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建立黄灯启亮时驾驶员的行为决策模型,分析黄灯启亮时的驾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视频观测的方法,采集分析了黄灯启亮时的车辆行驶数据,并建立了黄灯启亮时的驾驶行为决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黄灯启亮时驾驶行为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黄灯启亮时车辆到停车线的距离、车速,以及有无前后车是影响驾驶行为的显著变量:有前车的情况下,驾驶员更倾向于选择通过交叉口;无后车时,即车辆位于排队队尾时,驾驶员加速时加速度的绝对值更大,减速时加速度的绝对值更小.驾驶员在黄灯启亮时表现出的上述行为特征十分危险,需要制定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交叉口黄灯期间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2.
有无倒计时条件下黄灯第二类困境区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论证倒计时对黄灯第二类困境区域分布的影响,以有无倒计时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利用视频观测法,采集黄灯启亮时首停车和末行车至停车线的距离和速度,分析有无倒计时条件下驾驶员行驶行为决策,应用二元 Logit 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有无倒计时条件下停车概率模型,确定第二类困境区域上下边界,并探讨有无倒计时条件下第二类困境区域分布.结果显示,黄灯启亮时车辆至停车线距离和倒计时增大停车概率,但黄灯启亮时车辆速度减小停车概率;倒计时条件下第二类困境区域移向停车线,但其长度仍为24.1 m.因此,倒计时不能缩小黄灯第二类困境区域.然而,确定第二类困境区域边界过程中未考虑倒计时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可能导致低估倒计时的效果,后续研究将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交叉口进口道困境区的存在增加了交叉口冲突的可能,设置合理的黄灯时间能减少陷入困境区的车辆,从而提高整个交叉口的交通安全。通过实际观测数据探讨不同驾驶行为参数与进口道黄灯启亮时车速和85%位车速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回归不同速度下的驾驶行为参数,最终构建了动态困境区模型以及黄灯时间计算模型,为不同控制速度情况下的交叉口提供黄灯时间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交叉口红灯启亮前10 s,驾驶行为不稳定造成的交通秩序混乱、安全性差和效率低等问题,为控制交叉口处的行驶车速,辅助驾驶员准确决策,开发了一种面向交叉口主动安全的车路协同辅助决策系统。采用系统分层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分为信息采集、决策控制、智能埋地灯3个模块;根据交叉口信号相位、驶近车辆的速度信息,在分析两难区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建立辅助决策模型,对当前驾驶行为的安全性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智能埋地灯状态与动态黄灯时间。通过智能埋地灯在熄灭、启亮红色、红色闪烁3种状态间灵活切换,对驾驶员进行视觉提醒,同时结合动态黄灯时间,能够有效规避交叉口事故发生的风险,缩短保守型驾驶行为带来的时间延误,整体提高路网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观测的方法对机动车红灯倒计时信号对我国驾驶员的交通心理与驾驶行为进行调查,解析机动车红灯倒计时信号对驾驶员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红灯倒计时能有效减少绿灯初期车辆启动损失时间,还能安抚驾驶员等待红灯时的情绪,降低油耗的功能,但红灯倒计时会影响感应信号控制的灵活性,在红灯末期停车线前无停车时可能诱导部分驾驶员超速通过停车线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缺陷,因此建议在交通高峰期间宜设置红灯倒计时信号,并且红灯倒计时的时长应尽可能长;在交通低峰期间宜将红灯倒计时关闭或改为红黄灯信号。  相似文献   

6.
我国首例闯黄灯行政诉讼案的判决显示出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在黄灯设置上缺乏统一规范并存在执法误区.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驾驶员对黄灯的认识与建议进行调查,并对黄灯信号产生的历史背景、含义与作用、时长计算以及对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阐述,明确了黄灯与全红信号各自应承担的功能与时长计算.建议现行交通法规对黄灯的规定改为:“黄灯启亮表示交通信号灯即将变为红灯,碰到黄灯时应该减速停车,除非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在黄灯期间通过停车线进入交叉口.”同时建议增设闯黄灯超速自动抓拍功能,预防抢黄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冬夏两季路面状况下驾驶员在绿灯变红灯过程中停止或通过决策的差异性,选取了沈阳市6个交叉口,在夏季(正常路面)与冬季(路面积雪状态)采用录像方法采集车速、最大减速度、倒计时信号、E-Police和距离停车线的距离等数据,分析了目标车辆的接近速度,停止或通过的比例以及最大减速度制动区域.研究发现,夏季,设有倒计时信号灯的交叉口,最大减速多发生在停车线前60~80 m;而在只有E-Police的交叉口,最大减速往往发生在20~30 m.冬季,交叉口设有倒计时信号灯和E-Police,最大减速多发生在停车线前70~80 m;在只有倒计时信号灯的交叉口,最大减速会在40~60 m制动;而在只有E-Police的交叉口,最大减速多发生在停车线前20~40 m.这表明倒计时信号灯有利于车辆平稳地减速,特别是在冬天结冰的道路上,使驾驶员更早做出停止决策,减少了突然刹车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在信号灯设置中,黄灯起到过渡的作用.理解黄灯期间的驾驶行为对于黄灯期间的安全保护,以及黄灯时长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对比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数据获取方法、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道路中2种常见的信号控制的十字交叉口与路段人行横道进行实地调查,利用视频拍摄的方法获取实验数据,分别分析车辆在黄灯期间的驾驶行为.根据车辆行驶速度、与停车线的距离这2个因素,以Spss为分析工具,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建立了车辆在黄灯期间的驾驶行为模型.其中基于时间变量建立的模型精度为15.9%,由模型得出其犹豫区的时间分布为1.89~4.86 s.  相似文献   

9.
