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港口吞吐量的预测精度,建立基于Adaboost算法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吞吐量的预测.首先对Elman神经网络进行多次训练和迭代,然后将每个Elman神经网络作为弱预测器,基于Adaboost算法将多个弱预测器加权组合,形成Elman-Adaboost强预测器模型.经过Adaboost算法优化的强预测器对误差较大的数据样本有更强的识别能力,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动态增强学习.以宁波-舟山港2011-2017年的港口吞吐量数据为样本进行仿真,分别使用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BP-Adaboost神经网络以及Elman-Adaboost神经网络进行预测,比较四种模型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Elman-Adaboost强预测器模型用于港口吞吐量的预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最大值1.91%,最小值0.06%,可以将预测误差控制在2%以下,数据拟合效果更好预测精度更高,可以作为港口吞吐量预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Elman神经网络完成了对锂电池SOH的估算,以温度、SOC和内阻作为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SOH值作为输出建立Elman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SOH测试相对误差在±1.5%内.最后采用MCU实现数据的采集,在服务器中用java实现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估算算法,该方法释放了下位机的运算压力,提高了处理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遵循全面性、先进性与科学性原则,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所获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该模型一方面实现了定性问题的定量处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另一方面,将灰色关联度改进为加权灰色关联度,提高了评价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在公路运量弹性系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公路运量预测中弹性系数随机波动性较大的问题,结合灰色模型可以揭示预测数据的发展趋势以及马尔可夫预测适合描述随机波动性较大的预测问题的优点,建立了公路运量预测中弹性系数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用该模型对北京市公路客运弹性系数进行预测,验证了模型对公路运量中弹性系数进行预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提高公路运量预测中弹性系数的预测精度,对于提高公路运量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停车场有效停车泊位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基于灰色—小波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先通过灰色单因素预测模型对有效停车泊位时间序列进行修正处理,再基于分步式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修正预测值进行运算,并通过马克科夫链预测模型得到更精确的预测区间,并利用实际案例分析,对模型的预测精度、稳定性、拟合度和训练时间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灰色—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降低初始数据波动性的干扰,与传统神经网络相比,预测结果误差波动性降低了10%~19%,稳定性提高了27%~33%,拟合度提高了10%~15%,精确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算法对交通标志快速定位的准确性,改善现有检测算法在复杂交通环境下检测效果不佳、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加权密集连接卷积网络的交通标志快速检测算法. 选用YOLOv2 作为基础网络,通过增加动态加权密集块对各层特征图的权重进行调节,实现深层高语义信息和浅层低语义信息的融合;使用MobileNet 轻量化网络结构,通过可分离卷积操作有效降低网络的计算成本;针对池化操作中图像特征丢失严重问题引入 CBAM模块,利用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信息增强关键特征的表达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GTSDB数据集上分别达到了96.14%的检测精度和139 frame/s 的检测速度,在保证较高检测精度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满足实时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既呈趋势性,又呈波动性的时间序列难以预测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失真数据的修正的改进型灰色-RBF网络预测模型及算法.即用改进型灰色模型提取趋势性因素,用神经网络处理波动性因素,另尝试性的提出还须排除异常干扰因素,即查找和修正序列的异常数据.并以南昌铁路车站旅客发送量预测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收到很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港口货物吞吐量的预测精度,进而为港口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引入具有处理动态信息能力的Elman神经网络。将Elman神经网络应用于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预测,采用前6个月数据递归预测后一个月数据的方式构建时间序列数据,同时与BP神经网络以及RBF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方面,相比于BP神经网络以及RBF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更能适应吞吐量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其预测值更接近实际值,其预测性能更优,且更能体现港口实际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传统交通标志检测算法针对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时存在误检与漏检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金字塔多尺度融合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为了提高算法对交通标志的特征提取能力,引入ResNet残差结构搭建算法的主干网络,并增加网络浅层卷积层数,以提取较小尺度交通标志目标更准确的语义信息;基于特征金字塔结构的思想,在检测结构中引入4个不同预测尺度,增强深层和浅层特征融合;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检测精度,引入GIoU损失函数定位交通标志的锚点框,利用k-means算法对交通标志标签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并生成更精准的先验框;为了验证算法的泛化性与解决试验所用数据集TT100K的类间不平衡问题,增强与扩充了数据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精确率、召回率与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了86.7%、89.4%与87.9%,与传统目标检测算法相比有显著提高;多尺度融合检测机制、GIoU损失函数与k-means的引入能够不同程度提高算法的检测性能,使算法检测精确率分别提升4.7%、1.8%与1.2%;提出算法针对不同尺度交通标志检测时均有更优越的性能表现,在TT100K数据集中的(0, 32]、(32, 96]与(96, 400]尺度下的检测召回率分别达到90%、93%与88%;与YOLOv3相比,提出算法在不同天气、噪声与几何变换等干扰下均能实现对交通标志的正确定位与分类,证明了提出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与泛化性,适用于道路交通标志检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两段高速公路交通量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基于聚类算法改进RBF神经网络对交通量进行预测,考虑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其中对云南元磨高速普洱段数据建立灰色关联分析,得到选取的特征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大小,其中普洱市总人口数关联度最小为0.5532。