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了轨道交通投融资的特点,在归纳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上海轨道交通BOT及土地开发问题,研究上海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2008年巳建成运营8条轨道交通线路,2015年,北京将建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共19条线、561公里运营里程的轨道交通网络,每天承载客流量占公共交通比例将由目前的20%提高到50%,轨道交通将真正成为首都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体系。与此同时,随着建设投资主体、运营主体的多元化,为提高全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综合协调能力、运输效率,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网络化运营管理,实现一票换乘,为乘客创造良好便利的出行环境,构建一个可以协调指挥北京轨道交通全网的指挥中心及自动售检票清算管理中心迫在眉睫。 经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注册成立了“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在缺少相关行业标准、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京投公司总经理王灏应用所学系统工程方法和在国外学习期间的知识积累,带领京投人,运用系统思维,从研究、推动到组织建设,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了集轨道交通全网指挥和票务清算管理为一体的“双中心”。同时,作为项目法人,京投公司还进行了从立项、筹集资金、建设和运营管理等一系列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在稳步推进轨道交通投融资和资源开发两大业务的同时,京投公司致力于研究解决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建设中共性的技术问题及运营管理中共性的业务和政策问题,优化技术资源配置,制定和强化各种接口规范和标准,不断提高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及运营水平,促进首都轨道交通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不足与加快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铁路发展面临新的压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中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要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诚然,发展轨道交通,会有效地改善国内客货运输的“瓶颈”问题,并能提升国家现代化水平的进程。但是,轨道交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又在制约着其健康发展。为了保证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2007年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层论坛”于2007年12月6-7日在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中国香港铁路学会、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和《世界轨道交通》杂志等单位联合主办,北京艾莱资讯有限公司承办。论坛特别邀请了多位政府官员、专家及学者,就此类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基地主要功能是开展运营线路上无法进行的试验,完成轨道交通新技术、新设备的试验认证工作。其建成可为轨道交通关键部件、关键参数的探索与优化提供基础,对减轻既有线路试验压力、突破轨道交通技术瓶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国内外主要轨道交通试验基地,分析既有试验基地的试验对象、内容、规模、技术水平以及现有不足。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开展的轨道交通试验,特别是高速行车条件下列车及基础设施的相关试验对运营线路的依赖较大,试验基地的试验能力已难以满足现有技术需求。结合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趋势,确定未来试验基地应面向国内外的轨道交通技术需求,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更全面、更复杂的试验条件,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与认证提供服务。根据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试验基地建设进展,对我国轨道交通试验基地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苏州轨道交通的3个发展阶段(一条线运营阶段、两条线运营阶段和初步成网阶段),重点分析了线网客流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高峰小时客流最大断面的客流特征、进出站客流特征及乘客出行OD(起讫点)特征等,总结了苏州轨道交通客流发展的4个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苏州轨道交通线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苏州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主城与新城衔接的新城区(郊区)轨道线特征及交通功能等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武汉市及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经验,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关键问题做深入研究。提出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与其他不同层次轨道线网功能及技术标准的衔接关系;与新城区发展应注重以轨道交通引领新城区协同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高度契合关系;新城区轨道线路走向应沿预测主要客流走廊,串联新城区商业、交通枢纽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以缓解开通初期普遍面临客流量增长缓慢,客运强度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发展以大运量轨道交通为骨干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出路。轨道交通属于带状工程,在形成网络前直接吸引范围小,需要其他交通方式为其集疏客流量,接运公交是为轨道交通集疏客流量的主要交通方式。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尚处于初步阶段,轨道网密度低,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线网需要很长时间.轨道交通依赖于常规公交换乘。因此,科学、合理地规划轨道交通的接运公交线路对于提高轨道交通的客流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轨道交通建设中,通信信号及其他机电系统是保证实现安全高效和人性化运营目标的重要保障。在过去近10年的轨道交通建设中,上海贝尔从设备技术提供商到轨道交通关键系统集成商,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中国高科技领域的首家合资企业,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铁正式建设是从1990年开始,在1995年4月10日,地铁1号线(上海火车站——锦江乐园)建成通车。在10多年后的今天,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已达100多km,轨道交通的类型、模式也逐渐多元化:地下铁道、高架铁道、轻轨、磁悬浮,轨道交通快速有序的发展充分彰显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与活力。但是在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显现出一些有关网络化运营的深层次问题。现对网络化运营对轨道交通行业提出的严峻挑战及应对策略作系筑介绍,以推进上海轨道交通向良性和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出行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对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需求急剧增长,加快轨道交通发展已是丈势所趋。安全是轨道交通永恒的主题,是轨道交通的生命线,轨道交通安全倍受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值此契机,由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香港铁路学会、《世界轨道交通》杂志联合主办,由北京艾莱资讯有限公司承办的“2004世界轨道交通论坛”,于2004年11月11—13日在北京铁道大厦召开,以下为会议综述。主要介绍参会代表层面、会议议程、特点,以及论文的技术内容及取得的若干共识。  相似文献   

11.
