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船舶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世界造船业带来发展机遇和空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载重吨,2008年造船完工突破2800万载重吨,中国造船已经稳居世界造船前三位,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造船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的历史性突破和对船舶配套的迫切需求对船舶配套企业来讲面临严峻挑战.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要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否则难以成为造船强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造船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
我国船舶配套业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计到2010年,我国造船能力达到2100万载重吨,造船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5%以上,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60%以上,实现船用设备年销售收入500亿元。但是,船舶配套业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国外配套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压缩我国船用配套业发展空间。努力提高本土化率,已经成为提升我国船舶工业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任务之一。本文结合产业关联及波及知识,着重从造船业与船舶配套业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角度分析我国造船业特别是船舶配套业存在的相对优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定位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据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对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公司、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等8家主要造船企业的统计,截止2004年12月底,建造完工的船舶共46艘,计163.5675万载重吨(此数字并非江苏全省造船总量),与上一年(164.27万载重吨)基本持平。统计的其他数字表明:江苏主要造船企业经营状况良好。2004年承接新船订单342.183万吨;2004年底,手持有效造船订单184艘,计861.4652万载重吨,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53%。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1日,据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该省7家主要造船企业2006年交付使用船舶76艘,计312.6万载重吨,与上年相比增长57.91%,这标志着江苏造船业再创新高,并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5.
据悉,到2015年,中国造船能力将达到1800万载重吨,配套率达80%以上。中国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已是势不可挡。而船舶配套的提升将是决定中国造船腾飞最为关键的因素。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套”。  相似文献   

6.
张弛 《中国水运》2006,(3):41-41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根据克拉克松的船舶登记数字公布,2005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中,韩国占了7家。前五名全部是韩国船厂。2005年全球排第一位的是现代重工,造船1073万修正吨。排第二、三位的是三星重工、大宇造船。2005年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7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韩国造船业在订单总量、订单余量、船舶建造量方面均实现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日本,继续保持造船业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7.
《船艇》2001,(3)
2000年韩国造船业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世界造船业霸主的日本远远地抛在其后。据克拉克松统计,2000年韩国船厂获得的造船订单为1610万总吨,而日本仅为1130万总吨。世界三大造船企业——韩国的现代、三星和大宇目前所建造的船舶占世界总量的25%。而中国的接单量约为430万总吨。  相似文献   

8.
据悉,到2015年,中国造船能力将达到1800万载重吨,配套率达80%以上。中国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已是势不可挡。而船舶配套的提升将是决定中国造船腾飞最为关键的因素。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套”。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起,大量民营资本涌入造船业,短时间内造就了江苏新世纪、熔盛重工等一批有实力的民营船企,打破了南北集团雄霸天下的中国造船业格局。伴随民营造船新势力的崛起,江苏作为第一造船大省也开始进入人们视野。2010年,江苏省造船完工量达624艘,2300万载重吨,首次突破2000万载重吨,占全球的份额也从12%提高至15.3%,  相似文献   

10.
据江苏省船协统计:江苏主要造船企业今年第一季度交付使用船舶17艘,计65.67万载重吨;下水11艘;开工16艘;新接订单69艘,计157.5万载重吨。过去五年中,首季交付使用的船舶最高年份为2005年53.52万载重吨,首季新接订单最高年份为2004年20艘。计72.21万载重吨。而今年首季这两项分别比过去最高年份高出22.7%和118.1%。这些数字表明,江苏造船业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的首季生产经营。呈现出一派顺势景象。  相似文献   

11.
《船艇》2007,(8B):34-35
上半年,江苏造船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8家主要造船企业统计,上半年交付使用的船舶共43艘,196.061万载重吨,吨位与近6年来的最高年份的前年117.48万载重吨相比增长了66.89%,新开工船舶41艘;下水船舶39艘;承接新船订单176艘,计1082.12万载重吨,吨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3.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大连造船新厂正式成立于1990年8月,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目前已建设成国内最大的现代化船舶总装厂,是国内唯一能够建造十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的出口基地企业。现年造船吨位已达到60万载重吨,约占全国年造船总量的三分之一,是国家确定的特大型企业和国家512户重点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3.
船舶市场     
《海运情报》2007,(12):39
中国造船业2010年建造能力将达到4000万载重吨;STX造船成为阿克船厂的头号股东;大宇曼格利亚接获9艘5550TEU船订单;万国造船开发大型双壳散货船;  相似文献   

