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区位分析和诱增流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静态交通需求与城市停车供应状况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秩序和拥挤程度,以往的各种停车预测模型多以建筑规模来求得静态交通需求,笔者在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静态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区位以及周边机动车交通流量密切相关,提出了基于区位分析和诱增流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用地和交通特征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 对停车需求进行合理预测, 考虑目前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和快速增长的交通流量, 分析了用地与交通影响预测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 采用用地特征函数描述了土地使用性质与停车生成率之间的关系, 采用交通影响函数分析了路网流量增长率和停车率对停车需求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利用开发的软件系统, 根据典型区域的土地资源规划和道路交通调查数据, 进行了城市停车需求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随着时间的变化, 在各种因素影响下, 停车需求近5 a增长较缓慢, 而在随后的5 a中停车需求快速增长, 且日停车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高峰小时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筑物停车需求研究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是城市停车设施的主体,其容量大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周边的交通状况,间接影响到建筑物商业活力等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建筑物停车需求分析是开展停车配建研究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国内外停车需求研究方法分析整理,在对停车生成率模型、出行吸引模型和停车吸引率模型分析基础上,探讨考虑公交服务水平、区位、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模型,分析各类模型思路与特点,以期为今后建筑物停车需求研究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4.
停车需求预测是城市停车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往的各种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多以建筑规模来求得停车需求。通过停车需求与项目自身吸引和产生的诱增交通量,以及与土地利用等关系的分析,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项目诱增吸引产生交通流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检验拟合该模型。  相似文献   

5.
引用区位势概念,选择区位集聚和交通可达性两个区位因素作为影响建筑物配建指标的关键因素,重点分析距离阻抗、道路服务水平和道路等级对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并建立内部因子和区位因素的关系模型。以上海市某发展项目为例,计算考虑区位因素后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的调整状况,并取得相应成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用地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停车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给城市停车场配建提供基础依据,并有效缓解城市停车设施的供需矛盾,以停车生成率模型为基础,通过对停车用地类型进行详细分类、对停车时段进行详细划分,建立了分时段用地结构预测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应用到实际项目中,通过与机动车OD预测法的预测结果相对比,验证了分时段用地结构预测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对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已由原先的新建道路转变为对交通需求的有效管理,以及对现有道路设施的充分利用。这一转变是随着人们对于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方面问题的关注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同时人们也认识到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单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只能是一种暂时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位势能的新城区总体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新建城市(区),传统的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模式难以适应城市总规阶段交通规划的需要,因为出行生成和分布预测阶段所必需的条件无法满足.新城区与建成区在交通特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交通总体需求预测过程中一个难题是如何量化分析这一差异.通过对区位势能的研究,可以很好地量化分析新城区交通总体需求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于新建城市(区),传统的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模式难以适应城市总规阶段交通规划的需要,因为出行生成和分布预测阶段所必需的条件无法满足。新城区与建成区在交通特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交通总体需求预测过程中一个难题是如何量化分析这一差异。通过对区位势能的研究,可以很好地量化分析新城区交通总体需求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生态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进行动态交通规划的同时,需要在把握未来趋势的基础上,对静态交通需求进行正确的预测.结合城市生态新区静态交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对比研究典型的传统静态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引入静态交通区位理论,从地理、社会、环境、交通及公交等5个方面量化生态新区的静态交通区位优势,建立了基于用地区位的城市生态新区...  相似文献   

11.
为使停车需求预测更准确,提出基于道路流量和服务水平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分析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现状,同时引入道路流量和服务水平这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停车泊位增加系数,建立改进的停车预测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该方法对解决城市中心区的动态交通拥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并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在轨道交通停车换乘(P&R)条件下,研究区域停车设施的选址方法及规模测算方法.基于随机用户选择原理,构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区域的停车需求预测Logit模型.以车辆总出行距离最短为目标函数,构建轨道交通P&R站选址优化模型.提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P&R站的停车场规模测算方法.以大连市西安路商业圈为研究对象,开展停车需求调查并分析其特征.依据调查数据,进行轨道交通P&R站选址规划与规模测算案例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具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该方法较传统规划方法更有利于引导停车需求在用地空间上的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13.
结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借鉴国外同类城市经验,在考虑不同区域土地利用、交通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建筑物停车配建的三类分区方案. 在此基础上,以公共建筑停车配建指标为例,通过对路网整体容量与交通饱和度的差异、机动车出行目的构成与停车结构的差异、建筑物机动车吸引强度的差异、区域车辆停放特征的差异分析,构建区域停车需求因子计算公式,得到公建停车配建指标差别化系数,为确定配建指标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提高城市停车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水平对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等多部委相继发布的停车规划规范、信息化整合政策及建设要求等为停车资源利用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一泊位一编码"信息集成管理,智慧停车将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停车需求管理,实现城市停车静态资源动态化管理和实时化利用,成为城市智能化平台建设的基础条件之一.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多功能停车服务模式的示范和推广,证明智慧停车对解决城市占道停车问题和促进停车资源高效利用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一种高效利用道路资源和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交通事故多发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建立预警机制, 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地理视角特点, 综合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方法, 研究了事故多发点分析模型。首先明确被分析道路交通系统的内涵和层次结构, 针对交通系统的点、线、面不同层次确立基本评价指标体系, 集成常规统计法、矩阵分析法和改进的质量控制法等构建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模型, 并研究了参数的选取及分析结果的输出形式, 最后对某地9条道路的事故多发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道路4为事故多发道路, 道路3具有最高的事故次数和当量事故次数, 道路5具有最高的事故率, 经综合评价, 确定事故多发道路为道路3、4、5, 因此, 该模型可以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进行多层面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6.
停车需求预测与管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停车需求预测与管理是城市静态交通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建立的基于G-Logit的 停车需求预测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广州市停车需求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州市停车需求 管理的根本任务、原则和阶段性策略.上述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停车需求 预测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溢出交通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测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道路建设的程度测算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模, 分析了目前国内采用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测算方法, 提出了基于溢出交通需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测算模型。在保证规划年城市道路网能维持一定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 测算出城市交通总需求相对于道路供给的溢出量, 将溢出交通需求换算成客运量转由轨道交通承担, 利用轨道交通线网的负荷强度指标进而可确定轨道交通线网规模, 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2020年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 按出行需求推算的线网规模为103.68km, 从财政实力“可能”的角度分析为66.32~94.74km, 基于溢出交通需求推算为95.89km, 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提出的测算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8.
从停车高峰时段、停车周转率的角度对停车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停车共享理论,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时间变化系数、区位影响系数进行优化;提出公交出行调节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并引入权重指数对4个系数进行权重分配,建立横向混合用地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为混合用地的停车需求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