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专业计量工作是除社会通用计量外的铁路专用部分 (含长、热、力、电、无线电等各专业 ) ,包括专用计量器具的建标、量值传递、专业检测、技术管理等工作 (比较典型的是轨道衡及铁路罐车 ) ;此外 ,还包括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铁道部授权铁路有关主管部门负责的部分 (如铁路工业系统的计量检定人员考核发证、路局系统的专用计量器具的考核发证、铁路系统的实验室认证等 ) ,以及涉及路外的铁路专用部分。1 铁路专业计量工作的范围铁路专业计量工作由来已久 ,自 195 6年在铁道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标准计量处 ,归口管理全路的标准计量工…  相似文献   

2.
铁路专业计量工作是除通用计量外的铁路专用部分(含长、热、力、电、无线电等各专业),包括专用计量嚣具有建标(技监量发[1990]062号铁路局建标、考核、强检)、量值传递、专业检测、技术等工作(比较典型的是轨道衡及铁路罐车);此外,还包括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铁道部授权铁路有关主管部门负责的部分(如铁路工业系统的计量检定人员考核发证、路局系统的专用计量器具的考核发证、铁路系统的实验室认证等),以及涉及路外的铁路专用部分。  相似文献   

3.
《铁道技术监督》2010,(12):61-61
各铁路局,各专业运输公司,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 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0〕21号),铁道部不再对"铁路专用计量器具新产品技术认证"实行行政许可,转变管理方式,由铁道部指定计量技术机构承担铁路专用计量器具新产品技术认证工作。  相似文献   

4.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12):33-33
2011年11月28日—12月1日,全国铁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铁路计量技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副司长刘新民,铁道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吴克俭,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技术规范处处长陈红,铁道部科学技术司技术监督处调研员冯双洲,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所长朱少彤、副所长傅青喜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铁道技术监督》2012,40(6):54-56
铁科技〔2012〕34号(2012年5月9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铁路专用计量标准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计量标准考核办法》和铁道部《铁路计量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22—26日,全国铁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铁路计量技术委员会)年会在昆明召开。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技术规范处处长陈红,铁道部科技司技术监督处调研员、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冯双洲出席会议。会议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王彦春主持。陈红和冯双洲分别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和铁道部做了重要讲话。陈红对技术委员会成立1周年和铁道行业在全国计量竞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表示祝贺。她强调,铁路在社会发  相似文献   

7.
1 概述超声波钢轨探伤仪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铁道部铁科技〔1991〕97号文“关于加强铁路专用计量器具管理的通知”已将钢轨探伤仪列入铁路专用计量器具目录中。铁道部科技监〔1996〕148号文把继续做好钢轨探伤仪的计量标准建标,人员考核和宣贯列为1997年计量工作要点。1996年7月铁道部科技司,工务局联合发电报要求各路局(集团公司)……尽快确定钢轨超声波探伤仪计量标准的建标单位……今年进行建标试点,明年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开展建标工作。通过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铁道部对于钢轨探伤仪作为铁路专用…  相似文献   

8.
《铁道技术监督》1996,(1):28-29
铁道部1996年计量工作要点1.强化专用计量器具管理铁路专用计量器具与铁路安全运输密切相关,配好、用好、管好铁路专用计量器具、积极推广在线计量检测技术和先进的专用计量检测技术,是贯彻落实部党组《关于加速铁路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完善计量检测手段、提高...  相似文献   

9.
做好铁路专用计量器具技术归口工作促进铁路计量事业的发展程文通(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以来,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的计量工作在部科技司的直接指导下,与铁路运输生产的关系愈来愈密切。目前我所已基本形成铁路专用计量器具的技术归口...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铁路计量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铁路提速、安全、科技的中心工作 ,根据中国加入WTO和铁路改革的要求 ,健全铁路计量法规体系 ,加强计量技术机构建设 ,坚持依法管理和强化监督 ,抓好铁路专用量具的管理 ,特别是安全检测设备的管理 ,切实发挥计量工作在保证铁路运输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2 0 0 3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完善铁路计量管理法规体系铁路计量管理要适应铁路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也要适应入世对铁路提出的新要求。 2 0 0 0年 12月铁道部颁布了《铁路计量管理办法》 ,但还有一…  相似文献   

1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8年1月31日正式发布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代替JJF1033—2001,并要求从2008年9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根据这一要求,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于2008年12月23—25日在广东省肇庆市组织了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培训及考核。授课老师为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王彦春,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计量法规、测量不确定度、开展计量检定或校准的条件、计量标准考核依据、申请建标的条件、计量标准考核过程、铁专考核管理和监督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转8A侧架专用量具》等五项计量检定规程通过审定本报讯铁道部1996年计量检定规程审定会于10月26~28日在贵阳召开。会议对《转SA侧架专用检具}、钢轨测温计检定仪》、《铁路用拉力表》、《500kN混凝土轨枕试验机》和《铁路专用计量标准的误差规定》...  相似文献   

13.
《铁道技术监督》2008,36(11):59-6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铁路专用计量器具新产品技术认证管理,根据《铁路专用计量器具新产品技术认证管理办法》(铁道部令第2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相似文献   

14.
"2012年铁路计量工作会议"于2012年12月11—12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由铁道部科技司技术监督处冯双洲调研员主持,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各铁路局总工室负责人、主管计量工作人员和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代表参加会议。铁道部科技司曾会欣副司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傅青喜副所长出席会议。曾会欣在简要介绍当前铁路计量面临的形式以后,给  相似文献   

15.
铁路罐车专用计量器简介为了提高铁路罐车计量精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研制出“铁路罐车专用计量器”并经国家计量局、铁道部科技局(84)科技标字139号文同意推广使用。专用计量器由专用软件和国外引进的便携式PC─8201计算机、打...  相似文献   

16.
《铁道技术监督》2007,35(6):50-50
各铁路局,各专业运输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现发布《电力机车制动机技术条件》等22项铁道行业标准、铁道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其中,《铁路轨道检查仪》(TB/T3147—2007)、《铁路计量比对规范》(JJF(铁道)603—2007)、《铁路专用计量器具及计量标准分类代码》(JJF(铁道)604—2007)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他标准和规程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7.
《铁道技术监督》2008,36(1):17-17
2007年12月20-21日.2007年度铁路计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科技司技术监督处冯双洲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吴克俭副司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出席会议的领导还有科技司技术监督处曾会欣处长,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朱少彤所长、杨琦书记等。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各铁路局计量主管,各铁路局计量所所长及中国南车集团、中国北车集团、  相似文献   

18.
6 .2 .2 铁路计量方面的工作铁路计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一致。 197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 (试行 )》发布实施 ,规定了各级计量标准器的建立和量值传递的原则。 1979年铁道部发布了《铁道部计量管理办法 (试行 )》 ,明确了铁道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现科技司 )主管全路的计量测试工作。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全路专用量具的计量管理和技术工作 ,是铁路计量规程唯一的归口单位 ,并受国家计量局的委托履行归口单位职责。各铁路局和工程局统筹安排本局管内各基层单位计量器具和测试仪器设备的检定、修…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12月23日,2009年全路计量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铁道部科技司调研员冯双洲、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书记杨琦和各铁路局计量主管人员。冯双洲主持会议并代表铁道部科技司对2009年的铁路计量工作做了总结报告,提出2010年铁路计量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铁道技术监督》2010,(12):62-6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根据铁道部《关于铁路专用计量器具新产品技术认证转变管理方式的通知》(铁科技〔2010〕197号)的要求,为规范铁路专用计量器具(以下简称"铁专量具")新产品技术认证流程及相关过程的管理,特制定本管理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