随后引入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M)构建聚类模型。采用先聚类分析、再分别预测的思路,解决了由于RBF神经网络对于少量样本和训练样本点分散所引起的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改进的神经网络泛化能力有所提高,结果表明:SOM-RBF组合算法对元磨高速交通量进行预测,其相对误差维持在6%以下,平均相对误差为3.81%,预测效果较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有较大的提升。通过两段高速公路的实例分析,验证了SOM-RBF组合算法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和适用性,可有效的用于交通量预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将灰色模型与马尔科夫链结合,建立了针对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既可以发挥灰色系统预测精确的特点,又可以利用马尔科夫链对准确预测波动性数据的优势.在灰色马尔科夫链模型的算法基础上,进行灰色马尔科夫链预测系统的设计.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次数的数据进行预测验证.结果表明.灰色马尔科夫链模型能很大的提高预测的精度和效果,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v5的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算法。优化YOLOv5的主干网络结构,采用微小目标检测层替换原始大目标检测层,调整下采样倍数,将MobileViT Block融入颈部网络,采用离线增强与在线增强的方法对数据集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目标检测算法相比,改进算法的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均值平均精度为85.3%,参数量降低了39%,FPS为70,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预测水上交通事故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色GM(1,1)是一种水上交通事故量预测模型.这种模型不适合长期的、随机和波动性较大的数据序列预测.马尔可夫模型适合描述随机波动性较大的预测问题.本文将两模型结合,形成一个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按特定的状态划分方法,先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再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优化,使预测精度大大提高.文中给出两个例子,算例证明了谊模型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动态交通流Elman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交通流建模的精度,分析了离散的高速公路动态交通流数学模型,基于Elman网络原理,建立了回归神经网络交通流模型。回归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上下文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节点数目分别选为8、30、30和2,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回归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对一条5路段的高速公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回归神经网络平均相对误差为8.683 7×10-5,最大相对误差为4.237 1×10-4,与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相比较,Elman回归神经网络能更好地逼近交通流数学模型,真实地描述交通流基本特性,能准确地建立动态交通流模型,适应交通状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GM(1,1),BP神经网络和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三种模型,分别对不同样本容量的小样本监测信息进行测试,对比分析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边坡变形预测模型受既有监测信息的样本容量影响较大,样本容量的增加有利于边坡变形预测模型精度的提高.在既有监测信息较少的情况下,GM(1,1)模型预测精度虽然最高,但缺乏稳定性;单一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由于样本较少,其精度较差.从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和精度两个方面综合对比来看,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更适用于小样本监测信息情况下的露天矿边坡变形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基于B型灰色关联度的纯方位航迹关联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同平台纯方位多传感器的航迹相关问题,提出了基于B型灰色关联度的纯方位航迹关联算法.该算法将每条航迹的方位数据看作是时间的离散函数,不同传感器的航迹经过时间对准后,形成了具有相同时标的目标方位信息序列,通过对多传感器目标航迹的方位信息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出各航迹对的B型灰色关联度,形成B型航迹灰色关联度矩阵,计算λ-截航迹灰色关联矩阵,并根据该矩阵确定航迹关联对.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同平台纯方位多传感器的航迹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传统灰色GM(1,1)模型预测道路交通事故这类随机性、波动性较大的数据,存在拟合较差、精度不足等问题。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优化,并建立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1998~2007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预测2008年事故次数,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预测精度达到96.9%,明显优于单独使用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在分析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灰色神经网络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充分发挥了灰色模型所需初始数据少和BP神经网络非线性拟合能力强的特点。以实际数值作为初始数据,各种灰色模型的预测值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值,神经网络的输出值为组合预测结果。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比较理想,优于单一预测模型,因此,该模型用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交通信息量预测受到其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影响,传统的基于统计方法的预测模型、动态分配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等虽然可用于交通信息量的预测,但是克服非线性影响能力较差,预测结果已经达不到物联网的精度要求。为了更加精确地预测交通信息量,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交通信息量预测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归一化处理减少了BP神经网络输人数据规模,缩短了神经网络预测时间。最后,通过对成都市某路段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适应性。仿真所得的停止训练时间为3分2秒,预测误差为0.015,由此可知该模型对交通信息量的预测效果良好,可以对今后交通信息量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短时交通流的非线性和强干扰特征带来的预测精确度较低问题,首先采用启发式阈值算法对小波分解后的原始数据做去噪处理,使去噪后的数据更平稳真实地反映交通流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模型对交通流进行分析和预测,模型输出的预测值百分比绝对误差为6.2%。试验结果表明,小波去噪后再用遗传算法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误差较小,可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