于我国。  相似文献   

2.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勇 《集装箱化》2012,23(6):22-24
随着世界物流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海铁联运凭借其快速、安全、低成本、高运能等突出优势,日渐成为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海铁联运的运输对象十分广泛,运输过程包括将货物由铁路运至沿海港口后由船舶运出,或者将货物由船舶运输至沿海港口后由铁路运出,是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以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运输方式。本文在介绍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冷藏集装箱的遥控测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荣忠 《集装箱化》2002,(11):27-28
冷藏集装箱是专门为要求保持一定低温的鲜货和冷冻货物特殊设计的集装箱.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冷藏集装箱能使箱内的温度保持在25℃到-25℃之间的任意一个温度上.现在国际上采用的冷藏集装箱基本上分两种:一种是集装箱内带有冷冻机,就是所谓机械式冷藏集装箱,使用比较普遍;另外一种是箱内没有冷冻机,但是有隔热结构,即在集装箱的端壁上设置进气孔和出气孔,箱子装在船舱内,由船舶的冷冻装置不断供应冷气,这就是离合式冷藏集装箱,或者别称外置式或夹罐式冷藏集装箱.在海陆联运中为了把必须冷冻的货物保质保量送到货主手中,要求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冷藏箱内的温度保持在货主或者管理方指定的温度.这里就产生一个温度控制和监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1冷藏保鲜货物的集装箱化运输概述 冷藏保鲜货物不同于普通货物,需有构造精良的冷藏运输装备和专业的运输管理机制,才能有效保证货物的保鲜质量和运输的经济效益.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早年都采用冷藏车运输,上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冷藏箱;而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还普遍采用冷藏车.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我国的铁路集装箱运输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十五"期间,全国铁路集装箱货物发送量达到1411.5万TEU,比"九五"期间增长了60.1%。大规模铁路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到2020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汤震宇 《集装箱化》2009,20(2):6-11
在简要介绍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现状的基础上,对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的成本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宏观管理、枢组建设模式、海铁联运信息运作等方面,提出加快发展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货物的多式联运特别是海铁联运迅猛发展,集装箱铁路运量快速增长,集装箱班列逐步成为港口与内陆口岸间的主要物流通道。以大连口岸为例,每年承担着东北地区90%以上国际集装箱的转运任务,近年来海铁联运量持续增加,1999年~2002年间的年均增幅高达49.8%,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海铁联运量最大的口岸,集装箱班列运输对物流集疏运通道建设起到了明显的促  相似文献   

8.
吕昕红 《集装箱化》2010,21(2):28-30
在介绍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集装箱中心站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宏观管理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09,32(7):46-48
W:目前来看,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如何,呈现何种特征?Z:海铁联运概念的引入在我国已经很多年。上世纪90年代,交通部、铁道部共同下发文件,推动集装箱海铁联运,但真正发展是在2000年以后。  相似文献   

10.
王腾龙 《集装箱化》2017,28(11):16-19
正海铁联运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纽带。2017年,伴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中哈跨境运输项目如约启动,满载货物的集装箱从韩国海运至我国连云港后,通过铁路运输途经哈萨克斯坦到达土耳其,实现集装箱海铁联运向欧洲的延伸。对于集装箱海运的内陆延伸服务而言,铁路运输具有安全、稳定、可靠的先天优势;因此,集装箱海铁联运已然成为集装箱班  相似文献   

11.
李志楚 《集装箱化》2013,24(11):6-6
1冷藏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概况冷藏集装箱指具有制冷或保温功能,可用于运输冷冻或低温货物的集装箱。冷藏集装箱货物主要包括生鲜农产品、加工类食品、医药类产品等。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背景下,冷藏货物贸易持续增长,推动冷藏集装箱运输不断发展。据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预测,未来全球冷藏集装箱运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5%,几乎是普通干货集装箱运量年均增长率的2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已然成为当今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海铁联运在中国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在刚刚闭幕的“2009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上,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平贤作了关于在我国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主旨演讲,海铁联运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日前,本刊记者就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专访了胡院长。  相似文献   

13.
王薇  何小明 《水运工程》2006,(12):45-49
通过对鹿特丹、汉堡、纽约、大连、上海、深圳等国内外主要集装箱港口开展海铁联运现状的分析,论证国内开展海铁联运的必要性,探索目前导致我国海铁联运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我国发展海铁联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0引言冷藏集装箱有效容积能将各种货物始终保持在各自最佳低温向世界任何地方实现“门到门”运输。冷藏车运输是冷藏链中的重要一环,其运输特性是流动性大、车内显热和潜热负荷随外界气温、太阳负荷强度和运送货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5.
章博 《海运情报》2008,(2):12-13
在冷藏运输领域有两个明显的向上趋势,一是国际冷藏运输的年增长率达到了5%,二是冷藏运输的集装箱化也正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国际冷藏货物运输从1995年的8460万吨发展到2005年的1.33亿吨,年增长率达到4.6%。据估计,这一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到2015年,届时国际冷藏货运量将达到1.99亿吨,集装箱化程度将日趋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上海港与海安市集装箱海铁联运总量不多、比重较低的问题,基于集装箱海铁联运的主要优势,结合上海港和海安市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和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基础,分析上海港与海安市集装箱海铁联运优化发展的可行性,为提高区域集装箱海铁联运总量和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进出口冷冻货物越来越多,采用冷藏集装箱也就越来越多。按理冷冻货物装冷冻集装箱进行运输不会有什么问题,不会使所载货物变质腐烂,但往往因为我们工作责任心不强或在工作中疏忽,发生了一些不应发生的事故,如冷冻集装箱未插电源,温度设定有误,冷气孔被所装货物堵塞等情况,使得所载货物变质腐烂。我们应从本文所举的例子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林维猛 《集装箱化》2017,28(5):12-16
正2017年5月10―12日,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内贸箱发展委员会三届五次全委会在南宁召开,会议主题是"发展港口多式联运、创新运输服务模式"。多式联运涉及江河海与铁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动,其中,集装箱海铁联运是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本文介绍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概况,并针对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冷藏集装箱运输在冷藏船舶运输中的竞争力日益提高。为此,冷藏货物运输经营者逐渐改变传统的冷藏船舶全设计,冷藏货/集装箱混俣船将是未来世界冷藏船队的主要船型;此外,冷藏船舶经营者在经营策略上也由传统的不定期运输方式改为定期船运输方式。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世界冷藏货物消费量必会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船舶经营者应根据这一有利的市场环境积极开辟适合于本  相似文献   

20.
张雷 《航海技术》2000,(3):51-57
由于冷藏集装箱保鲜、冷冻技术的不断完善,作为一座“活动冷库”方便、灵活、快捷的“门到门”运输服务,保质保量地将货物交付货主,倍受货主的青睐,使冷藏集装箱运输量不断增加,现已占冷藏货物运输50%以上的份额。集装箱专用船舶装载冷藏集装箱能力不断提高,一般达总箱位的10~20%。冷藏集装箱船舶运输是综合物流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其运输环境恶劣,修理条件和技术设备受到限制,这就要求船员必须充分了解、掌握冷藏集装箱基础知识并具备管理及应急修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