14.
《船艇》2005,(2):68-72
中船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在沪召开 2005年中船集团公司计划造船完工436万吨,承接船舶订单400万吨 2005年中国造船产量预计超过1000万载重吨 武船建造我国研发的小水线面双体船 我国修船产值有望破百亿 民营资本涌入造船业 涪陵已有10多家造船民企 长兴基地9号舾装码头开工  相似文献   

15.
船厂     
《机电设备》2006,23(5):28-28
长兴造船基地承接订单600万吨;大连船舶重工手持订单939万载重吨;宁波民营船厂建造国际航线特种船;“欧华”首艘集装箱船下水;重庆川东造船厂着力提高特种船舶生产能力;上船澄西打破国内船台建造60天极限;  相似文献   

16.
《船艇》2006,(11B):32-32
凭借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交汇的地缘优势,长三角地区正逐渐成为世界造船业投资看好的集聚区域。五年内,上海、江苏和浙江有望形成接近3000万吨的造船能力,而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造船产量占中国造船市场的比重将从目前约50%提高到60%以上。惠港造船、启亚船务、东江造船等10多家内外资企业在江苏南通竞相抢滩,5家船厂同时开工建设,投资总额突破25亿元人民币,南通启东沿江岸线船舶制造产业群已初具规模。离南通不远的泰州靖江市凭借着52.3公里的长江岸线资源,计划在5年内做大做强船舶制造业,形成年产300—400万吨的船舶生产规模,跻身中国造船业前5位。与此同时,位于长三角南翼的宁波刚完成了浙江省最大的造船码头的土建工程。负责该项目的浙江省造船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全长2600米码头的实际造船能力可达到10万吨级。”  相似文献   

17.
《珠江水运》2008,(4):67-67
到2010年我国年造船能力将达到2100万载重吨。同时我国自主开发、建造的主流船型将实现标;住化、品牌化,具备自主设计高新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能力,突破大功率船用主机等配套产品产能不足、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的瓶颈,自主开发、建造的主力船舶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年产量1700万载重吨的产能。此外,预计到2010年我国船用低、  相似文献   

18.
(一) 中国作为后起的世界造船国,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造船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为世界造船业增添了活力。特别是进人90年代,中国造船业快速发展,造船产量成倍增长,造船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目前我国拥有钢质船舶年生产能力650万载重吨,造船年产量达500多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总量6%的份额,居世界第三位。基本形成了包括设计开发、建造总装、设备配套、修船拆解在内的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产业体系。企业经济类型结构正发生明显变化,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乃至民营企业竞相发展。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平台等产品进人了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船协在2月24日在(中国船舶报)上公布了排行榜。在“造船完工量”项内: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列第4位(76万载重吨)、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公司列第7位(41.8万载重吨),长航集团金陵船厂列第10位(25.1万载重吨);在“承接新船订单”项内: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列第6位(88.1万载重吨)、江苏扬子江船厂公司列第8位(63.9万载重吨)、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公司列第9位(49.5万载重吨);在“手持船舶订单”项内: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列第3位(333.7万载重吨)、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公司列第5位(250.4万载重吨)、扬子江船厂公司列第9位(117.7万载重吨);在“造船工业总产值”项内: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列第9位(21.5亿元);在“销售收入”项内:长航集团金陵船厂列第9位(23.3亿元)、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列第10位(20.2亿元)。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航运业和造船业热点与难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我国航运业和造船业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业与造船业均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航运和造船大国,同时也是海员劳务输出大国,但与世界航运强国和造船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航运业方面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92万艘、21264.32万载重吨,其中远洋船舶2494艘、6703.86万载重吨,以载重吨位计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93%和75%。按1000总吨以上商船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