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峡升船机作为船舶过坝的快速通道,将缓解目前三峡枢纽通航紧张局面,通过对三峡过坝船舶现状及适宜通过升船机船舶类型、船舶过坝方向流和部分船型折算后的过坝规模分析,得到三峡升船机投入运行后的预期运行强度,为三峡通航交通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准确分析掌握汛期通航流量规律是科学应对防汛通航工作的前提,本文基于船舶过坝安全及水利枢纽通航运行组织技术要求,在对三峡河段汛期通航流量突变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汛期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时段通航流量突变规律特征,以期对三峡河段汛期过坝船舶的交通组织优化、通航安全保障等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两坝间河段汛期通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38 km河段是连接三峡库区和葛洲坝下游航道的关键航道。两坝间航道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水流条件复杂,是三峡枢纽涉及的航道中较困难的一段,解决好两坝间的通航问题,是三峡枢纽通航的主要环节。因此,提高两坝间河段通航流量对延长通航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增加推轮推力,改善推轮操纵性能和减驳减载等改进措施,可将两坝间河段的通航流量级由上水的20 000 m3/s,提高到45 000 m3/s。  相似文献   

4.
随着三峡水利枢纽的建成,长江中上游水域的通航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过闸货运需求迅速增长,但近年来三峡河段大风天气的频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三峡河段过闸船舶的通航安全,如何保障船舶安全过坝是船方、社会和国家对三峡通航的安全需求。本文主要对三峡河段大风天气下船舶过闸风险进行分析,基于大风天气下船舶过闸安全风险提出船舶过闸差异化管控方案,进一步提高三峡河段船舶通航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河段是川江船舶航行最困难的航段之一,其通航能力已经成为制约长江干线航运发展的瓶颈,需对该河段碍航滩险进行合理整治。文中介绍了两坝间重点碍航滩段,并以长江三峡两坝间著名的洪水急流滩——喜滩为例,分析了该滩段的碍航特性及成因,提出了通过炸礁、填槽和筑坝等工程措施,以减缓上水航线的流速、比降,消除泡漩乱水,扩大通航水域的整治思路,以延长万吨级船队通航期,满足设计船舶通航要求,为长江干线两坝间航道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雄 《中国水运》2000,(5):31-32
1998年至2003年,三峡工程进入为期6年的二期施工期,以实现左岸电站首批机组发电和两线五级连续船闸通航为目标,施工强度高,是工程建设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从通航管理方面看,它既不同于原葛洲坝一坝通航,也不同于三峡永久通航设施建成后的两坝通航,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董元胜 《中国水运》2005,(10):34-35
库区化学品船标准船型设计理念 三峡成库后,川江及三峡库区航运条件和通航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重庆至丰都为自然航道;丰都至三峡大坝为库区航道;三峡和葛洲坝枢纽之间为二坝间航道;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为坝下航道.而中游荆江段将成为枯水期主要碍航段之一.航行于重庆至长江口的库区标准船舶将受到众多通航建筑物的限制,除近40座大桥外,主要是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15日至2007年4月底,三峡船闸实施完建施工,实行单线通航;葛洲坝二号船闸于2007年3月1日至4月19日进行为期50天的计划性大修,葛洲坝只有一号船闸和三号船闸通航。在三峡船闸与葛洲坝二号船闸交织施工期间,两坝船闸通过能力均不能满足船舶过闸需求,为有效应对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现状,三峡通航管理部门组织开展  相似文献   

9.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河段通航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河段是川江船舶航行最困难的航段之一,葛洲坝建成后,当川江流量大于2万m3/s,两坝间洪水急流滩相继出现,航行条件逐渐变差。各主要滩段均不能满足万吨级船队的通航要求。因此,要提高两坝间河段通航流量,采用增加推轮推力,改善推轮操纵性能和减驳减载等措施,可将两坝间河段的通航流量级提高到4.5万m3/s,以满足万吨级船队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0.
做好极端天气通航条件研究,是保障三峡枢纽通航及运行安全的重要基础。通过观测大风气象条件下船舶通航原型,归纳了6级以上大风条件下近坝水域的航道适航性能,即不同航段风力场、风速、风向与避风区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拟耐波性关键指标,即船舶遇风风压倾侧力矩与风压复原力矩对比值,归纳了不同类型船舶的适航性能及抗风能力差异性。计算结果表明:三峡船闸上引航道在其连接段水域出现6级以上大风时,船闸及引航道水域风力可能小于6级;因风向与引航道轴线夹角小,进出闸船舶受大风影响也较小;在近坝其他水域因大风禁航时,船闸及引航道封闭式、控制性通航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为三峡通航机构积极解决大风气象条件下应急通航难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义军 《世界海运》2011,34(12):32-34
对近年来三峡-葛洲坝枢纽水域大风大雾分布及对通航安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阐明通航管理应对措施,提出优化船舶运输组织、客船分流以及增建过坝设施等建议,以尽量降低大风、大雾恶劣天气对通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建设使长江上游通航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有力促进了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过坝货运量的持续增加,导致三峡船闸提前19年达到了设计通航能力,碍航效应愈加明显。文章从时间、成本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三峡枢纽的碍航特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雄 《水运工程》2005,(1):45-49
三峡船闸一年的试通航运行表明,翻坝转运适应滚装运输需要,过闸船舶呈现大型化趋势,通航运行保持在较高水平。为管好用好船闸,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对试通航期间暴露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分析航道,货源及典型航线等基础上,采用分段计算对三峡枢纽通航半分节驳船队的营运经济性作了分析,提出了三峡枢纽过坝半分节驳船队及相应船型。  相似文献   

15.
调度计划编制是整个通航调度组织的核心工作,也是指导船闸运行和对船舶调度组织的依据,调度计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两坝通航效率,并且对船舶过闸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编制调度计划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其中,安全是第一要素.为了规范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通航调度工作,确保船舶过坝安全,调度计划编制安全方面管控规则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三峡水库蓄水后近坝河段通航环境的变化情况,分析江海直达船舶航经三峡近坝关键河段的驾驶操作技术,并提出江海直达船舶在三峡近坝河段航行安全的核心要领。  相似文献   

17.
船舶过坝优化调度辅助决策系统量由人、计算机和信息资源有机结合的综合体。介绍该系统在长江三峡二期通航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小尺度自航船模试验及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通航物理模型研究中出现实际通航与试验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介绍了通航小尺度自航船模作为一种特殊传感器在水工、河工模型量测中的应用。阐述了三峡-葛洲坝两坝间改进船型船队扩大通航能力试验中,自航船模与实船操纵性能的相似性问题以及船模试验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大江截流和二期通航设施投入使用后,三峡大坝与葛洲坝如何实行"两坝联合运行,统一管理"即成为航运界、工程业主单位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三峡施工期宜昌河段水位下降与整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峡水库下泄曲线,在动床模型上,预测了三峡不同运用阶段宜昌河段冲淤变化和水位降落情况;研究了防止河床冲刷的工程方案。结果表明,潜坝方案能够满足三峡不同运用阶段的葛洲坝三江下航道通航水位要求,该方案经济可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