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
公交优先的信号交叉口配时优化方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传统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将所有车辆同等对待,对于公交车辆比例较大的相位是不公平的。提出了以人总延误最小为信号周期时长的优化目标,以相位乘客流量比和相位饱和度确定绿信比的方法。应用分析表明,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时,虽然车均延误比用传统方法进行配时略大,但公交车辆和人均延误却降低了约30%,在保障交叉口交通顺畅的前提下体现了公交优先,减少了公交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延误。  相似文献   

3.
以交叉口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考虑公交专用道影响因素,利用延误偏差优度指数建立信号配时优化模型。结合实例,实现定时控制交叉口参数确定过程,并得到参数与延误偏差优度指数的关系。该配时方案能有效减少人均延误,为进一步发展公交优先及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快速公交(BRT)在我国方兴未艾,而目前缺乏实用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优化方法。针对传统直达客流方法应用于快速公交线网布局优化的不足,根据快速公交的特点和功能定位,提出了以直达客流运输密度最大和直达客流绕行系数最小为目标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双层非线性优化模型,对模型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简单容易操作的实用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5.
孙刚  杨敏  顾惠 《交通标准化》2015,1(1):59-65
提出了一种考虑交叉口协调控制的预感应公交信号优先策略,包括两个部分:信号配时优化和协调控制.假设公交车行驶时间已知的情况下,该策略通过按绿信比分配理想时间差和基于公交车站点时空距离转换的改进数解法来实现交叉口的配时优化和协调控制.为了获得该策略的实施效果,以常州市通江南路两相邻交叉口的单个方向为例,设计了四种信号控制情景(无优先、传统优先、预感应优先和预感应协调优先),并利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情景中预感应协调优先策略大大减小了公交在交叉口的延误,提升了公交服务的可靠性,并且对社会车流的干扰最小.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8种不同控制思路下的决策方案,并在每种决策方案下,综合考虑社会车流绿波带和公交车流绿波带,分析上游交叉口到达下游交叉口的时刻对绿波带的影响情况,建立了基于绿波带宽度的优化目标。以社会车流和公交车流能够获得的绿波带宽度之和最优为原则,确定出8种决策中的最佳决策,并对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提出的信号配时优化方法不仅可以同时满足社会车流和公交车流需求,还可以实现绿波带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公交优先理念与昆明BRT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卫 《城市交通》2005,3(4):19-23
提出公交优先需要由口号上升为理念,由理念转变为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并应付诸实施。在确立“公交优先”政策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城市而言,公交专用道和BRT技术是经济高效、切实可行的“公交优先”解决方案。通过昆明公交优先的实践,探索了符合中国城市特点的公交专用道技术。同时,从系统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角度,论述了昆明公交专用道系统与BRT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北京开通了我国首条城市快速公交(BRT)运营线路以来,至2012年底,全国城市快速公交(BRT)运营线路长度达1383公里,运营车辆达3975辆。而由于我国对快速公交(BRT)系统仍缺乏全面系统地了解,导致实际运营中,尤其是交叉口信号优先方面不能实现快速公交(BRT)服务效能最大化,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基于快速公交(BRT)交叉口资源整合的信号优先算法,提出了建立模型的思想并构建了模型,同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本研究对提高城市快速公交(BRT)运行效率和服务效能,方便乘客出行,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可引导快速公交(BRT)系统为乘客提供更安全、更便捷地换乘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信号控制交叉口,优先信号的实施不仅要考虑公交车辆的乘客数,同时还与公交车辆的时刻表的偏离程度有关。本文根据公交车辆当前的运行状态在信号配时计算中为公交车辆赋予一定的优先权重,在满足交叉口各进口方向车辆通行需求的同时,以最小的车辆延误代价获取人均延误降低最大化为目标,在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进行优化计算中,为偏离公交出行时刻表的公交车辆分配权重,以确保公交车辆尽可能以绿灯信号通过信号控制交叉口。最后利用MatLab对该算法进行求解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10.
11.
杭州快速公交1号线(B1线),全长28公里,是一条在杭城东西向主干道上辟建的具有大容量公交车、交通信号优先、水平上下车、站台自动售检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公交线路.  相似文献   

12.
北京南中轴快速公交1线的顺利开通,是我国快速公交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快速公交在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其建设和发展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快速公交在我国大中城市的逐步推广应用,通过运行环境、服务水平、对走廊内公共交通的影响、乘客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对北京市快速公交二号线(BRT2号线)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与沿线常规公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要改善BRT2号线的运行效果,必须将其与沿线常规公交进行整合,实施线路调整、换乘接驳等统筹规划,并采取设置信号优先、开设“大站快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库里蒂巴的经验思考北京BRT系统建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迁 《城市交通》2005,3(1):4-8
以库里蒂巴为例,对建设BRT的城市条件和工程特征、BRT规划的前提条件、系统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明确了BRT属于常规公交范畴的功能定位,提出了BRT在北京成为客运交通骨干方式的特定条件和BRT的关键工程条件,对北京的BRT系统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常州市快速公交一号线规划设计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健臣 《城市交通》2009,7(3):18-21
对常州市快速公交一号线工程设计和运营组织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参考。首先介绍了快速公交一号线的建设背景和系统组成。从3个方面总结了发展经验:充分考虑快速公交线路走向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提出主线为南北主轴线走向与3条支线引入市中心的快速公交组合线路模式;构建了“主线+支线”的组合线路网络布局,提高快速公交服务品质及专用车道利用效率;依据客流需求和道路条件采用中央侧式车站和右开门车辆等。最后,探讨了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我国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的急剧扩大,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主要途径和出路之一,通过分析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根源,从公交车提速、公共交通优先系统规划、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公交信号优先等方面论述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作用,提出“公交优先”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施的浅见。  相似文献   

17.
杭州快速公交1号线(BRT-1)全长28km,所有中途停靠站按照运营要求和总体设计方案,分别建在所经过的道路两侧专用道内,站台长度分60m和45m两种形式.站内设置站房、候车区和检票区,站台宽度根据客流量和道路情况设置为3m~5m,并按相关规定建设了无障碍通道和设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我国第二条快速公交线路--杭州快速公交1号线建设开通情况,介绍取得的成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讨快速公交系统这个国际先进经验,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里,如何赢得各方面的支持,从而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作出更大的贡献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陆原  曾滢  郭晟 《城市交通》2011,(5):70-79,7
"快速通道+灵活线路"模式是城市快速公交应用中一种探索与创新的系统模式。以广州市BRT试验线为例介绍"快速通道+灵活线路"模式及其三个关键要素:快速专用通道、灵活线路运营、高效车站服务。探讨该模式在节省公交出行时间以及适应公共交通需求两方面的优势。分析"快速通道+灵活线路"模式的特性,并与传统的固定线路模式进行对比,归纳其三个关键要素与BRT系统效能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快速通道+灵活线路"模式的适用条件,并指出快速公交的发展应走公交集约化和系统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道路,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高品质公共汽车交通服务。  相似文献   

20.
针对快速公交这种"现代化、高等级、低费用、大容量"交通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在西安市的东西轴线玉祥门至朝阳门的主干路实施快速公交系统的具体构想,以及公交专用道的布设方案.最后阐述了布设站台方式以及与北大街十字相适应的站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