铁路外部环境管控作为铁路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信息化水平低、数据不规范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在深入研究其工作业务基础上,制定了一套铁路外部管控综合解决方案,采用混合开发模式搭建了铁路外部环境管控地理信息平台,基于Chromium嵌入式框架和Hybrid App下的WebView开发技术分别设计实现了PC端铁路外部环境管控子系统和移动端铁路周边环境智能巡检App,该平台实现了铁路外部隐患外业智能化巡检、内业“一张图”管理、台账管理、多角度全方位统计分析等功能,提升了铁路外部环境管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减轻了铁路外部环境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解决了目前铁路外部环境管控中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铁路防洪防汛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研究现状,立足于铁路防洪防汛监控的基础建设,围绕以降本增效、促安全保财产的宗旨,提出基于5G的物联网铁路防洪防汛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5G网络的高速率、大容量、低功耗、低时延等优点,解决铁路防洪防汛相关的运行安全问题,促进铁路产业的智能化与节约资源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铁路客运能力、提高列车上座率是铁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复杂的客运路网下最短路径算法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对比分析了常用的Dijkstra算法及启发式A*算法,择优选取启发式A*算法进行策略改进;并基于优化的客运路网结构及铁路实际业务,对其进行效率优化。实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模型高效准确,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铁路客运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现有模拟通信方式已不能满足客站的使用需求,主要表现在频率利用率低、系统容量低、通话质量差、无法开展数据业务、无法统一调度指挥等方面,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保证客站无线通信系统稳定、可靠和高效性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金龙 《铁道货运》2012,30(5):57-60,1
根据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从运输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铁路集装箱运输企业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优势。结合现代物流发展要素提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物流服务功能亟需完善、物流服务实效性不高、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和缺乏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等,并从经营网点建设、信息技术研发、对外合作交流、开展特色物流和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铁路电报是为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服务的通信联络工具,是政令、信息传递的手段。虽然网络电报平台在铁路局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实现了电报的网络发送接收及电话通知提醒功能。但各单位接收网络电报后,仍需采用纸质或二次转发的形式进行内部流转,存在着流转时间长、效率低、电报管理人员工作量大等问题。铁路电报信息流转平台采用基于Ext.Net的前端开发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网络电报及工作任务的网上自动流转及信息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作为其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和谐铁路建设和提升运输服务质量都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铁路建设过程中,由于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所受重视程度不够、建设标准低下、绿化手法相对单一等原因,导致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水平比较滞后。为了确保高速铁路绿色通道的更好实施,分析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对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归纳和总结了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模式,倡导多样化绿色景观,旨在为今后的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铁路综合移动通信网的组网存在的很多难题,根据以往的GSM组网技术难以解决铁路通信网组网存在的特有问题,概述铁路综合移动通信网的发展和组网技术,分析铁路通信网组网独特的特点和存在的特有难题,结合这些特点提出了解决办法;然后,重点阐述这些组网技术对现有铁路业务的适应性,以及其对未来发展铁路业务发展的支持性;着重分析和研究铁路通信网组网的关键技术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日益激增城市机动车辆拥有数量迅速增长.导致污染和能耗问题以及城市道路的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变通发展的症结。而城市轨道交通以低污染、低能耗,大容量及安全准点。快速的优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客服中心存在的依赖人工座席提供服务、服务效率低、用户体验差等问题,文章设计了铁路智能客服系统。该系统具有自然语言交互理解、智能知识搜索等功能,能够为旅客提供基于对话方式的拟人化的人机交流,有效地提升了铁路客服中心互动式语音应答(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人工替代率,快速准确地为旅客货主提供自助咨询查询服务。实践证明,所设计的系统较传统按键IVR模式人工替代率提升了20%,能够缓解人工座席话务压力,实现铁路客服工作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促进铁路客服中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