十字环形交叉口绿灯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十字环形交叉口内部各股车流的潜在冲突点和车辆启动形成的启动波为依据,将环形交叉口左转二次控制的绿灯间隔时间转化为环道左转与本相直行之间的绿灯间隔时间、环道左转与下一相位绿灯启亮时差以及两直行相位绿灯间隔时间的组合,提出各个绿灯启亮的时间差以及绿灯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例计算。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提高十字环形交叉口左转二次控制效率和提高交叉口运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记满12分驾驶员的不当驾驶行为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选取包头市扣满12分的驾驶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利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驾驶技术和人格量表,获取了570份有效样本.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量表中的题目分别重组形成综合性指标.为研究不同性别司机不当驾驶行为的成因,将被调查驾驶员按照性别分类后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3种不同类型的驾驶员群体及其对应的驾驶特性和人格属性得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年龄较小、结婚率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群体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较差;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男驾驶员驾驶行为和驾驶态度存在问题.对于女性驾驶员来说,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也较差;年龄较大、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三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同时自律性较差;年龄较小、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女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研究成果可以为多发不当驾驶行为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和行为矫正提供参考,有助于对驾驶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11.
在信号控制交叉口处,黄灯时间的正确设置能理论上消除两难区,但由于驾驶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中两难危险区域并不能完全消除。从信号控制角度解决两难区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基于理论消除两难区的研究基础,提出了以降低危险概率和提高安全保障为目标的相位切换的逻辑判断,采取感应控制策略从信号控制角度改善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的交通安全问题,并通过微观仿真建模分析,从而验证了感应控制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不同性别驾驶人抵近信号灯控制铁路道口的驾驶行为特性,设计了5个具有不同红灯触发时距的信号灯控制铁路道口的虚拟场景,并进行了驾驶模拟试验,采集24名男性驾驶人和20名女性驾驶人抵近道口的微观驾驶行为数据。基于时空特性将抵近行为划分为月白灯期间、红灯进入时刻、红灯期间3个阶段,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和二元Logistics线性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2组驾驶人抵近道口的制动行为、加速行为和闯红灯行为特性,并探索性别与信号灯控制铁路道口抵近行为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男性驾驶人更倾向于在月白灯期间提前制动,其提前制动率是女性驾驶人的1.57倍;男性驾驶人在红灯进入时刻和红灯期间的车辆操控行为特性与女性驾驶人无显著性差异;男性驾驶人的总体违法率是女性驾驶人的1.5倍,尤其在红灯触发时距较大(4~6 s)时,女性驾驶人几乎无人违法,而男性驾驶人在3个场景下的违法率仍然达到25.0%、12.5%和16.7%;男性驾驶人闯红灯的严重性更高,驾驶风格更加冒险激进;另外,驾驶人闯红灯行为还受红灯进入时刻位置、制动时刻位置和加速时刻位置显著影响,说明驾驶人在走停决策的制定上更依赖于物理空间位置,与车辆运行速度和驾驶人反应能力无关。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铁路道口安全管理与防护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13.
Professional driver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within the traffic system of the State of Qatar. With developing infrastructure, the need for professional drivers is growing. However, knowledge is lacking about their perception of traffic safety.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ersonal acceptance of risky driving and suggested traffic laws among this specific group of drivers, in order to creat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ir likelihood to commit certain risky driving behaviors and their resista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ertain traffic law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which personal attributes of professional drivers in Qatar could influence a high likelihood to commit risky driving behaviors, estimating which specific groups of professional drivers impose the highest risk to violate certain traffic law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ansportation mode, origin and years of driving experience are all personal attributes tha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fessional driver's risk to commit risky driving behaviors and their opposi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traffic laws. Distressing results have been found for the high likelihood to violate speed in school zones and the high risk to be distracted by any type of phone use while driving, suggesting the need to put emphasize on these safety hazards during the training programs of professional drivers at professional driving schools in the State of Qatar.  相似文献   

14.
