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结构也有了变化,如研发人员就为进气歧管设置了可变进气歧管控制系统。采用该系统后,可以将进气歧管分成两段,通过改变进气管的长度和截面积,提高燃烧效率,使发动机在低转速时更平稳、扭矩更充足,高转速时更顺畅、功率更强大。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某汽油机WAVE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该汽油机进气系统对其充气性能的影响.运用DOE方法对该汽油机进气歧管管径和管长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NSGA对采用二级可变进气歧管的进气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进气歧管无极可变可使汽油机充气效率提高12.58%,采用二级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可使汽油机低速充气效率提高11.2...  相似文献   

3.
曲英凯 《汽车维修》2014,(11):10-11
<正>对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要求是使进气尽量充分。可变长度进气歧管系统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采用不同长度的进气管向汽缸内充气,以便能形成进气波动效应,从而提高充气效率及发动机动力性能。那么,什么是进气波动效应呢?当发动机的进气阀开启时,空气将被吸入发动机,所以进气歧管内的空气会快速流向气缸。如果进气阀突然关闭,空气会突然停止流动,并且  相似文献   

4.
<正>8.进气歧管压力进气管压力是—个数值参数,它表示由进气管压力传感器送给发动机电脑的信号电压,或表示电脑根据这一信号电压计算出的进气管压力数值。该参数的单位依车型不同也有3种,即"V"、"kPa"、"cmHg",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5.12V、0~205kPa、0~150cmHg。进气管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是发动机节气门后方的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在发动机运转时,该压  相似文献   

5.
正车型:奥迪Q5,配置2.0T CAD发动机。行驶里程:89342km。故障现象: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故障灯亮起,并且有时候加速无力。接车后仪表发动机故障灯亮,初步认定加速无力与发动机故障灯有密切关联。故障诊断:首先连接ODIS进行检测,01发动机系统故障码如图1所示。分析故障码,此故障为进气歧管转换调节出问题了。进气管由进气管风门电位计G336、进气管风门阀N316和真空单元组成。进气歧管翻板由真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某前置后驱车型自然吸气发动机用塑料进气歧管的开发为例,叙述了前置后驱车型用进气歧管的结构特性。应用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AVL-BOOST)优化进气歧管参数(气道长度)、应用Hypermesh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CFD仿真(AVL-FIRE)模拟进气歧管的流动特性,得到满足兼顾低速扭矩与最大功率的进气歧管结构。通过试验验证,新开发的进气歧管性能满足开发目标,性能曲线与仿真结果趋势相同。通过文章的研究,可指导前置后驱车型自然吸气发动机用塑料进气歧管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一维、三维及耦合模型的汽油机进气系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一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进排气系统的某4缸4行程电喷汽油机工作过程循环数值模型,在验证模型精度的基础上,对发动机的歧管长度和配气相位进行了优化。通过一维CFD模型计算得到的进气系统优化结果,建立了进气歧管的三维稳态CFD模型,分析了歧管各支管的流动阻力和流动均匀性。最后将一维与三维进气歧管模型耦合建立汽油机工作过程循环数值模型,对该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进气歧管内的动态流动进行了详细解析,分析了歧管长度和配气相位对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可变进气歧管系统(VariableIntakemanifordsystem,即VIS),可以分为改变进气歧管长度的可变进气歧管系统、改变进气歧管横截面积的可变进气歧管系统和同时改变进气歧管长度及横截面积的进气歧管系统3种。三菱帕杰罗V77车的可变进气歧管系统属于第3种,由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控制转换阀的开、关来调整进气歧管的长度和横截面积。  相似文献   

9.
前两期我们把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与大家交流了一番,这次我们将把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另一大因素——进气系统大卸八块展示给我们的读者。进气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进气歧管,它就是一引导气流的管子,空气经过滤清器之后,在此进行油气混合,并输送到汽缸进行燃烧。由于混合气是具有质量的流体,在进气管中的流动千变万化,工程上往往要运用流体力学来优化进气管的内部设计,例如将进气歧管内壁打磨光滑减少阻力,或者刻意制造粗糙面营造汽缸内的涡流运动。但是,正如前面所说,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转速高达每分钟数千转,各工作状态下的进气需求不尽相同。于是,天才的工程师们对进气歧管进行了深层次的开发——让它也能“变”起来。  相似文献   

