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有日本媒体报道,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的积极性呈现跃跃欲试的热情,甚至出现一股空前高涨的汽车零部件投资潮流。迄今丰田汽车公司与本田汽车公司正在不断扩大在华的生产规模,因此也带动了一大批配套零部件厂商向中国直接投资进行当地化生产。不仅如此,甚至在日本本土也已经看到采购在  相似文献   

2.
帅正梅 《时代汽车》2008,(2):106-107
随着跨国汽车企业在华投资和采购步伐的加快,我国的零部件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随之而来的,有关零部件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的工作困难也日益突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将会面临怎样的一个局面?  相似文献   

3.
刘丹 《汽车电器》2005,(7):60-60
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的中国,不但吸引了世界汽车制造巨头,也吸引了众多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投资。专长“传感与控制技术”的日本欧姆龙公司2005年5月23日宣布,投资设立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生产车用电子部件及装置。  相似文献   

4.
每周要闻     
德尔福宣布投资4050万美元 在华设立电子与安全新厂 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集团日前宣布,将进一步扩展其在中国苏州的生产能力。集团将投资4050万美元,在苏州工业园区建造两个新的生产厂房,新厂将从属德尔福电子与安全分部,主要生产各种电子产品。  相似文献   

5.
随着日本汽车制造业在华生产 规模日益扩大.日本汽车零 部件企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 是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传统 的.系列"关系发生了变化;二是零部件技术高新化及标准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三是加大企业科研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6.
零部件采购全球化 目前,许多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已超出一国范围,全球采购零部件方式可使汽车制造企业少投资、多产出、高效益。美国、日本、欧洲等汽车制造企业从全球有选择地购买质量好、价格便宜的零部件来生产自己的汽车,以增强竞争力。目前,日本汽车生产企业自给率只有20%~30%,其余70%~80%靠国内外零部件专业厂供货。美国德尔福汽车系统和伟世通  相似文献   

7.
《汽车情报》2008,(14):45-46
近年来,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近日,又有一家具有世界领先技术水平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商一一日本岐阜加藤制作所投资建设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开业运营,这也是第一个落户开发区的日本丰田汽车发动机关键部件专业配套商。由日本株式会社岐阜加藤制作所投资的大连岐阜加藤精密加工有限公司位于开发区47号地,投资总额800万美元,是日本丰田系列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重要配套商,工厂预计2009年正式投产,计划初期年产量500万件,年销售额5亿日元。  相似文献   

8.
, 《时代汽车》2012,(10):81-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即将开幕,为配合这次中国最大的零部件企业盛会,时代汽车杂志与组委会联合推出"第六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特刊",将展示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全面地向社会展示国际国内的优秀零部件生产企业、零部件出口基地、相关组织或在华机构、行业知名人物和品牌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纷纷在华投资。德国采取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其在在华投资战略上暂时处于优势。美国汽车工业1995年才开始与我国建立合作关系,但有善于进行战略性行动和采取技术领先战略等特点。日本汽车工业由于以掌握能满足中方需求的技术自恃等原因,在华投资所处地位暂显落后,在国际竞争中错过了“双赢”机会。在世界汽车工业越来越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和国外汽车产业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还将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应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0.
明轩 《汽车与配件》2005,(50):31-33
近年来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对全球的扩张。据日本汽车部品工业会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厂动向调查报告称,近几年来日本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二位数增长。究其原因,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日本整车公司在海外工厂的配套需求,而且也来自海外其他整车公司对“高品质的日本汽车零部件”的订货增长。 当然,这不仅仅是出口贸易看好,而且也归功于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和销售公司,提供技术和许可证制造与贸易等多种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汽车情报》2006,(21):5-5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的“200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暨天津国际汽车零部件展览会”目前正在紧张的筹备阶段,此间论坛组委会走访了国内重点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及跨国公司在华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对CATARC和SAE高层带领下的拜访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对由CATARC和SAE联合组织的论坛暨展会给予了热切关注和支持,也对我们的活动充满了期望,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由于国内汽车市场形势大好,产销量猛增,但国产汽车零部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汽车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档乘用车、特殊用途专用车等汽车零部件短缺,使得汽车零部件进口量增加较快。在出口方面,由于一些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来华合资或独资建厂生产汽车零部件,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引进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庄严 《运输车辆》2008,(10):113-113
2008年9月9日,瑞典SKF集团在华独资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斯凯孚(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汽车城隆重开业。该公司投资约2500万美元,主要生产乘用车轮毂轴承,同时计划进一步发展其他种类的汽车轴承产品。  相似文献   

14.
设计前沿     
《轿车情报》2010,(4):144-145
日产在北京设立设计工作室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近日宣布,为进一步扩展日产的全球设计能力,将在北京开设全新的汽车设计工作室。日产汽车也成为首家在华开设设计工作室的日本汽车厂商。  相似文献   

15.
近日,福特汽车公司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签署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协议,总价值超过8亿美金。根据协议,自2009年起,福特汽车将从北美出口超过30,000辆汽车到中国市场。此外,福特汽车还将向中国出口传动系统等汽车零部件,用于其在华合资企业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整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吸引了国际著名的大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建厂,部署中国市场战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超过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17.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日本汽车制造行业实行“海外设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战略,有力地激励其汽车零部件厂家采取强力的向外推进机制,朝着同一个方向扩展。日本汽车制造厂高效的即时供应系统离不开与日本零部件厂家的默契和配合。如果易地生产而仍维持其优势,就必须继续其与零部件厂家之间的紧密关系。因而,主观上汽车制造厂和零部件厂双方都需要在新的生产区域形成新的即时供应系统。同时,日本汽车厂移植在海外的工厂生产力巳达相当规模,估计1990年仅在北美就可生产达230万辆,这在客观上也为日本零部件制造厂在相  相似文献   

18.
信息快报     
德尔福公司近期宣布,将与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凌云集团合资建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为中国汽车市场生产半轴产品。新的合资企业将落户安徽芜湖,德尔福与凌云集团分别持有60%和40%的股份。这是10年间双方合作建立的第二家合资企业。新的企业将命名为沙基诺凌云半轴(芜湖)有限公司,是德尔福在华成立的又一个经济实体。新的半轴生产基地将投资4千万美元,占地一万多平方米,预计2008年投入全面生产。随着新的合资企业的建立,德尔福转向系统部门在华的半轴生产能力将扩大一倍。  相似文献   

19.
汪滨 《汽车与配件》1998,(29):30-30,62
亚洲战略投资公司(ASIMCO)零部件集团从90年代初开始投资于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迄今已经发展成为投资额逾4亿美元,拥有10余家专业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合资企业,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的生产配套,各地建立起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大公司都加大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力度,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在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到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