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对城市交通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临时疏解道路和周边路网两方面。目前交通疏解设计重点关注部位集中于站点,没有对沿线和路网状况做统一考虑。从系统角度看,交通疏解除了要解决被占道路的保通外,还要能评估疏解方案对路网的影响。为此通过对交通组成特性、临时疏解道路承担的交通量、局部道路网的交通调配、路网受影响范围的分析,提出了交通疏解系统化设计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哈大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大高速公路沿线道路线形、交通运行状况及交通安全水平的分析,甄别出该路段的事故多发路段及重点区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种施工期的交通封闭方案,比较了其优缺点并给出了推荐模式.最后,针对不同的交通节点及标准路段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了非集中施工期与集中施工期的交通组织方案,尤其是出人口路段、互通立交路段、收费站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及施工道路等区段.结果表明,该组织方案为哈大高速公路大修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城市快速路施工过程中,将导致道路通行能力降低,并可能引发交通拥堵。依托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嘉闵高架沪松公路节点的施工,通过对周边道路设施及流量分析,进行交通组织设计,预测施工后的交通运行情况,从而优化确定可行的交通组织方案,保障相关道路施工期间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货车出行者出行时间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效用理论为基础,通过意向调查研究了高速公路货车出行者出行选择模型。针对许多高速公路在高峰时段交通量较大,而其他时段交通量较小的现状,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分析可变收费实施后不同属性货车出行者出行选择行为,确定影响出行者出行时间选择的模型变量,得到货车出行者在各水平收费标准时的出行时间选择模型。以京沪高速为实例,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意向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选择货车所载货物类型、车货重量作为属性变量,建立了该高速公路货车出行者在两种不同方案下的出行时间选择模型并进行了标定。利用模型标定结果可对可变收费方案进行评价,从而优化可变收费方案,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当前我国城市交通的特点,提出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适用方案,采用视频监控、环形线圈等有效的交通信息收集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的可视化平台,通过局域网、Internet、无线广泛等灵活的信息提供方式,使交通管理者能及时地实施管制措施,出行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设计和更新出行方案,从而达到疏导交通、缓解交通拥堵、充分发挥道路和附属设施全部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重庆市铜梁城区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实施后城区交通的畅通安全,基于铜梁城区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沿线道路条件、周边用地、公交站、道路运行状态和交叉口运行状态的现状及规划条件分析,结合实地调查,运用"四阶段"法和生成率模型进行了交通需求预测,并对其道路交通、主要节点、出入口、人行过街、公交、非机动车等方面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结果显示:2021年有轨电车全日客运量约为23 783人次,铜梁城区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沿线的道路饱和度都小于0.9,服务水平较好,同时,出入口的流量主要集中于大型居住小区,铜梁万达广场和蒲吕工业园区等处。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介绍了中山大道BRT走廊沿线的交通组织设计思路和方法,包括公交车辆、社会车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有效组织,禁左措施应用和信号相位的优化调整等,并对BRT开通后走廊路段和交叉口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交通诱导实施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具有差异性出行特征的出行者无法接受单一的诱导方案。针对城市快速路高峰时段拥堵问题, 研究了考虑车辆出行特征差异的交通诱导对象精准识别方法, 以保障诱导方案的实施效果。利用高德路况数据提取拥堵路段, 根据拥堵路段与相邻路段交通状态的相关性提出拥堵源路段识别方法; 利用车牌识别数据提取使用快速路车辆的出行特征, 包括快速路出行强度、地面道路出行强度、快速路出发时刻离散度和快速路路径选择多样性; 采用K-means++算法对车辆出行特征进行聚类, 识别出显著影响道路交通状态的出行者, 并为出行者推荐适合其出行特征的错峰或绕行诱导方案。以苏州快速路为例, 研究发现: 针对拥堵源路段的交通诱导能有效改善拥堵路段的交通状态; 类型3车辆(高频出行且易绕行)占单月工作日早高峰所有使用快速路车辆总数的14%, 却占单日早高峰总交通量的51%, 是重点诱导对象; 通过精准识别, 可推荐诱导车辆数占总车辆数的47%。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学校周边的交通问题具有时段性、集中性、交通安全性等典型特征。但是由于前期规划的前瞻性不足,学校往往坐落于城市社区内部,学校周边道路又以30 m以下次、支路为主,车行道宽度有限,学生上学路线的最后300 m往往因交通拥堵、秩序混乱变得异常困难。成熟社区用地控制严格,通过拓宽红线、设置专用通道的方案实施难度大。以大学南路小学周边道路为例,通过精细化管理、智能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等科学管理手段,对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在现状有限道路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分时段单行、明确路权、典型时段禁停管理、鼓励步行等措施缓解典型时段内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矛盾,确保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安全性,为成熟社区内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优化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3G移动通信技术在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利强  张宁  陶志祥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2):132-135,139
