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船舶》2006,(3):F0004-F0004
HEOS系列光电跟踪监视搜索(取证)系统.采用先进的陀螺稳定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及控制技术.能有效地隔离舰船或飞机的摇摆和振动.通过红外热像仪、彩色/黑白CCD摄像系统和激光照明设备,对海上、空中和地面目标进行全方位搜索、观察、监视、跟踪和记录取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长江海事局40 m级巡航救助船电力系统、救助综合信息系统、光电跟踪监控系统、通导设备、搜索取证照明设备等主要电气系统的设计思路,总结全天候巡航救助高速船电气系统的设计思想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战在海上战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争夺海上战场的优势,雷达对抗系统成为各国海军研究的重点。雷达在海上战场监视、敌情预警以及提高装备打击精度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具有全天候、大范围探测的优势。雷达干扰技术是通过影响对方雷达来保护己方的战争资源。雷达抗干扰技术则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剔除干扰,识别目标,完成跟踪。本文分析海上雷达的工作原理、有源噪声干扰和欺骗式干扰,研究干扰信号的理论建模并进行数学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4.
“长江海事局40m级巡航救助船”是长江船舶设计院为交通部长江海事局研发设计的新一代全天候巡航救助高速船,该首制船具有集巡航、救助、拖带、消防救生于一体的多功能性以及搜救现场指挥中心的职能。该船电气设计遵循高速船设计的基本原则,着重在搜救准确、信息即时、处理到位、功能齐全、全天候作业等主要性能特点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本文从电气专业系统设计与设备选型的角度,对该船实现巡航救助功能的四个主要专用电气设备及系统——先进的救助综合信息系统、高性能的光电跟踪监控系统、功能齐备的通导设备、精良的搜索取证照明设备做出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上运行船舶数量的急剧增加,用于海上安全航行的各种设备也应运而生,如船舶避碰撞系统、海上救援系统、目标跟踪系统等,这些设备由于不同的部门设计制造,具有设备不兼容、信息管理不方便等缺点,所以需要一个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对这些设备进行综合调度管理。本文在研究海上交通管理现状及海上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总体架构的基础上,对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流程,并给出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热成像系统对海上超低空目标跟踪距离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光电技术发展迅速,尤其红外热成像系统得到广泛地应用,把红外线成像技术用于对海空目标的控测更具独特的优点。红外热成像系统对各类目标的控测距离如何计算?理论计算与实际控测能否相符合,这在工程研制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作用距离是热成像系统的综合性指标,在系统论证、设计和调试过程中要给予全面的综合考虑。在进行计算时,首先应确定系统的性能参数,合理地求取目标、背景大和大气环境的特征参数,从而建立距离计算的数学模型。本文将介绍红外热成像跟踪系统对海上超低空目标作用距离的理论分析计算,导出不同的计算公式,并得出作用距离数据与红外热成像跟踪系统的实际探测距离基本相一致和结论。  相似文献   

7.
海上移动目标的跟踪和监测技术对海上渔船和军用舰船具有重要意义,舰船海上目标跟踪和监测系统的设计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嵌入式操作系统发展迅速,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系统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舰船的海上移动目标跟踪和监测系统,并对其工作原理和跟踪算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崔燕 《中国船检》2013,(9):72-73
近年来,随着网络条件和红外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已逐渐取代普通可见光模拟摄像机和微光摄像机。作为显著增强安全性的辅助导航设备,红外热像仪的出现已成为远洋船舶的必备工具。 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通过光学镜头聚焦,然后传递至红外探测器上。探测器将信息发送至传感器电子元件,进行图像处理。电子元件将从探测器上接收的数据转换为能在取景器上显示的图像。简单地说,红外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了海上溢油微型跟踪浮标的技术特点和研究情况,通过水动力学研究,优化了微型跟踪浮标技术参数,采用卫星定位通讯方式实现海上溢油的全天候全过程监测,海上试验效果良好,为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快速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浅谈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是一种除了能进行海上监视外,还能实现船舶识别、通信、状态报告和导航等多项功能的船舶无线电设备,属于船舶交管系统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溢油事故危害及应急技术现状,针对当前海上溢油难以跟踪定位的难题,提出了溢油跟踪定位浮标技术解决方案,采用北斗卫星定位通信为平台,实现海上溢油的全过程、全天候的实时跟踪、监测功能,通过海上试验验证,溢油跟踪定位浮标为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快速反应提供了一种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高分辨率的雷达系统,由于其具有全天候、远距离、强穿透等目标成像功能,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合成孔径雷达的几个重要应用,包括海上舰船高分辨率监视和海上测绘等,重点研究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船舶电站远程监控系统是一种保证船舶供电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控制系统。论文设计的是结合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并且基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ACDA)的船舶电站远程监控系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船舶电站全天候、精准的监控,该系统还具有故障报警、数据采集、设备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对海上船舶的管理与监控,提高海上交通安全性,对船舶的实时跟踪与监控具有重要作用。船舶动态跟踪系统结合了网络技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可以实现海上24 h的船舶动态监控与跟踪。本文对现有船舶动态跟踪系统进行数据库的优化升级,采用一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数据库,重点对船舶动态跟踪系统的数据访问、数据监控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有助于提高现有船舶动态跟踪系统的数据库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目标跟踪监测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P平台的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系统硬件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控制模块,其中图像采集模块主要由摄像头传感器、关联寄存器组成;数据存储控制模块主要由存储芯片、模块控制接口组成。系统软件配置为目标跟踪监测软件,通过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实现了海上目标的跟踪监测。为了验证该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的目标跟踪监测性能较为优越,将该系统与基于目标选择算法的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的监测成功率更高,即目标跟踪监测性能优于传统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6.
船用光电跟踪监视系统广泛应用于海上搜救、险情监控、导航和调查取证等方面。本文主要阐述船用光电跟踪系统的性能特点,结合具体的救助案例,论述了设备在救助作业中的应用效果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船舶移动终端增多,海上无线带宽资源较为紧张,如何提高各船舶移动终端的通信承载能力是海上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海上移动漫游系统中,对注册终端进行检测,避免无效接入。传统注册算法通过GPS﹑电子罗盘等传感设备识别终端位置,算法复杂度高,占用移动终端过多计算资源,时效性差。混合跟踪注册算法利用一种可变长的特征描述符,提高匹配效率。本文重点研究移动漫游系统的混合跟踪注册算法,最后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8.
舰载无人机及其光电吊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用无人机在执行侦察、监视、目标捕获和目标指示等军事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舰载无人机在最近10年来受到世界各国海军的关注,一些先进的舰载无人机正在研制中。装有红外热像仪、昼光电视摄像机、微光电视摄像饥、激光测距仪和激光目标指示器的光电吊舱是舰载无人机的最重要装备。概述了舰载无人机及其光电吊舱的现状,指出了光电吊舱发展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设计了导航台站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导航台站分散的周边环境、设施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进行高清视频监控。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提供图像实时播放、图像存储、图像记录、回放检索功能,通过终端显示设备,可以为人员和设备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综合桥楼系统(IBS)指可以完成所有的桥楼功能,使驾驶人员及时得到船内船外的各种信息,并在各种情况下,能迅速作出处理。主要包括:航行设备;雷达与避碰系统;自动舵系统;自动导航和航迹跟踪系统;电子海图和信息显示系统;无线电通讯系统;船内通讯、报警与安全系统;机舱监视、遥控系统;值班监视和报警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