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统车身设计往往只考虑车身性能优化,很少兼顾考虑车内空间优化设计。本文中完善了车内空间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车身性能约束下的车内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和开发流程,构建了车身性能分析与车内空间的融合模型,以车内空间最大化和车身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开展了优化设计研究。以某SUV车型为例,在满足车身性能约束的前提下,车内空间总体积和行李箱体积相比原始设计提升比例超过6%,垂直头部空间提升比例超过7%,其余车内空间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最后结合实车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车内电子设备的隔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浩 《专用汽车》2005,(2):21-24
讨论了车内电子设备的隔振原理、受振分析和影响振动及其传递的基本因素,给出了车内电子设备的隔振设计及其简化设计方法及安装要点.  相似文献   

3.
李锋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1):98-101
为避免儿童被误锁车内发生悲剧,文章设计了一种儿童误锁车内报警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信号检测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控制模块和信号执行三个部分组成。通过各传感器模块的检测,当车内儿童因家长遗忘而滞留车内时,向车主人发送报警信息,同时车窗打开,车内播放预存家长视频安抚儿童情绪,从而使驾驶员及时发现被困儿童,减少儿童被误锁车内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文章设计了一种防止幼儿被长时间遗留在密闭的车内而导致幼儿伤亡的车内幼儿遗留检测识别系统。该系统在汽车熄火的状态下开始工作,并对车内的二氧化碳、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在车内有人的情况下,根据车内环境恶化程度,向车主分级报警,并进行救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报警救援装置无法充分保护被遗忘在车内的幼儿且误报较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车内儿童存在探测技术是避免儿童遗留车内、防止中暑等事故发生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对车内儿童存在探测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设计测试用例,分别提出基于间接感应和直接感应技术的车内儿童存在探测系统测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实车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车内儿童存在探测系统的功能进行有效评价。研究成果将为车企研发车内儿童存在探测系统、开展儿童存在探测系统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汽车车内的噪声问题是汽车诞生后就无法避免的问题。以前人们将汽车噪声问题的解决方案置于生产线上(汽车的设计和制造阶段)研究,许多汽车设计与制造专家倾力研究车内噪声问题,车内噪声指标成为评判汽车豪华程度的重要参数。因为汽车设计和制造阶段的解决方案受到工业化标准、成  相似文献   

7.
《汽车知识》2013,(6):16-17
日产这款Friend-ME概念车可能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与我们之前见到的一些纯本土式设计概念车或国内汽车品牌完全委托国外设计机构操刀的概念车不同,F riend-ME概念车由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创意官中村史郎领衔,日产中国设计中心(NDC)与日产全球设计中心(NGDC)联手创造出了这款全新概念车。这款F riend-ME概念车除了外形设计很养眼外,内部概念同样令人耳目一新。采用"四座同芯"的设计理念,使车内的每一位乘员都能操作车内交互式系统,并与其它乘员共同分享。另外,除了仪表盘显示必要的行车信息外,车内中控台及位于后排的液晶屏都可以通过某一位车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车载网络安全的系统设计研究及关键技术开发,以应对黑客通过网联攻击车辆,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车内网络信息安全交互模型;分析“外部网络环境”与“车内ECU群体”之间进行“信息资源”交互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研究其对车内网络信息安全的破坏机理;利用基于密码学理论研究车内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法,解决车内网络在智能网联汽车环境下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传感器、车辆测试、网络通信、嵌入式系统等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的汽车客室环境和乘客生命特征监测系统。当客室环境不利于人体健康时智能联网语音提示车内乘客,同时短信通知车主,车主可通过远程客户端查看车内乘客信息、汽车客室环境、汽车运行状态等信息,允许远程控制车内空调等设备以调节车内环境,确保车内不具备自理能力乘客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由于汽车的普及,车内的空气质量引发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糟糕的车内空气质量会增大人们罹患某种特定疾病的概率,因此控制与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成为汽车生产设计商所追求的目标。