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编制问题,采用基于备选集的优化方法,同时结合货物运输组织特点,规定了箱流物理径路和运输方案的唯一性.在考虑箱流守恒、箱流换乘、箱流运到期限,以及列车开行频率等约束的基础上,以运输企业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模拟退火求解算法.最后,构建运输网络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货物运输系统相比,新型集装箱系统充分发挥了网络运输的优势,在列车开行频率、货物送达速度和运到期限方面表现更加优异,但同时牺牲了部分列车“上座率”.  相似文献   

2.
运到期限是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关键问题,保障运到期限,对提升铁路货物运输质量与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编组站动态配流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货物对运输时效性要求的不同,以车流在站停留时间加权值总和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均值比例分配法将运到期限分配到货物运输编组站作业环节,成为车流最大在站停留时间约束,同时考虑编组去向等约束,建立基于运到期限的编组站调机运用计划与配流计划综合优化模型,设计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本文的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编组站动态配流问题,同时满足车流的运到期限要求.  相似文献   

3.
铁路货物运输速度和逾期率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市场经济对铁路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有较高的要求,根据1999年对铁路货物运输状态调查抽样的数据,从管内和直通运输,运价里程,品类及运价号四个方面对铁路货物运输时效性服务水平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开行快运列车,强化运输组织,加强作用管理,加快信息化进程等对策以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空铁联运实际上是一种联合使用航空运输和轨道运输(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城市轨道等)两种交通方式进行高水平服务的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在运输业中衔接各种交通模式,使旅客换乘、货物运输尽可能便利。空铁联运的实施涉及航空和铁路两大部门众多要素的协调、组织和融合,包括联运模式、运营组织、服务范围、衔接方式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3年6月15日正式启动货运组织改革,揭开了铁路货运勇闯市场的大幕。为了实现"四个转变"(铁路货物运输要从以大宗货物为主的货物运输向全方位物流承运转变;铁路运输组织要由按计划组织运输的生产模式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干部职工要由坐等客户上门向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转变;工作方式方法要由传统习惯向提高效能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12月3日,湖北荆州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顺利合龙,标志着中国建成首条跨越长江的重载铁路桥梁,蒙西至华中铁路通道(简称"蒙华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蒙华铁路荆州长江公铁特大桥由中国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建设。该桥连接湖北荆州市江陵县与公安县,是蒙华铁路、湖北荆州沙市至公安县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和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长江干流上的第七座公铁两用桥,还是中国首条跨越长江的重载铁路桥  相似文献   

7.
在借鉴国内外重载铁路车站设置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重载铁路的发展现状,分析影响重载铁路车站分布的4种因素,利用扣除系数法建立车站合理站间距的求解模型,以蒙华铁路为例,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为蒙华铁路货运通道的建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铁路行包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行包运输跟踪信息基本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及回归分析方法,对铁路行包运到时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铁路行包运到期限的确定方法.与现行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的行包运到期限对比,在保证一定置信度水平条件下,具有显著的时效性优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货物运输过程,并以建立车流在技术站中有调中转时间分布函数为例,以此假定其他环节的作业时间分布函数,进而得到送达时间的分布函数。根据《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规定的货物运到期限求出可以实现的概率,按一定比例把运到期限分配到各个环节上,进一步计算出各个环节实现的概率,并从提高各个作业环节的保障率措施来提高整个运到期限的保障率。  相似文献   

10.
当前铁路货运面临的形势及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宏宇  黄庆 《交通标准化》2005,(12):138-141
铁路货物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从各个环节入手进行根本上的改进,只有把握好货运组织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铁路货物运输的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货主对运输过程中质和量的要求,树立铁路企业高效快捷的新形象,从而提高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铁路快速货物运输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阐述了国外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系统发展的经验和特点,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和产品结构变化所导致的货物轻型化及其运输需求增长和快运市场剧烈竞争的基本态势,分析了近年来铁路开发的两种快运产品,即“五定班列”和“行包专列”的市场竞争能力,指出了从中国基于国情出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铁路快速货物运输和努力方向,并从系统特征,建议目标、系统技术装备建设和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对未来中国铁路的快捷货运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客货运输组织系统特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理论研究为主,运用具体的系统概念和方法对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和货物运输组织两者的系统结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铁路旅客和货物运输组织系统的特点和本质进行比较,从信息传递和控制等角度提出了两者的基本特性,最后,总结了两者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3.
在回顾我国铁路6次提速历程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我国铁路提速取得的成果.通过实施铁路提速战略,我国铁路首创了既有线快速度、高密度、重载并举的运输组织方式,缓解了铁路运输运能紧张的局面;铁路市场化进程加速,运输产品多样化;实现了铁路运输的统一指挥,初步形成了动车组行车组织方法体系;优化车流径路、直达化运输等货物运输组织理论的发展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既有线客货分线的运输模式为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运营提供了借鉴;城际旅客运输的发展强化了铁路的竞争优势,促进了都市圈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铁路运输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不同运输方式存在运输价格、安全性、时效性和便捷性等方面的差异,这几个 因素决定了货物运输的广义费用.客户总是选择对自身来说广义费用最小的运输方式.快 捷货物运输是铁路近几年开发的货运新品种,在定价方面主要依赖个人经验,缺乏理论 依据.为此,本文研究了多种运输方式竞争下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动态定价方法,提出用 户广义费用最小化模型和双层规划模型,并通过呼和浩特至北京的货运数据比较了这两 种定价模型对定价及总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规划模型优于广义费用最小化模型.  相似文献   

15.
分析运输结构变化对铁路货运供给的影响、铁路货运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铁路货运供需关系。总结以往铁路货运量预测方法、特点,把铁路货物运输需求量按供给关系分成供小于求和供需平衡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相应预测函数。  相似文献   

16.
在对铁路阔大货物运输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装载加固、线路参数、管理水平3个层面构建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立阔大货物运输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各运输方案与标准运输方案的一致性程度,进行方案比选。通过成都至北京的铁路阔大货物装载加固的安全性分析实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货物运输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分析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其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从运输价格、运输时效、联运机制、联运设施等4个方面阐述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从联运理念更新、市场化机制完善、定价机制改革、经营机制调整等4个方面提出推进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建设机制与发展策略,最后从明确联运发展重点、多元化合作策略、多式联运组织与技术、服务产品定价策略、物流化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8):186-187
X港东站作为X港集团货物运输的专用线路,对X港铁路分公司的运输生产顺利进行影响巨大。论文在阐述X港铁路车站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运输组织、设备运用等方面分析了东站的通过能力、装卸能力及改编能力等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该站远期运输能力的需求,给出了切合实际的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铁水联运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铁路与水运的优 势,实现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运营能耗等目的.然而,我国铁水联运水平低下,不利于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我国铁路与港口集装箱联运水平,本文在分析国内集装箱铁 水联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铁路货运组织效率和铁水衔接协调两个角度出发,剖析了 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尤其是海铁联运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 建设、铁路集装箱班列运输组织优化及铁水联运系统建设等3 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水联 运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在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中提出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分析国内外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