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依托G78汕昆高速公路汕揭段(汕头~揭阳)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处治工程,进行厂拌热再生技术沥青罩面工程的应用研究。经试验段性能检测发现,即使采用针入度较低、老化程度较高的旧料RAP,在保证其集料密度不产生异变的前提下,经过配合比设计仍然可以满足高速公路的路用性能要求。主要对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应用过程中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点以及相关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采用厂拌热再生技术对广东汕揭高速公路车辙病害进行处治维修,上面层和中面层均铺装了改性沥青制备的热再生混合料,RAP掺量为20%~40%。实践表明:厂拌热混合料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施工工艺简便,同时能够有效节省材料成本,减少资源消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该路段使用一年后的检测结果表明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指导和推动汕(头)潮(州)揭(阳)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基于汕潮揭同城化发展的背景,分析了汕潮揭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找出了制约汕潮揭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汕潮揭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从协调管理、规划衔接、设施共享、网络互通、服务统一、市场开放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汕潮揭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车辙病害类型,包括磨损性、结构性和失稳性车辙病害,对各类病害的形成机理和特点进行了归纳。从原材料、面层结构和荷载作用三个层次总结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是进行病害分析和预防的基础。最后提出针对不同程度车辙病害的修复技术,并总结了预防车辙病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车辙病害的情况,本文结合奉云高速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变更为RA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实体工程,从材料组成、微观结构及设置中面层抗车辙层等方面对RA抗车辙剂作用机理进行解释;通过马歇尔、车辙、冻融劈裂等试验对比分析,对RA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及工程应用的成功案例表明RA抗车辙剂在长大纵坡中的应用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深汕高速公路K44高边坡顺层滑塌病害工程的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汕高速路K44+250~+750段以半路堑形式通过,1997年7月由于连续暴雨,右侧高边坡发生大面积顶层滑坍。对病害的治理进行分析,介绍对该处病害工程的整治方案及施工方法,并提出边坡整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江苏省干线公路交叉口车辙病害,提高道路服务水平,通过对车辙病害的现场调查,分析交叉口车辙发生的成因。针对车辙的实际情况,提出适用于处治交叉口车辙的新技术,并通过对工程案例的跟踪观测,对其处治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灌入式复合路面对于缓解江苏省干线公路交叉口车辙病害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车辙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永  曾理 《中南公路工程》2012,(3):20-24,29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调查数据及病害特点,运用粘弹性力学原理分析交通、长大纵坡、高温等外部因素对车辙病害的影响,通过车辙试验说明温度、胎压、作用时间对动稳定度的影响。并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车辙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车辙是目前重载交通和渠化交通公路的最典型病害,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结合G30线星星峡至哈密段高速公路车辙病害情况,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路面车辙病害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车辙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给路面及使用者带来许多危害。结合车辙病害特征和成因分析,选用特立尼达天然湖沥青加聚酯纤维进行病害处治,收到较好效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调查及处治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伟  张肖宁  韩大建 《公路》2004,(3):113-117
对某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车辙对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的影响及联系;通过路面与桥面铺装的车辙对比,并应用RLWT车辙仪对路面各层的抗车辙性能、薄弱环节及产生车辙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路面车辙的处治方案进行了分析,可为相关路面车辙病害调查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车辙是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杭州市城区主干道车辙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对车辙发生部位、深度分布和次生病害以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分析表明:城市道路车辙频发于交叉口和公交站点,车辙周围常伴有推移和拥包等次生病害,车辙深度越大发生频次所占百分比越小。模拟结果表明,轮迹带车辙(推移)主要源于中面层的竖向/水平累积变形,面层加筋有利于消减车辙(尤其是推移)病害,当外荷载小于临界值时,车辙(推移)通常呈现为压密稳定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玉元高速公路元江段的车辙病害,提高路面的服务质量,保证行车安全,对元江地区的气候条件、车流量及路面车辙病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该路段车辙反复发生的机理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车辙处治措施。工程应用效果显示,采用的处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高温性能,减少路面的车辙病害,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车辙病害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路面形式-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国内研究人员为此做了大量预防与检验车辙病害的车辙试验方法、评价指标,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但未有关于这些研究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与分析。为此,全面、系统地介绍与分析车辙试验方法、评价指标,以及影响因素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车辙病害的调查数据,运用单轴贯入试验和汉堡车辙试验,得出车辙病害成因和发展变化规律。然后,通过ansys力学分析和交通量调查数据,得到杭州湾跨海大桥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车辙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在施工使用过程中表现的诸多优点,但是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沥青路面最为突出的病害就是因高温低频而带来的车辙病害.文章经过详细的调研,分别从车辙的类型、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入手对车辙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根据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经验提出了有效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防治措施,为受车辙病害困扰的沥青路面铺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专用砂浆半柔性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害能力。G78汕昆高速重载交通陡坡半柔性路面试验路段通车近2年,目前使用情况良好,验证了半柔性路面能够经受广东湿热重载交通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综合路用性能,可为长陡坡等特殊路段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0引言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荷载日益增加,尤其是重载、超载车辆增多,许多传统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温、高速、重载等条件下产生严重的早期破坏,其中车辙是最为严重的破坏之一。为防止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等病害,越来越多新型道路材料被用于公路修筑。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由于整体模量较高、抗车辙与耐疲劳性能优异而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其设计理念最早由法国提出,旨在解决路面加铺改造时的厚度限制及面层抗车辙能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引起的,山区长上坡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是在交通荷载长时间作用、高温和重载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贵州地区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对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形成机理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载交通、坡度、低速行驶是导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需要从车道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等方面进行单独设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王楼至兰考高速公路长期的观测与调查,研究了车辙病害的发展情况、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与气温、交通荷载、降雨量等外部环境关系显著,高温以及重载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是造成车辙的主要原因;河南地区高速公路典型病害的发展可直接反应在路面平整度的变化中,车辙与平整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可通过修复车辙来保证路面良好的平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