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敏 《汽车与配件》2006,(33):46-48
当今世界能源日趋紧缺,全球石油资源的争夺越演越烈,迫使人们加紧探索能源的未来之路。我国人口众多,石油资源匮乏,从1993年起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5年进口原油1.65亿t。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而我国石  相似文献   

2.
我国石油资源不足,已探明石油储量是33亿吨。2003年我国原油产量1.7亿吨,而消耗石油达2.7亿吨。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9000万吨,成品油2000万吨。2004年我国原油将至少进口1.2亿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一进口大国。再加上最近石油价格飚升,已超过55美元/桶,我国必须寻找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石油,而汽车上近期可应用的是生物燃料。德国已把生物燃料作为中期目标,成为传统燃料的替代燃料,我国也应大力发展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3.
石油峰值是指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是一块油田)的原油产量达到顶峰并开始下降的时候。这并不意味着全世界已经把石油用光了——只是石油供应不再增加,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如果石油需求量没有停止增长,那么这种变化可能会通过更高的油价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4.
2亿“玄关”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我国在2007年全年进口原油163亿吨,较上年增长12.4%;全年进口成品油0.338亿吨,较上年下降7.1%。全年总计石油进口量已经达到1968亿吨。这是个十分接近2亿吨的数字。另据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98亿辆,其中汽车、摩托车保有量共占90.61%。同时,机动车耗油已占整个石油消费市场的40%。  相似文献   

5.
《汽车实用技术》2012,(4):17-17
原油产量基本稳定,进口保持增长。据行业快报统计(下同),一季度生产原油5003万吨,同比下降1.4%。进口原油6655万吨,增长3.4%。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较快增长。一季度,原油加工量10491万吨,同比增长2.2%。成品油产量6438万吨,增长4.4%,其中汽油1999万吨、柴油3938万吨,分别增长6.2%和2.1%。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汽车的推进是绝对必要的,因为我们正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尤其是中国,原油进口率已超过50%,据统计,世界可供开采的石油年限约为46年,而我国目前年限仅为10年多一点。能源安全已成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尚鸣 《经济导报》2007,(33):32-33
印度经济近来年均增长8%以上,能耗年均增长2.76%。在印度能耗结构中,煤占53%,石油占33%,天然气占8%,核电占1%。印度年产煤4.44亿吨,年耗煤4.78亿吨,原油日产65万桶,日消费原油263万桶,天然气年产9960亿立方英尺,年消费1.089万亿立方英尺,煤、石油、天然气均供不应求。印度在能源安全方面面临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8.
1我国石油能源现状以及发展汽车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1.1我国石油能源现状 如图1、图2所示,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我国在1993年之前是石油出口国,从1993年起,短短的16年,原油进口比例从6%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51.3%,对外依存度超过能源安全50%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9.
汽车节能及我国近期发展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康 《城市车辆》2009,(5):22-2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日益增长。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年初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65亿t,同比增长5.8%。在不考虑库存的情况下,表观消费量是产量和进口量的总和,2008年我国生产原油近1.9亿t,同比增长2.3%,为近3年来的最高增幅;而同期我国进口原油1.79亿t,  相似文献   

10.
石油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正在快速地改变着面貌。对石油的高需求促使世界市场上的原油价格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尽管新技术正在过去不能达到的地区开创从储层抽取石油的可能性,但原油供应仍停留在有限的数量。同时,较高的原油价位已经激发起寻求烃类替代品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辛木 《重型汽车》2010,(6):25-27
<正>1我国石油能源现状以及发展汽车替代能源的重要性1.1我国石油能源现状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我国在1993年之前是石油出口国,从1993年起,短短的16年,原油进口比例从6%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51.3%,对外依存度超过能源安全50%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12.
用最新数据说明了我国能源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特征,以及原油储量产量不足的现状,不得不增加原油进口以满足消费的无奈。由于石油进口依存度日增,存在国家安全风险,继而从资源角度阐述以天然气替代部分石油的可行性和应用天然气作为汽车动力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乙醇燃料——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醇燃料在巴西的应用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冲击巴西时,巴西政府采取的措施就是从甘蔗中制取的大量乙醇与汽油混合制成的燃料称为proa’I- cool代替石油,以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当时以25%的乙醇与汽油混合制成的这种燃料曾经发挥过相当大的作用。而到20世纪70年代末又爆发了第二次能源危机,巴西政府则  相似文献   

14.
2月17日,中国和俄罗斯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第三次能源对话。中国总理温家宝当日会见了俄罗斯副总理谢琴。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石油输送、贷款和长期原油贸易的协定,被外界称为“贷款换石油”协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原油需求持续膨胀、供求矛盾日益显著、原油进口通道单一等日益凸显的石油供需现状使市场化是我国石油价格政策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远在市场出清价格之下的控制价格政策的负面效应,提出应该尽快的取消石油价格控制,将定价话语权交给市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的数量越来越大,石油价格风险问题逐渐显现。石油进口价格的变化是产生石油进口价格风险的主要原因,而石油进口价格风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为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本文从石油进口价格风险的形成原因着手,讨论了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石油价格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安全》2009,(6):78-79
为了减少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危害.为了降低对美国外进口原油的依赖.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众汽车巨头的支持下.发布了美国第一个针对汽车排放的政府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曹波  胡国松 《中国电动车》2007,(11):190-19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的数量越来越大,石油价格风险问题逐渐显现.石油进口价格的变化是产生石油进口价格风险的主要原因,而石油进口价格风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为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本文从石油进口价格风险的形成原因着手,讨论了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石油价格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汽车发动机材料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伴随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带来的是大气污染和石油消耗。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而汽车的石油消耗又占了中国石油年消耗量的50%。无疑,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自20世纪末期以来,汽车排放法规日益严格。与美国上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20.
6月26日,石油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2》显示,2011年,全球石油储量增加8.3%,全球石油储量可用54年;全球所有能源消费净增长均来自新兴经济体,仅中国就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71%;布伦特油价首次超过每桶100美元;中国(内地)加上香港地区的石油消费量,以每天1012.1万桶成为全球第2大原油消费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