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要闻     
发挥新体制新布局优势进一步释放和发展运输生产力3月14日,铁道部党组学习中心组围绕发挥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新体制和运输生产力新布局优势,进一步释放和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力进行专题学习研讨。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18日,全国铁路成功实施了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改革。两年来的实践表明,这项改革彻底打破了我国铁路延续50多年的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输生产力布局,适应了铁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激发了企业活力和发展潜力,有力促进了运力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针对生产力布局调整后的验收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新体制下验收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的几个方面,以确保实现生产力布局预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2005年2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改革,全部41个铁路分局被撤销。铁道部这一重要改革举措,在当时不仅在铁路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两年过去了,实践表明,路局直管站段彻底打破了我国铁路延续50多年的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输生产力布局,适应了铁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激发了企业活力和发展潜力,有力促进了运力  相似文献   

5.
面对生产力布局调整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路局直管站段管理体制的新形势、新要求,唐山机务段坚持以保证生产供应为目的,理顺关系,整章建制,夯实基础,强化管理,加快改革步伐,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保障运输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铁道知识》2007,(1):50
适应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充分发挥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新体制和运输生产力新布局的优势,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在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的高起点上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2.6亿人,同比增加1亿人,增长8.7%;旅客周转量完成6622亿人公里,同比增加560亿人公里,增长9.2%.  相似文献   

7.
面对生产力布局调整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路局直管站段管理体制的新形势、新要求,唐山机务段坚持以保证生产供应为目的,理顺关系,整章建制,夯实基础,强化管理,加快改革步伐,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保障运输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因生产力布局调整及路局直管站段的新体制,运输站段具有显著的新特点,一是人员多,少则千人,多的达万人;二是管辖跨度大,一般站段跨度都达百公里以上。这就给站段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管理工作一直是生产变革中最前沿的工作,是站段关键要素和环节。利用科技手段,开发劳动管理软件是确保运输安全生产稳步有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铁路跨越式发展、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给铁路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铁路计量工作如何适应新体制,如何克服存在问题,在新体制下应采取哪些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10.
《铁道知识》2007,(1):50-50
适应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充分发挥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新体制和运输生产力新布局的优势,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在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的高起点上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2.6亿人,同比增加1亿人,增长8.7%;旅客周转量完成6622亿人公里,同比增加560亿人公里,增长9.2%。货物发送量完成28.7亿吨,同比  相似文献   

11.
铁路原有的运输生产力布局不适应内涵挖潜、提高运力资源使用效率的要求,不适应建设现代化检修基地、提高设备质量的要求,不适应运输企业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不适应建设发达铁路网、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铁路生产力水平发展较快,为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创造了更加成熟的条件。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分为规划方案与全面推进、优化完善与深化微调两阶段向前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正在进一步优化新增资源的生产力布局,做好既有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站段、车间的制度管理,整合生产作业流程,不断提高站段和车间的管理创新能力。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解决了运输生产站段规模小、数量多和主要干线分割严重,作业区段短的问题,为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和实施内涵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郝宝延 《中国铁路》2007,(7):19-21,24
随着铁路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的实施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站段管辖范围扩大,对施工生产作业现场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哈尔滨铁路局工务系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搭建了安全生产指挥控制平台,对施工生产作业现场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建立新体制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适应铁路新体制新布局新设备的发展,高度重视规章制度管理和建设,建立规章制度管理新体系,修订规章制度新内容,确保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为全路第6次大提速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城际铁路以地方为主导建设以后,如何进行运营管理成为建设方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运营生产力设施布局是城际铁路除线路建设外重要的运营管理设施,决定着运力资源配置、运输综合能力和生产组织。结合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线网规划、主要技术标准、运营管理模式,对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自管模式的生产力设施布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初步形成包括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动车运用所与存车场、运用维修中心和实训中心等内容的生产力设施。其对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生产力设施布局的规划及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生产力设施布局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铁路调整生产力布局后,强调直达流、点对点运输组织,对轨道衡设备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介绍传统运输方式下轨道衡选型与选址的基础上,探讨点对点运输组织下的轨道衡选型与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6.
2006年5月23—24日,全路电务系统现场会在兰州召开。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徐啸明出席会议并做了总结发言。徐副局长指出,铁路实施铁路局直管站段改革以来,按照新体制、新形势的要求,全路电务系统首当其冲,在生产力布局调整中,调整数量最多、比例最大,扩大了电务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站段自主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大站带小站”的优势,实现生产力布局调整提高运输效益的目的,根据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出现的新情况、路局调研课题要求和车站提高运输组织的需要,结合西张支线的现状、特点,现对西张支线行车组织办法做如下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以来,成都铁路局优化运输生产力布局,路地联手推动运输增量,货物发送量和旅客发送量同比分别增长10.1%和12.6%,并连续多次刷新纪录。成都铁路局按照五省区市联席会议确定的贵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撤销铁路分局,随后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站段合并,为铁路运输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车务段作为管理的最基层,在新体制下,随着管辖范围的扩大,管理内容的增多,组织机构关系的复杂化,管理上出现了不适应.为了满足新体制的需要,在保证车务段的运输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应努力促进效率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铁路局现车管理和货车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目前铁路计算机生产网络布局、运输生产力布局和车站信息系统建设状况,根据铁路局、运输站段对现在车管理和贷运监控、追踪的需求,介绍系统的设计思路、信息集成和实施方案以及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技术特点,给出了系统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