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及舒适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强  王运霞  黄成 《公路工程》2008,33(5):45-47,55
针对公路线形连续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基本要求,提出相邻路段运行车速相协调的路线设计理念,并提出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旨在为设计和改建双车道公路提供重要依据,提高线形设计质量,减少交通事故。经实例分析证实所提标准较为合理,并根据分析结果,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此外,从驾驶员的角度对线形的舒适性做出了评价,并提出双车道公路线形舒适性的评价标准,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  相似文献   

2.
针对公路线形连续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基本要求,提出相邻路段运行车速相协调的路线设计理念,并提出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旨在为设计和改建双车道公路提供重要依据,提高线形设计质量,减少交通事故。经实例分析证实所提标准较为合理,并根据分析结果,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此外,从驾驶员的角度对线形的舒适性做出了评价,并提出双车道公路线形舒适性的评价标准,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  相似文献   

3.
双车道公路弯道处行车轨迹是车辆自由行驶时的重要特征,通过对行车轨迹及运行速度综合效应的分析,得出双车道公路自由行驶的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行车轨迹偏移规律,并建立了自由行驶状态下道路线形与行车轨迹和速度之间的相关模型.据此可对弯道处行驶时的驾驶行为及行车安全进行分析,并对道路弯道处线形和断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将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作业区行驶过程中接触的交通信息分为道路几何信息、道路交通运行信息、交通管理控制信息、气候与环境信息及驾驶员自身信息,将作业区各种道路交通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在系统分析驾驶员对信息处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驾驶员信息处理能力的高速公路作业区车速速度限制值计算模型。以2006年5月哈大公路入口作业区为例,考虑车道宽度、开放车道数、隔离设施、合流机会、合流冲突及大车影响对驾驶员接受信息的量化影响,计算得出该作业区的限速值为50 km/h,与工程实际中采用的55 km/h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确定车辆速度限制标准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采集的双车道公路的事故、线形、交通等数据,考虑公路横向干扰、路侧情况等,将双车道公路划分为普通路段、村庄路段和交叉口,分别建立了事故总数、一般以上事故次数以及碰撞、追尾和路侧等不同形态的事故次数与道路和交通要素关系的双车道公路事故预测基础模型.然后,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路基宽度等事故修正因子(AMF)的研究;使用基础模型经过AMF修正、经验贝叶斯过程(EB过程)、标定等进行双车道公路机体事故预测.最后,介绍了双车道公路事故预测模型在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双车道公路附加车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开展了双车道公路附加车道设置长度、宽度及纵坡度研究。基于交通仿真数据,构建了双车道公路附加车道等宽段长度与交通量、行驶车速的关系模型,结合不同设计速度与地形条件下双车道公路设计通行能力分析,计算给出了对应不同设计速度与地形条件的双车道公路附加车道等宽段长度建议值。基于车辆行驶安全性分析,提出了双车道公路附加车道宽度的计算公式,根据驾驶人侧向车间距选择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计算给出了对应不同设计速度的双车道公路附加车道宽度建议值。基于汽车上坡行驶时的受力分析,给出了坡长与纵坡度的简化关系式,并计算给出了对应不同设计速度与海拔高度的双车道公路附加车道最大纵坡度建议值。  相似文献   

7.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中对主线同侧相邻入口与出口最小间距的规定缺失。为指导设计人员合理选择其指标,提高主线合分流路段交通安全,以主线同侧相邻单车道入口与出口最小间距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主线同侧相邻入口与出口间距。通过分析前后合分流区交通量、服务水平、车流密度、构造长度等的影响,考虑变速车道长度和出口标志前置距离的要求,建立了满足合、分流区交通服务水平的主线同侧相邻单车道匝道入口与出口最小间距的计算模型,并提出了无辅助车道情况下高速公路主线同侧相邻单车道入口与出口最小间距推荐值。在此基础上,结合驾驶人对标志的识认过程,建立了满足安全舒适的相邻合分流区预告标前置距离计算模型,提出了不同道路与驾驶特征状态下的标志合理设置位置建议。结果表明:同侧相邻单车道入口与出口最小间距与主线和匝道设计速度、匝道连续入、出口的设计形式均有关系。本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中关于主线合分流区最小间距指标的空白,为主线同侧相邻合分流区最小间距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路通行能力是公路建设与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基础。由于山区公路缺乏大流量的交通路段,无法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因此本文在对驾驶员、车辆以及山区双车道公路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建立了用于山区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的仿真模型,克服了数据采集上的困难。同时该模型也为进一步研究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
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公路线形连续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基本要求,以运行车速为中介,提出了相邻路段运行车速相协调的路线设计理念,并参考国外双车道公路及国内高等级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提出了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经实例分析,证实所提标准较为合理,从而为设计和改建双车道公路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该路段事故多发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此外,从驾驶员行驶舒适性的角度对线形的舒适性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双车道公路线形舒适性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裴玉龙  代磊磊 《公路》2007,(8):144-149
在道路的养护维修期间,高速公路作业区由于经常需要关闭车道而形成道路通行的瓶颈,影响着高速公路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为降低车道关闭带来的影响,结合ITS技术设计了高速公路作业区的智能车道汇合控制系统的流程,并建立了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及决策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交通检测器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对交通状态进行判别,根据道路的拥挤状况动态选择车道汇合控制方案。最后,通过模拟的方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智能汇合控制相比于静态汇合控制、动态提前汇合控制和动态延迟汇合控制,性能更为优越,特别是在改善高速公路作业区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村村通客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总成结构型式及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困难地区道路勘测设计实例,介绍了应用GPS、全站仪、笔记本电脑、CAD等技术、设备,通过GPS测量、高程导线测量、数字化测图、任意点动态放样、纵横断面同测等方法,基本实现了道路勘测的数字化、自动化作业及内外业一体化作业.  相似文献   

13.
黄浩  聂磊  赵军 《华东公路》2007,(2):62-64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的生态防护及构造物的景观环境设计,与地势及当地生长植被相结合,使人工构造物与自然更加融洽协调,营造出宽松舒适,高效愉快的景观路、生态路。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填海区盾构施工中困难多、投入大、工效低、工期难以保证等难题,以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5标前海—鲤鱼门盾构区间为例,针对填海区复杂多变的地层,分析总结填海区盾构掘进的各种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清高速公路银盏至北江二桥段大燕河特大桥全长 835 .1m ,桥址处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岩溶区桩基施工的实践与探索 ,总结介绍了在岩溶区桩基施工中注重施工安全的具体施工方案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前后海片区是深圳特区内填海较集中的地区,排水隐患较多。该文对现状雨水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现状雨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前后海片区雨水系统规划的原则和标准。同时对排水设计标准、旧村改造、山洪截流、填海方式、排水设施维护管理、填海施工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改造对策。可供沿海城市类似的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溶洞地区桩基的施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洞地区桩基施工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普遍关注的技术问题。结合京珠高速公路靠椅山至大镇段的建设实施 ,总结介绍了溶洞地区桩基的施工方法 ,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谭桂根 《公路》2005,(10):154-159
依据工程实践,重点介绍了软土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值得其他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重庆市已建成渝、渝邻、渝合等几条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规模及运营状况,分析服务区建设规模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指出按照现行规范确定高速公路服务区用地及建设规模已不适宜,提出确定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规模的新思路和方法,并以渝遂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及实际运营为例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以现有的地区模型为基础,以规划设计的经济指标为依据对新开发地区的机动车保有量进行预测,提出各机动车分类预测,主要是小客车比较通用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