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观点     
正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大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力度,着力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部区合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交通运输保障。——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两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着力降成本、补短板、强服务,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观点     
正交通运输部要更好地做到"三个着力",即着力服务人民、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便捷畅通、经济高效、绿色低碳、智慧网联的人民满意交通;着力打造多方联动、治理有效、文明守信、融合发展、畅联全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推进和长江经济带、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战略的实施,对海上搜救工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李小鹏:系统谋划好交通强国建设近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上就围绕2018年交通运输重点难点工作以及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思路强调,要统筹谋划,奋力建设交通强国,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作为明年工作的主题,推进决胜全面小康三年攻坚行动,谋划好未来30年的工作,着力服务人民、着力打造现代交通,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观点     
《中国海事》2012,(12):3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十八大报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实施交通运输安全强交、服务强交、管理强交、科技强交、人才强交战略,着力推进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发展,着力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增强交通运输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促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  相似文献   

5.
<正>安全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基本前提。交通运输部明确指出,要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着力构建有效维护行业安全运行、有效支撑国家总体安全的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体系。2019年3月至9月,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船级社国内船舶和远洋渔船安全管理水平和检验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交通兴则经济兴,交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河南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内河航运、高速铁路、米字型高铁,着力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努力贯彻现代立体交通体  相似文献   

7.
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继续夯实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继续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城镇化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交通建设,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交通运输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的实际出发,从联系千家万户、服务亿万群众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措施,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推进交通运输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正>船舶供应过剩、全球贸易模式变化、人才短缺、技术变革和不断增加的监管负担都将影响航运业的变化。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怀进鹏表示,科技创新正推动中国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交通科技、智能化交通运维体系、信息化物流网络体系等高科技含量的中国交通正深刻改变着中国。  相似文献   

10.
观点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着力提升服务供给质量,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着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相似文献   

11.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是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和质量、运输结构和效率、服务品质和效能、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快完善。本文在分析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进行思考,提出了加快完善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涛 《中国水运》2013,(1):12-13
本刊讯2012年12月29日,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继续夯实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继续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城镇化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交通建设,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11,(24):7-7
日前,“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1”在海南博鳌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均衡·突破”的主题探讨海运业发展。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出席并发表讲话。他说交通运输部将着力推动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推进水运战略性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水运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服务能力,推进水运交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二是加强监管,维护安全。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运》2004,(2):10-12
总体思路是:突出一个重点,提高两个能力.即:围绕以加快交通运输发展这个中心,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交通公共服务和交通市场监管两个能力.  相似文献   

15.
观点     
正要大力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开放和创新融合发展,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开启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  相似文献   

16.
信息公告     
正交通运输部推进智慧交通发展1月2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简称《计划》)。交通运输部将选择重点物流园区、客运枢纽、港口开展智能化示范应用,完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一站式"服务,推进许可证件(书)数字化,实现跨部门、跨区域政务信息共享。《计划》提出,将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鼓励有条件的交通运输企  相似文献   

17.
在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杨传堂部长提出,要深化改革,集中力量加快“四个交通”发展纵览“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是核心,智慧交通是关键,绿色交通是引领,平安交通是基础。“四个交通”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有机体系。通过“四个交通”的协调发展,交通运输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更加突出,公众出行将更加安全便捷、更加舒适满意,为实现交通运输强国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是交通运输部2019年推进12件更贴近民生实事之一,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以"三峡"独特的区位优势及其影响力,运用其特有的安全、绿色、便民服务,创新形成现代交通运输服务新模式,是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和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在三峡通航水域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其发展与优化是实现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提升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质量,优化交通服务,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综合交通技术来改善提升交通运输系统的优化升级,推动其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现有交通运输与管理体系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其存在的发展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利用综合交通技术提升交通运输发展的策略,以进一步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与优化。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字交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和核心驱动,促进物理和虚拟空间的交通运输活动不断融合、交互作用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日前,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提出以"数据链"为主线,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