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的北江,曾作为连接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丝绸之路”,是重要的南北商贸要道。如今,作为珠江流域三大水系之一和粤北地区唯一出海通道的北江,作为关系整个珠三角地区黄金水道建设的北江,其水运通道的发展更是日趋关键。  相似文献   

2.
进击的北江     
正北江,珠江水系干流之一,自北向南流淌,跨越千里。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主流流经广东韶关、清远、肇庆、佛山,在思贤与西江相通后汇入珠江三角洲。北江,是粤北地区向海的大通道,也是支撑沿岸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北江的发展,是一部不断进击的历史。过去的北江和如今的北江不可同日而语。早些年前,北江航道环境较差,水路运输断断续续,因枯水期的影响,可用来通航  相似文献   

3.
<正>过去一年,北江清远船闸过货量突破5000万吨,同比增长22.06%,北江航道通航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珠江“黄金水道”效能进一步释放。北江是珠江水系第二大河流,位于广东省北部,干流全长258公里,是粤北地区连接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唯一水运通道,是广东省航道规划“一横一网三通道”中的三大水运主通道之一,航运地位十分突出。近年来,因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实施,7座千吨级船闸先后建成并投入营运,北江水路货运快速增长。据统计,2023年,北江沿线千吨级船闸累计开闸3万多次,通过船舶约9万艘。其中,北江清远枢纽一二线船闸累计货次,同比增长4.08%;通过船舶43608艘次,同比增长11.44%;过闸船舶平均核载为1960吨,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数据逐年攀升、屡创历史新高,这全得益于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的实施和科技引领航道科学管养。  相似文献   

4.
北江试验场     
陈小玲 《珠江水运》2012,(13):52-54
为从根本上解决北江流域运输通道资源的紧缺,从而促进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将启动"大宗散货低碳运输北江示范项目",引导、鼓励北江沿线大宗货物选择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5.
周东辉 《珠江水运》2012,(16):58-60
江城清远,因水而兴。清代乾隆年间起,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北江埠头干船蚁集,商铺万贾云来,清远成为沟通珠三角和内地的交通要津。“北江长流水,上廓不夜天”,清远街一度饮誉粤北和珠三角。如今随着时代发展,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出现,曾盛极一时的清远街褪去了昔目的辉煌,曾经热闹无比的码头货运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记载着一段辉煌的商业史的清远街,却给清远留下了一段最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正>北江是粤北连接珠三角便捷水运通道,作为古代交通方式的主要选择,北江一度成为岭南与湘、赣乃至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通道。北江沿岸各城市和集镇因航运而聚集起人气,也因航运而逐渐繁荣,经久不衰。自秦开凿灵渠以来,可由北江上至湖南连入长江,南北交通通畅。在古代,北江历来是粤盐北运的重要通道,粤盐经北江入湘江运转至中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北江成为广东沿海口岸与粤、湘、桂、赣四省毗邻山区食盐、机械、  相似文献   

7.
西南出海中线通道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起始港贵州白层港,到达港广西来宾港。俗称“两江一河”。历史上这条水运通道曾经承载着东西部地区运输的重任。“两江一河”总体规划是付诸实践的法律依据,是充分发挥这一条古老的水运通道,使其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
钟悠云 《珠江水运》2012,(13):44-45
交通运输部正式把北江列入"十二五"全国水运结构调整示范工程项目之首,欲将北江打造成为一条大宗散货低碳运输的"主动脉"。在清远,北江素有"小三峡"之称。作为清远、韶关、佛山等市的水路通道,北江航道对其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锐丽 《珠江水运》2014,(20):11-13
“北江航道期畅行,千里水路盼逢春。”今年政府和高层不断释放发展北江经济的信号。作为水上安全监管部门的清远海事提出建设人民满意海事,助力北江水运突围战。  相似文献   

