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红 《汽车情报》2006,(2):21-21
面对着日益升值的日元,迫使许多日本汽车生产厂家纷纷将生产移至海外,不过悬架系统零部件的生产厂家仍然坚守着本国的生产阵地。  相似文献   

2.
80年代末以来,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热点,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地从汽车整车生产厂家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兼并等手段实现了组织结构上的分化。它们在市场中自主经营,形成了以集中为主要特色的经营策略,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出现了国际化的倾向。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利用各种新技术,使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要素突出和明朗;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汽车工业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进行标准规范的质  相似文献   

3.
王欣 《汽车与配件》2004,(48):12-14
在汽车行业基础——零部件领域中,汽车电子(各大关键总成的电子控制部分而非车载电子)是基础中的基础,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电子的高速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整体汽车基础工业(零部件)的整体发展。因此,汽车电子对于一个民族汽车基础工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国内的主机厂却把核心产品合作研发的触角伸向了跨国公司,为此有必要审视一下国内的汽车电子行业现状。  相似文献   

4.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今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提高整体竞争力则是零部件工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面对日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加紧组建零部件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依靠国内未合资的优秀零部件企业,加强技术联合,提高零部件 自主开发能力;追求外部规模效益,建立相地集中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立柔性体制以及实施国际营销战略,扩大零部件的出口。  相似文献   

5.
刘立华 《汽车情报》2004,(36):12-13
国内汽车行业的统计数字主要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但由于汽车工业年鉴仅统计了国内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因此对整个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众说不一。本文试想借用已有的统计数字并通过推算,对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做一番描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4,(12):14-15
去年与02年相比,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的进出口逆差激增了230.4%,全球采购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不尝失,究其原因是新车组装大量增加,而国内零部件企业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缺失。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各车辆制造企业为了抢占日益扩大的市场,纷纷开发具有各自特色的系列新车型。在这些新车型中有许多零部件.大部分零部件的密封都是由油封来完成.油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零部件质量.进而关系到汽车质量.所以各生产厂家现开始重视油封的疲劳试验。下面主要介绍在回转式油封试验机上对驱动桥主齿油封的疲劳试验.  相似文献   

8.
《中华汽摩配》2005,(9):3-3
玉环县汽车零部件行业已成为年销售额达100亿元,占全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份额的11.5%,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可的国内第一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从投资规模,产品种类,建立形式等方面介绍了国内三资企业现状,并针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三资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结合国家汽车零部件发展目标,提出了有关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中国应该是当今世界上汽车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最后也是最大的市场,那么最大的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吸引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巨头纷纷登陆中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和蚕食,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了。代表中国汽车工业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并非是免费的午餐,汽车零部件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世界汽车业在中国的战略,特别是零部件巨头企业在中国的渗透策略,面对关税的调整、行业的重组等等诸多竞争因素的变化,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作为工们零部件业将如何应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国产化率上升的背后,是零部件供应商大多由外方控制,并且有部分由国外采购国内组装的现状。 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国内零部件百强中超过60%正在由外资零配件企业控制,零部件采购的利润流失依然严重,在合资企业国产化率上升的同时,自主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环境却日益艰难。  相似文献   

12.
车用塑料零部件生产情况及2000年市场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用塑料零部件的生产技术,装备,至今仍严重影响着我国汽车,尤其是轿车整车的发展,因受资金技术,设备,原材料,开发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目前国产车用塑料件的生产能力不高,质量不稳定。本文根据国内某塑料零部件生产基地的设计,建设,对塑料零部件生产技术及2000年我国市场需求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汽车产品的国产化以至于更基本、更重要的自主开发汽车整车的能力和速度仍是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现在国内有些人尽管一再强调整车工业的重要性,却忘记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这个基础,以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水平一直上不去。因此,今天我们应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汽车零部件工业国产化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上汽集团零部件国产化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工业》2001,(1):15-1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汽车及零部件产品作为支柱民品之一。主要产品有北方奔驰、西南铁马重型汽车、北方重型非公路用车、北方尼奥普兰大客车、西安、江南、江北奥拓微型轿车及各类专用改装车和相关的零部件。生产厂家共44家,生产六大类50种产品,企业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新形势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零部件业的竞争。本文分析了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与趋势,找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与国际的差距,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零部件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5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迅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无论是从数量、经济规模、技术水平、工业产值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下一轮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民族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正被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不断挤压,而自身由于在发展过程忽视自主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对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产品,如防抱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电控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器等尚无足够的生产能力和相关技术,大量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17.
一、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与零部件工业的机会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重要战略转移的新时期,从以生产货车为重点,转变为以生产轿车为重点;并且决定加快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国家已经决定在一汽、二汽和上海布点立项建设轿车工业。此外,北京、天津和广州等地方政府也决定以一定的规模发展轿车。轿车工业起步,必然带动轿车零部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因此,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将出现空前的机会。从发展趋势看,世界汽车制造业出现了新的变化。汽车整车生产厂家越来越多的从零部件厂商那里购进零部件,组装整车。据最近的统计,几个发达的汽车生产国的外购件比重已达50~70%。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支撑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实际上是零部件产业和素材产业”。作为全国主要汽车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凭借长安、重汽、重庆客车总厂等优势汽车企业,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整车工业体系,出现了一批依附于整车企业发展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自主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机遇 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有三个机遇,第一个机遇是国内汽车市场高速增长,这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最大机遇。过去十年,汽车市场几乎超出所有人预期的步伐,产销跃居全球第一,2010年是1830万辆。从全球经济发展和国内经济发展来看,特别是乘用车在全社会普及.中国汽车产业还会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这段期间,我们测算中国汽车的增长速度相当于GDP增长速度的1.5倍。  相似文献   

20.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的生产配套,各地建立起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大公司都加大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力度,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在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到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