在探讨了出行者对交通信息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对交通信息分为动态、静态和关联三类。为了充分掌握动态交通信息,设计了基于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城市交通信息系统3层平台方案,并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研究,重点阐述了由服务器、数据库以及办公管理设备和网络设备组成的交通信息中心及其工作原理,最后以车载设备结合实时交通信息查找最短时间路线为例说明了基于3G技术的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优势。该系统使出行者能够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手机、PDA等)或者车载设备实时地查询交通信息,因此更加适应交通信息的动态、时变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校园交通是校园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校园的不断扩建,与之配套的大学校园交通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却有所缺失。为改善浙江师范大学校园交通拥堵情况,保障师生出行的安全和快捷,通过调查校园停车位数量及分布、主要路口交通流量、校园公交运行路线以及交通标志分布情况,分析浙江师范大学校园交通现存问题,提出主干路限时单行、增加支路、优化道路标志标线、增设停车位等优化方案,利用VISSIM软件进行校园优化结果仿真。据仿真结果显示,车辆停车延误时间减少,人车得以分离,安全性提高,拥堵现象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城市中心区道路综合改造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研究,结合道路改造的施工方案及周边路网条件,对交通影响范围内路网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判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对周边路网的交通影响是否显著。在满足实施条件的前提下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并进行相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以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运行安全、有序,有助于道路综合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各大城市现有道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因此涌现出大量旧路改造项目,为减少旧路改造项目在施工期间对沿线交通出行的影响,同时保证城市道路改造施工进度与施工组织步骤,需加强交通疏解方案研究。以深圳市桂庙路改造工程为例,探讨城市道路改造施工中交通疏解工作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中心区道路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运行效率是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的必然选择。单向交通就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分析单行交通设置的原则和条件,并根据实例,从交叉口服务水平的角度分析了单行道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地找寻和管理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以免网络陷入大规模的交通瘫痪,构建了基于级联失效行为的节点重要度测算方法.首先,基于双层网络提出了一个交通网络级联失效模型,该模型:(1)考虑了上层出行网络与下层道路网络的相互影响;(2)给定节点、边初始容量,初始容量与初始流量无关,而初始流量由初始容量等决定:(3)用出行时间描述边的状态;(4)采用可变的边容量,边的容量随下游拥挤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然后,基于节点删除法提出了考虑级联失效的交通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用级联失效网络的阻塞程度刻画了节点重要度,设计了能测算所有节点重要度的算法流程.试验分析表明,出行网络结构、出行者行为对节点重要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随机用户平衡的混合交通网络流量分离模型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考虑了影响出行者交通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时间、费用、方便性、舒适性等),分析了在多种交通方式(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轨道交通以及自行车等)存在条件下城市交通网络中出行者交通选择行为,包括交通方式选择和出行路径选择,并基于随机用户平衡(SUE)理论构造了城市混合交通网络的流量分离和分配综合模型及求解算法。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算例,得到了当各种影响因素变化时,各种交通方式的流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提高城市地下道路的运营效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交通等问题,通过对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设计过程的归纳总结,提出了城市地下道路交通诱导系统的研究思路,并以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为实例,阐述了交通诱导系统在地下道路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区域路网以及地下道路与周边道路衔接方案的研究,确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交通标线、交通标志,进行交通诱导设计。  相似文献   

18.
快速化改造后的南中环是未来大同市东西向流量最大的交通走廊,其将新老城区及铁路航空交通枢纽有效串联.对南中环快速化改造总体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结合现状道路断面及交通需求分析,进行了断面优化设计.通过对现状横向路网的梳理以及重要节点立交的设置,对快速路系统匝道设置提出了具体方案.针对道路现状过河桥梁及立交的问题,借用现状地...  相似文献   

19.
以淄博市柳泉路改造工程交通组织设计为案例,通过道路断面、沿线交通量、用地规划、周边路网等全面的现状调查分析;采用交通模型对交通量进行科学预测,统筹资源与需求的关系,最终确定了主线双向八车道(含两条公交专用道),外侧增设慢行一体的设计方案。通过建设公交专用道、新建慢行一体等措施,合理分配了路权,保障了公交优先通行权,实现了机非分行,提高了通行能力,改善了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交通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加重的双重约束下,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因其占用道路资源少、节能低碳的优点"应运而生",并被赋予更多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以人为本发展原则等。然而,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对人们的贡献远不止这些,研究表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还可降低出行者患某些非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提高运动量、加强身体健康。因此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不仅绿色环保,更加健康时尚。通过收集、整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改善出行者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呼唤城市交通出行者、管理者、决策者从健康的角度重新认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最后,从规划设计、政策鼓励和理念宣传方面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