不良天气会对城市交通的运行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事实上,不良天气条件下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变化是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不良天气下的驾驶行为进行综述,对研究不良天气条件下的交通拥堵及事故具有积极意义.面向国内外不良天气条件下驾驶行为研究的进展,从雨、雪、雾3种常见的不良天气出发,对不良天气条件下环境变化及其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不良天气条件下驾驶行为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等级的雨、雪、雾天气下驾驶员选择的车速、车头时距等驾驶行为参数以及反应时间、车辆启动延迟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信号交叉口区域内车辆频繁停车启动的现象,加剧了整体交通流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与车辆延误。为了减少信号交叉口启停波现象对整体交通流产生的负面影响,以面向未来人工驾驶车辆(HDV)/智能网联车辆(CAV)混合构成的新型混合交通环境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出发时刻预测的生态驾驶方法,通过优化CAV的驾驶轨迹,减少交叉口区域的车辆延误和能源消耗。首先,对混合交通流的基本图模型进行了分析,根据启停波影响范围,划分CAV通过交叉口的驾驶场景;然后,建立了子区渗透率对饱和车头时距的影响关系,预测了CAV以当前饱和车头时距通过交叉口的时间;最后,结合车辆与交叉口的距离,利用分段三角函数模型,生成其通过交叉口的速度限制曲线,并将优化速度嵌入到智能车辆的跟驰模型中作为限制速度,从而使CAV在无法通过当前绿灯窗口的条件下,实现提前减速,在通过交叉口区域后解除速度限制,切换回自身的跟驰模型。此外,还提出了平均综合效能这一指标来综合评价驾驶策略在效率和能耗2个方面的性能,并将提出的基于出发时刻预测的生态驾驶方法与传统网联车辆控制方法、经典交叉口节能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出发时刻预测方法可以精确预测CAV在交叉口的出发时刻,有效减少车辆的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同时提高信号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在渗透率大于60%情况下,该方法对系统效能的提高达到12%左右,在10%渗透率条件下也可以达到6%的效能增益;在交通饱和流率在0.5~0.9的范围内时,系统的效能增益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重型工程车行驶过程中事故风险大,发生恶性事故的概率高,易造成重大生命和经济损失,其运输安全管理问题面临挑战.为探究重型工程车驾驶人驾驶稳定性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开展重型工程车自然驾驶试验,提取车辆运动学、道路条件、驾驶人状态和工作时间等数据;采用速度均值和速度标准差表征驾驶人驾驶稳定性,以睡眠模式、道路线形、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现交通违法监控对职业与非职业驾驶人的心理及行为的不同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得321份关于这2类驾驶人在有无交通违法监控下的驾驶心理与驾驶行为选择、对安装交通违法监控的态度等11个题目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卡方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非职业驾驶人与职业驾驶人通过有监控和无监控2种交叉口时的心理存在不同;交通违法监控对非职业驾驶人的影响大于职业驾驶人,无交通违法监控下,非职业驾驶人的冒险行为倾向大于职业驾驶人冒险行为倾向;非职业驾驶人在无监控交叉口与有监控交叉口驾驶行为有显著性差异;职业驾驶人在无监控交叉口与有监控交叉口驾驶行为选择差异不显著;无论是非职业驾驶人还是职业驾驶人,大多数都支持和认可安装交通违法监控.   相似文献   

18.
运行车速被广泛的应用于检验公路线形。该文对运行车速计算模型采用了一个新的思路:考虑了隧道对运行车速的影响。该研究以人为本,分析了影响隧道入口驾驶员行车速度的三个主要因素:隧道洞内外光线差值、路基宽度差值以及洞口位置,运用Origin软件统计得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运行车速计算模型。该研究完善了运行车速模型,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连续的跟驰行为和换道行为是驾驶行为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无人机视频拍摄和图像处理方式,提取了曹安公路沿线的2个交叉路口间正常交通流状态下共600条多车高精度轨迹数据。首先,考虑车辆类型对驾驶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分析了大车和小车的车辆轨迹特征变量分布的差异性,包括速度、加速度、碰撞时间倒数、车头时距等,在标记危险驾驶行为的过程中考虑车辆类型的影响。其次,针对不同的车辆类型,利用修正碰撞裕度对跟驰行为和换道行为进行风险性评估,将其划分为安全型和风险型。根据风险型行为发生的顺序以及持续时间,评估驾驶人的整体驾驶状态是否危险,作为危险驾驶行为识别的样本标记。分别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和统计方法提取车辆轨迹的关键特征参数,为了提高模型识别效率,将关键特征参数进行排序,从而确定最优判别指标;最后,利用轻量梯度提升机(LGBM)算法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识别,并与随机森林、多层感知器、支持向量机等算法在精度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研究条件下,LGBM算法对危险驾驶行为的理论识别率最高可达93.62%,可以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危险驾驶行为的高精度自动识别,该结果对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设计、道路交通安全决策的制定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闻红灯预测算法的性能,选择出用于区分车辆走、停行为的车辆轨迹特征参数.为实现对交叉口车辆闯红灯行为预测,根据闯红灯车辆为在红灯亮起后通过停止线的车辆这一定义,提出闯红灯预测算法的两个主要功能:估计车辆到达停止线的时刻;预测车辆到达停止线后的走、停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速度、加速度、行驶时间和车头时距4个物理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