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秦马 《铁道知识》2010,(3):58-59
他——宋伟俊,198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系铁道工程专业之后,从见习生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到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的岗位,并成为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5年的工作之路,他让人刮目相看、心服口服;25年的大桥情结,使他不甘平庸、超越自我。他说:“我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将‘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视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以我所从事的事业为荣”。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22日德国发生磁悬浮列车撞车事故后,德国媒体担心这次事故可能永久性终结磁悬浮列车项目。但是就在本周一,德国巴伐利亚州交通部长却表示,价值18.5亿欧元的慕尼黑磁悬浮铁路项目的谈判将继续进行。他称:“联邦交通部长从未表示要修改我们的(磁悬浮计划)时间表,他只是说,安全才是最为重要的。”他在接受当地电台采访时还表示,这项工程将在明年年中获得批准。据法新社报道,这条计划修建的新磁悬浮铁路将连接慕尼黑商业中心和国际机场。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三个月前我还去北京看过冯老师,见到他时,他还是那样精神爽朗、谈笑风生、风趣幽默,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突然听说他走了,对我来说是太震惊了.我一夜未睡,回想我和老领导冯老相处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回想当年在上海铁道学院管理科学研究所工作的日子,那时我是冯老的秘书,他总是很早很早就自己提着特大号热水瓶到研究室投入工作,晚上也常常在那里研究撰写到深夜,家里三代五口人住家属院第11幢小房子,生活很艰苦.冯老不仅学问大,还多才多艺,是个很有趣的人,他拉小提琴的声音仿佛又回旋在耳边.  相似文献   

4.
寒农 《铁道知识》2007,(6):48-49
张三:上期说到轨距,特别是中国铁路轨距时,提到一个人,他在中国的铁路史册里值得留下一笔。李四:你是说孙中山?张三:比他年龄大。李四:李鸿章?张三:比他鼻子大。李四:外国人?张三:没错。他就是Claude William Kinder。李四:别卖弄你的蹩脚英语,说中国话!  相似文献   

5.
休息片刻     
幽默 我必须去 有两人同乘一列火车赶去某地。其中一个问道:“您是去参加今天史密斯的报告会的吧?” “是的。”另一个答。 “不要去。”第一个说,“您不值得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听他讲的东西。他是一个很蹩脚的演讲者。” “我必须去,”第二个道,“我就是史密斯。”  相似文献   

6.
德国城际特快列车:应急预案让事故损失最小化德国高铁曾经在1998年6月3日发生过一场特大铁路事故,一列高铁列车行驶到埃舍德的一座路桥时;中出轨道.撞上路桥,造成101人死亡,88人受伤。惨剧发生后,德国相关部门组织全面的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是列车使用的双层车轮破损。于是,与事故车辆同型号的列车全部停驶检测,把存在安全隐患的双层车轮全部更换为单层车轮。重新运行之后.最高时速也由280公里降为160公里。事后,负有相关责任的官员和工程师也被送上法庭究责。  相似文献   

7.
寒农 《铁道知识》2006,(3):36-39
周游世界是很多人的夙愿,但本人“胸无大志”,只想在有生之年走遍全国。有人说,走遍世界我相信,走遍全国是做梦。此话怎讲?台湾啊,台湾你去得了?细想不由黯然:从小就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它曾经被荷兰人统治38年,被日本人侵占50年,随后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和大陆隔海相望近60年。有道是“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岂非梦想?  相似文献   

8.
铁路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铁路改革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德国铁路依靠立法来推进改革的实例表明,德国联邦政府在铁路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除此之外,德国铁路改革的成功推进,还依赖于哪些因素?借柏林InnoTrans2008召开之机,记者专访了德国交通部铁路司司长MichaelHarting先生,他的叙述,徐徐拉开了德国铁路改革进程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停车两分钟     
40年前的老友仲兄热情可嘉,到海德堡来带我到他家小住。于是我们坐上各种德国火车,开始漫游。车厢内一切自动控制,座位舒适,灯光柔和,暖气适当,透过明亮的大玻璃窗望出去,夕阳正以她的余光勾画大地影象。我们放下行李坐好,我就讲起在海德堡第一次乘火车的意外。那是学生按照德国规矩,在车站查看好系列时间表,买好来回车票,请我们到郊区一个美丽的小镇观光。我们满意地游览后,提前回到空无一人的小车站。  相似文献   

10.
华尔街有句名言“不管谁当总统,只要格林斯潘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自1987年8月接管关联储至2005年底离任,先后服务了4位总统,引领了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他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最成功、最有成就、最令人瞩目的美联储主席。他的一句话、一个表情都可能引发华尔街的动荡。小布什在竞选总统时曾被人问及其金融对策时,他回答说,只要给格林斯潘打个电话就行了。全世界的投资者、金融大鳄,以至政府首脑无不唯格林斯潘马首是瞻。  相似文献   

