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安飞 《中国船检》2007,(2):38-40
海上搜救是保障海上人命及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近几年,我国海上搜救能力显著提升,其中气象服务对海上搜救工作的帮助功不可没。据我国海上搜救中心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两年中,在气象部门的鼎力协助下,我国运输船舶受台风影响的人员死亡率为“零”!而去年10月,中国气象局与交通部紧密合作,使中央气象台与海上搜救中心正式联姻,不仅诞生了一组海上安全新概念,而且使我国海上搜救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海神崇拜与航海历史一样悠久。在中华先民最初走向大海时,由于航海技术相对落后,航海知识相对贫乏,必然因畏惧而产生崇拜心理。这种心理以神的形象具象化,于是产生了最早的海上保护神——原始海神图腾。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活动愈加丰富,人们对海神的崇拜逐渐从“单纯敬畏”向“有所要求”转化,这种功利性的需求趋向,也使海神的形象逐渐具体化、“凡人”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船检》2008,(10):58-58
在“神七”飞天过程中,交通运输部救捞局抽调了救捞系统最先进的4艘大马力海上专业救助船参与海上救援保障任务。而这4艘专业救助船均安装了海兰信自主研发的船舶监控管理系统(VMS),实现了个救助船只与指挥中心之间视讯实时连通,使救助工作能够更加有序、高效、准确地开展,也提升了海上救捞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4.
盛文文 《世界海运》2009,32(1):82-83
她,拥有钢铁般坚定的意志,在海上整整漂泊了36年;她,信念不移,决心不改,誓要为中国妇女在海上闯出一番天地;她,泼辣能干,不畏艰辛,刚正严厉,不是男人却胜似男人;她,为了事业,放弃幸福,终身未嫁,而至今不悔。她,就是中国第一位,也是目前为止我国唯一的一位海船女轮机长——王亚夫。一个自强自立的女人,一个令人钦佩的女人,数十年默默的工作,为她赢得了尊重,也赢得了荣誉,1984年担任福建省马尾区第六届人大副主任、1990年当选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成为我国航运界知名人物。在中国国际海运网组办的“中国海运60年历史回顾”晚宴上,我们有幸见到了这位被评为“青史人物”的传奇女人——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于1984年起施行的“海上固定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中第七章第四节关于钢材等级的选择“一览丧”(见表1),主要是参照国外固定式平台规范拟定的,当前在研制平台钢时,有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据欧洲历史记载,我国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元顺帝在致罗马教皇书中曾称欧洲为“七海之外”。在中世纪阿拉伯的地理记载中也称自今地中海至中国海之间有“七海”。如阿拉伯地理学家和科学家爱德利奚的著作中就曾说到“七海”。那么,什么是“七海”呢?按爱德利奚的说法,“七海”即中国海、红海、绿海、大马士革海、威尼斯  相似文献   

7.
尧乐 《海运情报》2005,(4):15-16
航运业界用“历史的”、“异常”、“未曾有过”等词语评价2004年的海运市场。在中国原材料进口扩大的背景下,不定期船和油轮都刷新了历史上最高的运价。海上货流的迅速增加,钢铁需求的大幅上升,钢材不足和造船厂的船台紧张使新船造价上涨是其主要原因。很多人认为,山高谷就深这样的市场循环法则已经不适用。那么,活跃在第一线的日本航运业界是如何展望2005年的油轮、不定期船市场的呢?  相似文献   

8.
我国造船业有着悠久光辉的历史,在距今三千年前的商代就已出现了木板船。二千年前的汉帝国时期木帆船不仅已配上尾舵和可改变方向的蓬帆以利于在不同风向下航行,而且已发展了适合军用和民用多种类型的船只。那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狭而长的船跑得快,短而宽的船稳定性好,公元七至十三世纪的唐、宋、元三代中国商船远航印度洋与东南亚波斯、阿拉伯各国建立了频繁的海上贸易关系,十五世纪初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由六十余艘大海船和众多的辅助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七次远航印度洋,遍历印尼,马来西亚,印度,波斯,阿拉伯和东非各地,前后历时三十余年。十七世纪中叶我国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战船三百余艘,在海上击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  相似文献   