10.
胡素青 《珠江水运》2014,(22):11-12
中国人讲求借势。借国家大势,借友邻之势,借产业发展趋势等等,不一而论。而珠江以及珠江水系内所有的港航企业,也曾无比期盼早日出现一种可借助之势。如今,国家已经从战略层面出台两大政策促珠江发展,能否把握“一路一带”的历史机遇,加快珠江水运通道及水系物流网络的建设,是摆在珠江水运面前的一张答卷。当前,珠江航运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珠江-西江经济带(以下简称“两江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打通珠江西南人海通道已逐步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1.
周东辉 《珠江水运》2012,(15):58-60
"一部清远史,半部在上下廓"。千年清远始于北江,兴于下廓街。而下廓街的形成正是从北江畔的码头开始。江城清远,因水而兴。清代乾隆年间起,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北江埠头千船蚁集,商铺万贾云来,清远成为沟通珠三角和内地的交通要津。"北江长流水,上廓不夜天",清远街一度饮誉粤北和珠三角。如今随着  相似文献   

12.
《珠江水运》2012,(11):32-33
北江是珠江水系的三大支流之一,在珠江水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北江上连清远、韶关,下达珠江三角洲,在广东省产业转移和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6月11日下午,清远海事局在清远北江飞来峡水域举行2012年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北江取水仪式。  相似文献   

13.
15500 m3/s,15200 m3/s!这些惊人的数字是清远北江上的飞来峡水利枢纽和清远水利枢纽的泄洪流量!
  水位高,流速急,北江流域汛情全面告急。今年最强台风“尤特”于8月14日15时50分在阳江市阳西县溪头镇登陆,15日起,北江中上游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自16日10时起,连州、阳山、英德、清远市区等各地均已超过警戒水位,英德更是超过警戒水位7米。  相似文献   

14.
钟悠云 《珠江水运》2010,(12):43-45
北江作为珠江的第二大支流,是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水上动脉,大小北江流经广东省的韶关、清远两市,是连接两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港澳地区的唯一一条航道。  相似文献   

15.
北江,向前     
<正>北江自古就是粤北走出大山,融入珠三角,通江达海的唯一通道。2015年,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开工,到今年11月14日,北江项目全线航道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畅通的千吨级北江航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两大国家级发展机遇的助力下,为北江及其流域的经济繁荣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  相似文献   

16.
<正>北江作为珠江的第二大支流,是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水上动脉,大小北江流经广东省的韶关、清远两市,是连接两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港澳地区的唯一一条航道。但由于长期患上塞船之症,一直阻碍着北江航运的发展。2010年,在清远市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相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6日上午,"共建平安北江"行动正式启动,广东海事局把准交通运输发展的大方向,着眼北江发展的时代新特征,谱写了一曲平安北江建设、人水交融的新华章。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江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城市腾飞的梦想,也福泽着一方百姓。广东海事局牵头联合北江流域沿岸11个相关部门,希望通过建设平安北江,进一步肃清广东水路运输的安全隐患,提升北江海事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广东北江海事,为北江这条千年大江赋予了新的价值,让它在时代的演进中焕发出千年历史底蕴。  相似文献   

18.
东平水道是交通部《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规划》中“三纵三横“的重要一“横“,自西江、北江交汇处的思贤滘至广州的大尾角,全长68公里。水道贯穿佛山市三水、南海、禅城、顺德四区,作为区间运输的便捷通道,上接大西江可达广西、云贵  相似文献   

19.
史学大家谭其骧教授说过:"任何时代都不存在一种全国共同的文化";"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中国文化。"这些论断对肯定地域文化的存在和开展研究的意义是无可置疑的。以珠江命名的珠江文化即为我国区域文化之一,它在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研究珠江文化的立足点。作为一个水系,珠江由西江、东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河网四部分组成,它们  相似文献   

20.
佛山,南中国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毗邻广州、港澳等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亚热带气候全年温和,雨量充足,珠江水系中的北江、西江及其支流贯穿佛山全境,内河水网纵横交错。自古以来,船舶就是佛山地区一种重要的交通和商品交易工具,促进了佛山经济发展和文化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