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另一股轨道必不可少的线路设备,而道岔又与曲线、接头并称为铁路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整体道床道岔更是轨道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道岔的施工质量密切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舒适性以及运营后的维修周期。结合北京地铁昌平线,就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来阐述整体道床道岔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铁路道岔作为实现列车转/跨线运行的核心线路设备,是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的最薄弱环节,是限制重载列车轴重的关键因素,严重制约运输效率.重载铁路道岔结构复杂、性能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尖轨、辙叉等关键部件伤损发展速率远高于普速道岔.本项目实施前,国内尚无轴重25吨以上重载道岔,国外重载道岔长期停留在质点运动学或准静态强度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3.
道岔是市域铁路必不可少的设备,其构造复杂、零部件多。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道岔技术标准相对较低、而干线铁路道岔造价相对较高的情况,结合市域铁路特点,对市域铁路道岔方案进行比选,提出市域铁路正线非地下线地段采用12号可动心轨道岔、地下线地段采用12号固定辙叉道岔的总体方案,并完成这2种道岔的结构设计,可满足直、侧向160km/h和50km/h的过岔速度要求,同时完成市域铁路地下线地段、桥上普通地段和桥上高等减振地段岔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4.
分析大包铁路客贷混跑线路重载运输条件下的道岔设备病害表现形式,对主要病害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可动心轨道岔和固定辙叉道岔进行动态测试,分析测试结果。结合当前的维修与养护工作,提出道岔设备整改对策和大包铁路道岔结构设置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5.
既有线提速以来铁路轨道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既有线提速以来 ,铁路轨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无碴轨道技术、无缝线路的铺设、轨道设备和道岔结构的加强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对今后铁路轨道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市域铁路轨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刚刚起步,尚不能满足目前市域铁路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以温州市域铁路为依托,结合市域铁路的功能需求和技术特点,开展无砟轨道、道岔、减振降噪、无缝线路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扣件、道岔、减振产品等市域铁路轨道核心装备,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市域铁路轨道系统设计技术,研究成果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域铁路轨道技术标准体系提供了支撑,对促进我国市域铁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道岔连接不同轨道并通常安装在两股或者多股轨道之间,不仅负责铁路线路的转换还保障线路的运营安全。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铁路线路和行车密度不断增长,道岔设备故障频率也日趋频繁,因此研究道岔故障诊断方法、提高诊断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定性的角度提出基于定性趋势分析的道岔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先采用区间半分法对道岔不同状态下的典型运转信号进行趋势提取,建立故障诊断知识库,之后对待诊断信号进行趋势提取,并计算其趋势序列与所有故障趋势规则的匹配度,综合比较匹配度值从而实现道岔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铁路道岔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岔是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国家铁路轨道的发展水平.指出我国铁路道岔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世界铁路道岔发展的主要特点,提出我国铁路道岔发展要点.  相似文献   

9.
道岔是实现列车转线运行的轨道结构,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介绍了高速道岔设计理论,平面线型、转辙器结构、辙叉结构、扣件系统、轨下基础、转换设备等结构关键技术,制造与铺设工艺及实车试验评定结果。该系列创新成果的取得,对推动道岔行业技术进步和指导中国铁路道岔的进一步研制、推广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吕新 《铁道建设》2008,(1):28-30
本文以合宁客运专线铁路60kg/m钢轨18号可动心轨道岔为例介绍了法国富顺通一科吉富公司的高速道岔电务转辙设备调试技术,对我国全面铺设客运专线铁路,满足国内对道岔高速度、高可靠性及舒适性要求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对高速道岔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故障问题,如何进行故障处理提供一套较好的解决思路;对如何快速判断故障、处理故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在市域铁路轨道交通中,道岔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线路设计标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正线道岔直向通过速度较低,而国铁正线道岔造价较高,经济性较差。为满足温州市域铁路S1线时速120 km的建设标准要求,需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及国铁道岔的特点,对市域铁路正线道岔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开发适用于市域铁路的道岔产品。