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特点的分析,对不确定随机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交通事故分析中的运用,计算机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运用精度良好,并与实际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11.
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交通事故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数理统计技术、交叉分析法在道路交通事故分析、预防中的应用,利用统计数据对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了介绍,分析表明交通事故并不会随着汽车数量的增长而成比例增长,这说明交通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2.
事故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事故数据存储较为复杂,但却可以根据其规律性进行事故智能化分析并进行多发点的鉴别。质量控制法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但由于其忽略了事故的严重程度对事故多发点的影响。文中从事故严重程度这一角度对质量控制法进行改进,利用威布尔分布函数对当量事故数进行分析,以拟合的威布尔函数计算平均当量事故率,修正了质量控制法。修正后的质量控制法能够提高质量控制法的应用范围和鉴别效果,鉴别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要保证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就要提高交通事故证据调查的有效性。办案人员要学会针对不同证据种类、证明目的以及证明机制,选择适当的取证手段和鉴别方法,最大化地挖掘证据的证明效力。同时,要善于结合具体事物的客观运动规律,对已知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及时排除虚假证据,从而为全案奠定坚实的证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根源上预防长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该文基于主动型的事故预防理论,提出了隧道交通事故征候的概念,进而建立了隧道事故征候体系,找出隧道交通事故的潜在隐患,并且提出了若干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管理方案,改进了隧道安全管理,提高了安全水平,使隧道交通安全由被动的事故预防变为主动的事故征候预防。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交通事故现场处理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二次交通事故发生,分析了影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的因素,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水平进行了动态预测。为了将管理水平量化处理,以各因素的资金投入标定事故现场管理的水平,通过系统仿真,得到各因素管理水平的变化对交通事故现场安全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因素是影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管理因素次之,加强人为因素的管理是提高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预防二次事故发生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隧道安全保畅管理一直以来是高速公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交通事故的施救水平、有效进行紧急救护显得至关重要。结合常台(上三段)高速公路对近千起隧道交通事故进行归类、分析、梳理,对施救技巧进行总结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针对隧道特点的高速公路施救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测量过程中在现场设置标定参考点,研究了以基础矩阵估计为基础的交通事故摄影图像自标定模型,并分析了其实现过程。把便于递推实现的无限对称指数滤波器引入平均梯度矩阵计算,实现了图像特征点的检测;通过匹配强度系数计算,对两幅图像的特征点进行了匹配;分析了基础矩阵计算及不良匹配点剔除的最小中值二乘法;对通过本质矩阵分解标定摄影图像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论述。通过实验对模型及其实现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交通事故救援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道路救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路面抗滑力与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大量的调查取得了我国华东地区的3条高速公路有关交通量、降雨量、交通事故和路面横向力系数的数据,并采用雨天事故率、雨天事故危险率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有关雨天事故率、雨天事故危险率与路面抗滑力(SFC)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我国华东地区高速公路路面抗滑力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未来出行交通事故场景研究 (Future Mobile Traffic Accident Scenario Study,FASS) 数据库中135例人车碰 撞事故深度调查数据,对造成行人头部损伤的来源及车速对头部损伤来源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 数检验法,建立了车辆速度区间与头部平均 MAIS 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行人头部致伤物主要来源于车辆,占比约 58%,其次为地面,占比约40%。行人事故中,碰撞车速对行人头部损伤来源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的影响,当车速低于30 km/h时,行人头部损伤主要来源为地面,当车速为 [30,50] km/h时,车辆和地面对行人头部造成的损伤风险相近,当 车速高于 50 km/h时,行人头部损伤主要致伤物来源为车辆。因此,在进行交通损伤流行病学研究、交通损伤事故数据 库构建时,特别是在中低速碰撞中,应重视地面对头部造成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