9.
张建文  张巍 《船电技术》2023,(10):48-53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爆发式增长,海上风电已经出现离岸距离远、风场水域水深,以及风机大型化的特点。海上风电机组及其配套设施的重量和尺寸成倍数增长,海上风电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的使用更加专业和先进的“运输船舶”、“施工船舶”和“运维船舶”。本文从海上风电将开始全面迎来10 MW及以上风机建设需要所涉及到的此三类型船舶特点入手,主要分析海上风电往深、远、海发展,机组大型化趋势下所需要配套船机资源的发展趋势和对海上风电船舶发展情况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去年11月,由交通部科技司主持,在上海举行了交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上海港船舶动态报告制及VHF通话标准用语研究》的技术鉴定会。根据海上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和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的综合治理的要求,尽快研究并建立完善我国的船舶报告制是当务之急。通过报告制港口管理当局能及时搜集船舶信息,迅速、准确地掌握、管辖水域内的船舶动态,有效地进行船舶交通管理,并有助于海上  相似文献   

11.
《江南集团技术》2003,(5):28-28
“21世纪海上力量”思想计划使美国海军具有操纵海上战争的能力。该思想基于三个主要概念:“海上攻击”、“海上防御”和“海上基地”。“海上攻击”使用潜艇、水面舰艇和飞机发射的弹药、特种作战部队及海军陆战队,将提供大范围的攻击性力量。关键的技术包括:自主巡航无人机、无人作战飞机、超音速导弹、  相似文献   

12.
郑滨 《世界海运》2001,24(4):7-8
“海上交通管理”发展到如今,应当致力于以一种宏观与战略的角度研究问题。运用系统方法论提出了“海上交通管理模式”的概念,并针对我国当前海上交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船艇》2000,(1)
12月,“远望”船队首次远征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圆满完成“神州” 号航天试验飞船海上测试任务。这表明我国航天远洋船队的海上测试水平和综合试验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4.
612年前,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丝路精神和航海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在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我国航运业也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拓展海运商贸往来,让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技术看台     
VMS——神七发射海上应急救援的新“视”点;陕柴重工研制成功DK-20柴油机;CNB采用PTC解决方案进行船艇设计  相似文献   

16.
台风的破坏力巨大,是自然界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2006年的台风灾害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5月9日0601号台风“珍珠”生成到台风“桑美”重创福鼎,先后有16个台风影响我国海域,其中,有“珍珠”、“杰拉华”、“碧利斯”、“格美”、“派比安”和“桑美”等6个台风登陆我国沿海,这使我国海上灾害预防预警机制面临了严峻考验。如何在防抗台风中将损失降到最低?给世人出了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为科学有序推进“双碳”战略实施,我国持续推动绿色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海上风电建设势头强劲,装机容量领跑全球,发展进入快车道。“十四五”时期,国家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发展,大力推动沿海风电项目建设,“向海争风”成为沿海发达省份向生态要动力、让绿色生效益的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  相似文献   

18.
张新  陆玶 《航海》2003,(4):5-6
2003年6月11日,上海港引航史翻开了新的一页。50万吨级的超级油轮“海上世界”在上海港引航员的引领下,成功地通过南水道驶往目的地港江阴。当日晨6时,“海上世界”从长江口起锚进口,从而使上海港迎来了开埠以来最大一艘船舶。10:30该轮安然通过长江上海段,由长江引航员接棒继续引至江阴港。这也是上海港继去年“狮子星号”大型邮轮、30万吨级“中远川崎11号”超级油轮以来又一次超大型船舶引航创举。  相似文献   

19.
邵宇  陈国兴 《航海》1993,(2):1-1
猴年岁末.当我们踏上被人们誉为“海上科学城”的我国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一号.目睹第二颗澳星发射海上测量场面,置身于逐浪追星的“远望人”中间,被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海》2006,(3):67-67
在经历10年的精心打造和近1年的长途航行之后,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帆船于8月29日抵沪,成功完成它驶向中国的“和平之旅”,也完美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