10.
雅阁轿车V6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由进气管、空气滤清器、进气导管、节流阀体、怠速空气控制阀和进气歧管等组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5.可变进气管长度控制 为了获得最佳进气体积效率,应使进气管长度与发动机转速相匹配。为了提高发动机低速扭矩,应增大进气管长度。为了提高高速扭矩(进而提高发动机最大功率)应减少进气管长度。 图9为奥迪V6发动机(五气门)的可变长度的进气管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进气管结构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过程中人字形进气管气流运动方向产生较大回转,歧管入口处产生较大涡流,导致流动损失增加,且2缸和3缸存在受相邻进气气缸抢气的现象,造成的各缸进气不均匀性可达6.69%,而谐振进气管不仅各缸的充气量高于人字形进气管,而且各缸进气不均匀性只有3%左右,采用谐振进气管时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利用GT-Power仿真工具建立了某2.0L汽油机性能仿真模型.并利用原机台架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两阶段可变进气歧管长度和可变进气门正时方案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对原机进气歧管长度、配气相位、稳压腔容积和点火角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汽油机最大转矩从180 N·m提高到196.5 N·m,额定...  相似文献   

14.
问车热线     
《汽车知识》2009,(3):85-93
进气管长度也可变? Q编辑你好,发动机的进气管的长度也能变吗?看到有些车型宣传说“可变长度进气管”,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5.
蔡忆昔  毛崎波 《汽车工程》1998,20(6):374-378
本文论述了用非线性方程全近似格式的多重网格法(FAS方法)研究车用内燃机换气瞬态性能的方法,实测了进气管总管某一截面上气体流动参数,用多重网格法对进气管内的气流运动进行了数值计算,直观地描述了车用内燃机进气管各歧管内气体流动的瞬态过程,为改善车用内燃机的性能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有些发动机为了提高不同转速时的充气系数,在进气歧管上安装了进气控制阀,通过真空开关阀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该阀是常开阀,其开度随进气歧管的真空度变化,当发动机处于高速时,由于进气歧管中真空度较低,进气控制阀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全开,进气管道(进气室)连成一体,进气管的有效  相似文献   

17.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柴油机进气管瞬态流动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讨论了在进气重叠期内,不同工况下进气管内部流场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柴油机进气增压压力、转速以及进气重叠时间对各进气歧管出口空气质量流量、进气分配质量、进气最大不均匀度的动态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柴油机进气增压压力越低,进气最大不均匀度越大;进气重叠角越大,进气最大不均匀度也越大;柴油机低转速工作时的进气最大不均匀度要高于高转速最大不均匀度。通过提高进气增压压力、合理优化进气管几何结构,可以减小柴油机在进气过程中出现的进气分配不均匀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研究某车用重型四冲程柴油机扫气特性,首先同步进行了进气歧管、气缸内、排气歧管内的瞬态流动的高精度测量,获得了进气压力-气缸压力-排气压力的准确波形。随后分析了该车用重型柴油机全工况下的扫气特性,以及由于扫气特性不良导致的内燃机性能恶化。为进一步优化该柴油机的扫气品质,进而优化该柴油机的性能参数,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数值模型,并结合台架试验数据进行了模型的试验验证;随后基于排气压力波波形的控制需求,完成了排气歧管长度、排气歧管直径、排气歧管长度-直径组合方式、扫气相位等对柴油机扫气特性和进气能力的影响规律的研究,并基于影响规律完成了该重型柴油机的扫气性能优化,使缸内残余废气系数降低5.37%,柴油机全工况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针对EA888发动机存在进气管积碳的故障现象进行了全面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形成特点。根据大量维修经验,提出了减少进气管积碳的改进措施,例如对发动机油气分离器进行技术改进,或者加装外置油气分离器等,尽量减少机油进入进气歧管,保证发动机工作可靠,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运用AVL BOOST软件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进气外接管的长度、进气歧管长度对发动机进气过程压力波及充气效率的影响,最终提出优化方案并在试验中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