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振涛 《中国水运》2007,7(6):38-39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不仅受自然条件以及人工拦河工程的影响,同时还与河势控制工程、堤防工程、当地港口建设等岸线和水域开发利用,以及河道取砂等因素密切相关。不仅如此,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般是在冬、春枯水季节施工。限于水上作业,夜间又较少施工,因此有效工期较短。冬、春季节,正是长江上雨、雾多发季节,而整治河段往往是通航条件较差的河段,通航矛盾突出,限制了施工范围。  相似文献   

2.
结合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针对疏浚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从外界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等多方面进行成因分析,提出增加设备投入、创新施工技术、调整施工方案、加强人员培训和项目管理等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长江干线航道治理生态措施及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长江航道治理对生态的响应,分析航道扩能与生态环境如何协调发展, 并对今后生态航道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结合长江航道建设的实际情况,给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长江干线航道基础设施体系的逐步完善,航道整治建筑物养护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以长江干线航道养护数据为基础,通过泰尔指数、莫兰指数、标准距离等计算分析,研究航道整治建筑物技术状况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航道整治建筑物数量及技术状况总体上逐年提升,2019年是泰尔指数转折发生年份;丁坝和护滩带等整治建筑物的养护需要重点关注;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建筑物技术状况分布呈现显著的集聚效应,上游航道整治建筑物技术状况分布相较中、下游更集中。  相似文献   

5.
长江干线中游航道是制约长江干线整体航运效益发挥的"瓶颈"。本文基于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及长期工程实践,对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干线中游沙质河段不同河型的河床演变特点及原因、适应新水沙条件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及整治参数确定方法、不同河型的航道治理思路进行了总结,可供后续航道整治借鉴,为提升中游航道通过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扩大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松柏 《中国水运》2007,5(3):28-29
城区段河道规划是关系到城市人民财产、生命安全的重要方面,更是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本文就整体规划方案分析,使水利工程向“美、靓、实”的方向规划,供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洋山深水港区一期道路堆场B、C标工程实践,以及参与公司多年来道路堆场施工的经验,对道路堆场砼施工的质量通病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洋山深水港区一期道路堆场B、C标工程实践,以及参与公司多年来道路堆场施工的经验,对道路堆场砼施工的质量通病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长江中上游重点清淤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和"长江中游典型浅滩演变规律与整治措施研究"依托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整治工程,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实体模型试验、水槽试验及现场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对长江中游典型分汊浅滩河段-沙市河段、典型弯曲分汊浅滩河段-瓦口子至马家咀河段和典型长直过渡段浅滩河段-周公堤至天星洲河段的演变规律及三峡建库后的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航道整治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大量探索.同时针对当前航道整治前期研究及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整治建筑物结构型式及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开发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对长江中游典型分汊、弯曲分汊、长直过渡段浅滩的演变与治理措施、中细沙河流的实体模型模拟技术以及长河段一、二维嵌套水流泥沙数值模拟方法、整治建筑物新型结构型式与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有所突破,弄清了长江中游典型浅滩的演变规律和演变机理,揭示了三峡建库后的演变趋势,明确了整治思路和方向.提出了新型护滩、促淤建筑物及迎流顶冲丁坝结构及施工工艺,解决了大水深、大流速条件下的护底、沉排技术,创新了分流鱼嘴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确定了不同冲刷条件下的整治建筑物防护范围和防护措施,开发了高效率的航道整治建筑物CAD辅助设计系统.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航道清淤应急工程以及长江中游沙市河段、瓦口子-马家咀河段和周公堤-天星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中,为前期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持,加快了工作进度,节省了前期工作量.有关整治建筑物结构及工艺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张家洲、碾子湾、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对提高整治建筑物设计水平和可靠性、稳定性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航道作为研究对象,对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及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整治方案与布局设想,希望能够为我国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水道港口》2009,(6):389-389
<正>本刊从长江航道局获悉,以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成果通过专家验收为标志,长江干线2687.6km航道实现了电子航道图的全线贯通。电子航道图全面应用到航运生产后,在长江上驾驶船舶将能够像在陆地上开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道绿色施工评价问题,对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基于长江干线航道整治特点及整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流程,结合航道整治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目标及评价原则,得到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节约利用、生境保护、生物防护、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  相似文献   

13.
水下抛石结构在航道整治工程中广泛应用,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结构稳定性和设计目标能否实现。本文在总结梳理现有水下抛石施工工艺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风险要素,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重点分析了船上挖掘机抛石工艺的安全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月5日,由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联合武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共同承担的一项重大科技项目"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建筑物监测、损毁机理及修复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长江航道局主持的验收。本项目全面调研了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建筑物损毁情况,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整治建筑物的损毁特点、影响因素,开展了概化模型试验,较系统地揭示了不同类型航道整治建筑物的损毁机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以来长江宜宾—重庆段航道陆续按Ⅲ级航道标准进行了系统建设。建设过程中结合具体河势及碍航情况采取了单纯疏浚,顺坝与潜坝结合,疏浚配合丁坝、丁顺坝,疏浚、筑坝、护底配合等浅滩治理措施。结合实例对浅滩整治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合理利用长江干线支汊航道资源,对长江干线支汊河段特点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梳理,将支汊航道按功能作用划分为公用分流航道、港口专用航道和通支流航道三类,提出支汊航道建设发展建议:统筹协调绿色发展,适度开发利用支汊河流;全面服从主航道要求,合理规划利用支汊航道;根据支汊航道类别特点推进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克服传统《海区航标船舶配置标准及管理使用办法(试行)》船舶配置计算方法在确定长江干线基层数量与服务范围方面的局限性,从基层码头实际运营调度模式出发,建立布局模型,科学测算基层码头布局数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6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浅水道碍航滩段存在河床滩地冲淤、护岸工程段岸坡稳定、护岸段施工过程中的管涌、流砂、护岸段岸坡较软土体的变形及护滩(底)带的基础抗冲刷稳定问题,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技术,尤其采用了CBQ-20背包式取样钻机、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等多种岩土勘察技术,得到更真实可靠的岸坡稳定计算所需的抗剪强度参数以及软土体强度特征等结果,对该河段航道整治存在的突出岩土工程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为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可靠地质依据,对工程顺利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认识长江中下游枯水情势发生的复杂变化,采用水文变异诊断系统对宜昌、沙市、汉口、大通等重要控制站点的枯水位进行分月变异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宜昌站枯水期发生中、强的变异;沙市站发生强、巨的变异,变异程度最强;汉口站发生纯随机(无变异)至强变异;大通站发生纯随机(无变异)至中变异;各站点10—11月均发生向下的变异,与2003年相比,2021年汛后宜昌、沙市、汉口站水位(流量)分别下降了0.76 m(6 000 m3s)、2.82 m(7 000 m3s)、1.66 m(1万m3s),大通站则未发生明显变化,其对航运的潜在影响需加强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统计航道现状和已建、在建和拟建的航道整治工程概况,从滩槽演变、高滩岸线、汊道分流、航道尺度对工程建设整治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后续航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工程实施前后的航道条件,已建工程对影响航道条件的洲滩、岸线实施系统守护,稳定了河势及滩槽格局,全面提升航道水深及稳定性,工程河段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后续治理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