11.
白圭,战国初周 (今河南洛阳 )人。他在魏文侯时为魏相,后出仕于秦,是继陶朱公 (范蠡 )以后的又一位善于经商的人。   白圭经商致富的秘诀在哪里呢 ?他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他认为自己的经商之术,来自伊尹、姜太公、孙武、吴起和商鞅等人的权谋妙计和政策法,但不是机械地学习,而是综合其优点,成为“智、勇、仁、强”四个字,即要审时度势,权谋韬略;要有决心雄心,果敢善断;要以仁义待人,不搞…  相似文献   

12.
休息片刻     
巧搭车 有一天,林肯在一条满是尘土的大路上行走,一位陌生人赶着一辆马车过来。林肯很有礼貌地对赶车人说:“先生,您能否将我的大衣带到火车站去?” 赶车人说:“行!先生。可是您怎么能再拿到您的大衣呢?” “那容易极了,我可以一直呆在我的大衣里。”林肯笑着说。  相似文献   

13.
休息片刻     
幽默 路标 某君常乘火车外出。一天,他又去车站搭车,却看到自己常去车站的路口设了一路标:“此路不通,请绕道”。他抬头向前看看,未发现什么异常。决定继续往前行,心想这路标是种玩笑。走了一会儿,他看到平时畅通无阻的那座桥在抢修,行人根本过不去,于是只好返回。当他走到原来那个路标时,看到它反面写着:“欢迎回头,傻瓜!” 汤 餐车上,一旅客对服务员说:这只碟子太湿了,请给我换一只。服务员答道:那是给你的汤。  相似文献   

14.
正三个月前我还去北京看过冯老师,见到他时,他还是那样精神爽朗、谈笑风生、风趣幽默,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突然听说他走了,对我来说是太震惊了。我一夜未睡,回想我和老领导冯老相处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回想当年在上海铁道学院管理科学研究所工作的日子,那时我是冯老的秘书,他总是很早很早就自己提着特大号热水瓶到研究室投入工作,晚上也  相似文献   

15.
《铁道知识》1998,(3):19-19
1989年8月12日,位于我国青岛的黄岛油库,虽有11根避雷针联合保护,但仍遭受雷击爆炸起火,造成死亡19人,伤78人,并使油库化为一片废墟。 事故是触目惊心的。防雷专家多年研究发现,避雷针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是一种引雷针。它不但增加了雷击概率,而且在雷击发生时无法解决雷电流带来的强电磁感应电压及地电位升高引起的反击。德国防雷规程已经有意识地不引入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概念。 多年以来,我国专家一直在寻找消灭或减少对地雷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铁路撷趣     
专用广告 一块醒目的旅店广告牌矗立在车站的出口处,上面写着:“顺箭头方向行需10分钟。” 一位旅客提着极笨重的行李,走了半天才走到此旅店。他气愤地对老板说:“你们明明写走10分钟,可我走了老半天,才到这儿!” “哦,对不起!先生,这块广告是专为开车的人写的。” (童)  相似文献   

17.
1998年6月3日上午,一辆运载287人的德国高速列车(ICE)从慕尼黑开往汉堡,在途经小镇艾雪德附近时突然脱轨,造成101人死亡,88人重伤,106人轻伤。事故发生后,秉持着专业精神的德国各相关部门,开始了近乎惊人的救援和调查。他们不仅更换了所  相似文献   

18.
休息片刻     
洞穴前的遭遇 “你知道,我常常发些意外之财”,猎人对自己的朋友说。“当我遇到洞穴时,我便站在洞口大喝一声‘嗨’,野兽跑出来,我将其杀死便可卖钱!” 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听说朋友受伤住院了,便跑去看他。奄奄一息的朋友解释道:“我是完全照你的成功经验去做的:带上武器,走到洞穴前,大喊一声‘嗨!’,但从洞中朝我窜出来的却是辆火车!”(童建国荐)  相似文献   

19.
与标准有关的话题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仅通过熟悉简短的定义而不是阅读大量的文本,对那些未接触过这个行当的人来说,标准不过是一堆生硬且令人厌烦的规定。说标准无处不在,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无不处于标准的包围之中,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言过其实。若非身受无标准可循之苦,恐怕没有什么人会对标准有着特别的敬意。而由标准派生出的标准化这一上了法律条文的词语,对多数人来说可能更是相当陌生的。如果让标准化工作者说一说标准与其它方面的关系。说浅了不过是些常识,说深了就会漫无边际而令大多数人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20.
<正>短短十年间,中国高铁从无到有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市场,并且正在依靠市场优势而努力成长为全球重要的轨道交通供应商,其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包括大多数业内人士和专家的想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传统路线设计,在十年连贯的产业政策下将举国体制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以及充分运用国内大市场进行外交、政治、经济上的国际博弈,形成了中国高铁高速发展的独特路径。"这个和尚在我的办公室待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每当我有压力时,他会说‘智者不难’;每当我心烦时,他会说‘简则不烦’;每当我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