研究结论:(1)城市轨道交通中的60 kg/m钢轨9#固定辙叉道岔存在有害空间,直向通过速度较低;而9#可动心轨单开道岔可动部分较短,会引起过大的扳动力及不足位移,影响行车安全,因此60 kg/m钢轨9#道岔不满足市域铁路要求;(2)经过尖轨平面线形和辙叉类型的对比分析,得出采用国铁GLC(08)01改进后的平面线型的60 kg/m钢轨12#曲线形尖轨可动心轨道岔能满足市域铁路建设标准要求;(3)60 kg/m钢轨12#可动心道岔扣件采用"上硬下软"轨下胶垫和板下弹性垫板的双层弹性设计方案,能够使得扣件具有良好的约束钢轨能力、刚度低、较好的调整能力;(4)本研究成果对市域铁路道岔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道岔是客专铁路轨道结构的关键,道岔铺设的精度对列车运行安全和旅客舒适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高速道岔主要技术参数、平面线型,对客专道岔施工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速道岔作为重要的铁路转线设备,其服役状态直接关系到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也是影响高速铁路提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保道岔区无砟轨道在设计年限内安全服役,完善高速铁路道岔区无砟轨道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一种以离缝注浆、防水封闭和排水疏堵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形成集整治工艺、整治材料和整治装备为一体的道岔区无砟轨道冒浆整治技术。通过对比选用弹性波法无损检测技术作为道岔区无砟轨道冒浆整治效果的评价手段,验证了该整治技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雷静 《西铁科技》2010,(2):46-47
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时必不可少的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车站会大量的铺设道岔,以便于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为便于工作人员监测道岔的转换情况,在控制台上安装有一块电流表,串联在道岔启动电路中。但在日常使用中却会因电流表的故障而使道岔启动电路开路,造成道岔不能正常使用,影响运输生产。现在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起因控制台电流表烧坏造成全站道岔无法转换的故障为例,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作为保证铁路运行安全的重要设备,道岔转换设备的健康状态监测及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力传感器销轴可实时监测道岔转换阻力这一直观反映道岔转换设备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通过建立评估分析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有效地掌握道岔转换设备的状态,并给出相关维护建议。同时,设计了一种主副销冗余安全结构,在监测道岔转换阻力的同时,保证了道岔转换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道岔是铁道线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其病害形式多种多样。由于重载铁路具有运量大、车辆轴重大、行车密度高等特点,站场咽喉区道岔结构更是整条线路的薄弱环节,线路设备病害较为严重,其维修更换频率远高于普通线路相同型号的道岔。以朔黄重载铁路为例,结合神池南站站场咽喉区道岔设备勘察记录,详细描述道岔的几种典型病害,并对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及养护维修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装新型护轮轨,强化小半径曲线轨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小半径曲线轨道亟需强化 多年来,钢轨接头、道岔和小半径曲线轨道一直是铁路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铁道科学技术的进步,钢轨接头和道岔已获得了较大的加强与改善:如60 kg/m重轨的区间(或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新技术,已在铁路干线上大量推广应用,基本上消灭了钢轨接头;重轨新型道岔(含可动心轨道岔)已投入大批量生产,并在干线上大量铺设使用,使道岔的工况条件获得了很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8.
孙韶峰 《中国铁路》2005,(12):29-32
根据德国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和维修的实践经验,德国铁路基础设施主要采取轨道不平顺管理的线路维修体系和项目管理的线路大修标准.在既有线改造和高速铁路建设中,将质量和环保的理念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发展无碴轨道,满足快速、高速、重载铁路的要求.道岔的研究设计方面有其先进性,优化和完善铁路轮轨系统的力学性能,道岔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合理,制造和安装工艺规范,确保了道岔质量.  相似文献   

19.
道岔融雪系统对于铁路列车运行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铁路线路普遍安装使用的电加热道岔融雪设备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地源热泵技术的高速铁路道岔融雪系统。该系统是将地源热泵和铁路道岔融雪相结合的一种更节能、环保、有效的用能方式。通过对道岔融雪耗能和热流体传热基本性能的分析研究,提出系统设计的常规方法,为铁路道岔融雪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道岔安装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已经成功地投入商业运营的城市快速高架单轨交通轨道系统道岔设备的安装工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施工工艺。结合重庆轻轨较—新线跨座式单轨交通进口道岔设备安装工程,详细叙述隧道内道岔设备和小半径大坡度区段道岔设备的安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