微颗粒污染物,即PM2.5是车内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负离子因能有效沉降空气中的微颗粒,成为车内快速去除微颗粒污染的重要手段。在文章中,我们通过在车内进行微颗粒沉降实验,记录微颗粒物浓度在负离子仪以及车内空调内/外循环净化模式下的变化,并通过SPSS与MATLAB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负离子仪器并无法有效降低车内空气的颗粒浓度,而必须配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在负离子作用下,结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微颗粒浓度迅速下降,下降速度与空气交换速度和微颗粒在空气中的迁移速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会进入车内。当有害气体积累到一定量时,将会对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害。我们团队针对这种现象,设计了一套以STC89C52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车内环境监测系统。此系统能够实时收集车内温湿度、pm2.5、甲醛、烟雾的数据,通过LCD显示屏显示数值,含量超标蜂鸣器会进行报警,以便驾驶员根据当前车内环境对车窗、空调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珏  陈元民 《客车技术》2009,(6):23-24,27
简单介绍了客车车内扶手及护栏总成的组成部分、结构形式及客车车内扶手及护栏总成设计时需要考虑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乘员舒适性为目的,本文分析讨论了空调客车车内气候参数的确定,所确定的车内气候参数在客车空调系统设计时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抑制车内中低频噪声,运用板件声学贡献法分析了车身顶棚不同区域板件的振动对车内噪声的贡献,在贡献较大的区域设计了具有双带隙和点缺陷的声子晶体结构。利用双振子声子晶体的双重局域共振带隙特性降低正贡献区域噪声,同时点缺陷带隙特性避免负贡献区振动的衰减。结果表明,设计的声子晶体结构对降低车内噪声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汽车车内噪声的过程中,判断低频噪声的主要来源和降低车内低频噪声水平是一个难点。运用声传递向量(ATV)技术,以某轿车为例,建立车内声学空腔边界元模型,对车内低频噪声进行仿真;通过对声传递向量以及声压频响函数的计算,进一步对低频段的噪声贡献量分析,为判断低频噪声的主要来源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选取车内驾驶员右耳畔声压响应的6个峰值点,采用幅值—相位图对场点声压进行模拟,对车身板件声学贡献量进行排序,发现防火墙和前挡风玻璃的结构振动对车内低频噪声的产生可能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改进设计后,车内低频噪声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抑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SUV车型存在的车内加速噪声问题,文章从车内噪声产生的机理、关键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着手,利用装配车身的NTF曲线和各结构件模态试验分析了噪声结构的传递路径,并使用CAE仿真手段优化了车身板件模态、副车架模态和悬置系统,改善了车内加速噪声问题。最终,优化后的实车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为SUV车内加速噪声控制提供了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因素,重点分析了皮革、织物、胶粘剂、涂料、塑料、橡胶、泡沫和人造板材等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散发和污染是车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提出了针对性的材料改进措施和主机厂、零部件厂进行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制定、检测、管理和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轿车人体工程设计一般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参加奥迪A6轿车的人体工程设计与车内空间的确定工作,探讨总结了轿车人体工程设计与车内空间确定的一般方法和过程,阐述了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并给出了相关标准和设计参考值。此外,介绍了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人体工程设计软件RAMSIS三维软人体系统。可为新产品设计和技术改进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登峰  李俊明  陆小军 《汽车工程》2000,22(2):93-96,142
本文建立了因路面不平度随机激励所产生的车内噪声的数学模型,借助了测得的车身悬置连接点的导纳函数,各连接点到车内耳旁位置的噪声传递函数以及悬置和轮胎参数,计算了由路面不平度所引起的车内耳旁噪声的大小,并将其与道路模拟机上的测量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两者获得了较好的一致,还进一步分析了改变悬置和轮胎参数对车内噪声的影响,为车内噪声的分析、悬置参数的择优选取和汽车的声学设计提供了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20.
车主访谈     
使用评价: 车辆总体使用状况良好,底盘稳当,动力强劲.车内空调使用良好,但暖气供应一般,冬季车内整体有点偏冷;行李舱空间较大,前挡风除霜风口美观,但风力稍显不足.车内阅读灯电路小问题不时有,乘客头顶空调出风口拨片易坏:车载电视采用机械转轴设计,比较耐用;仪表盘发动机故障灯常亮,曾在服务站几次检修但仍未很好解决;车内常用传感器如机油传感器、里程表传感器、二次增压传感器等均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