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研究目的:准确预测隧道涌水量,能科学指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降低工程风险、减小隧道病害,保护生态环境。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是准确计算隧道涌水量的前提条件。通过对铁四院越岭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总结和集成,精选19种实用可行、涵盖广、操作性强的计算方法,编制一套越岭隧道涌水量计算软件。研究结论:(1)软件将越岭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科学的总结,计算方法全面;(2)软件纳入了隧道主要涌水模型关键计算参数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了涌水量计算的精度;(3)软件对引用流量、含水层有效带厚度等中间计算参数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实现了连续、自动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度;(4)该软件可在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隧道涌水量计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铁路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常用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目前铁路工程岩溶隧道中常用涌水量预测方法对成贵铁路的两座岩溶隧道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通过对预测结果进行比较,不同方法预测出的结果差异较大。从预测方法的原理、使用条件和范围、计算参数取值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简易水均衡法较适用于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地下水动力学法在岩溶隧道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降水入渗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之前,有必要对隧道涌水量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而提供相应的设计参数。本文即是要对处于复杂地质情况下的某隧道的涌水量进行计算,探讨这类隧道涌水量的计算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隧道涌水量计算的研究方向多为总体涌水量或分段涌水量的预测,在顺坡排水段或涌水量不大的隧道中,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在强富水的反坡排水段,瞬时涌水量可能很大,有时远超隧道施工时的剩余抽排水能力,容易导致淹井,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造成工期延误。因此,对于采用反坡排水的强涌水段,必须进行单次开挖瞬时涌水量的计算和淹井评估,以确保施工安全。结合崇礼铁路正盘台隧道工程实践,采用多种方法对隧道强涌水段的单次开挖瞬时涌水量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确定采用带水作业的开挖长度,节省了工期,确保了奥运隧道工程按时顺利开通。  相似文献   

5.
作为渗流影响边界,断层是制约富水断层区隧道设计及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断层对隧道涌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为分析断层与隧道空间位置关系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将断层视为定水头边界,利用反映法将有界含水层用映射原理转化为无界问题,构建含断层的深埋平行隧道涌水简化计算模型.利用地下水力学理论、达西定律及线性...  相似文献   

6.
刘勇 《铁道勘察》2013,39(2):34-36
在勘察设计资料基础上,对隧道穿越区域地面及洞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进行实地调查,对北武夷山隧道涌水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不同方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计算,经比较和验证,降水入渗法对涌水量的预报较精确。  相似文献   

7.
毕焕军 《铁道勘察》2007,33(1):44-46
应用数值法预测山岭隧道裂隙岩体涌水量,将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分解、转化为几类较典型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求解,编制计算机流程框图进行计算。根据工程实例,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涌水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质边界条件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我国目前岩溶隧道涌水量有许多计算方法。虽然方法众多,但对隧道设计要求的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还不能完全满足,仍存在较大误差,有必要深入研究,寻求新的途径。研究方法:根据浅埋岩溶长隧道一南岭隧道涌水量及地表泉的长期观测资料,利用反演推导得出新的方法。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得出大泉流量预测法、隧道涌水曲线反演分析法(新均衡法),同时根据长期观测资料得出隧道影响半径(集水范围)、枯水期涌水量、枯水期单位长度富水量、降雨入渗系数等重要水文地质参数及不同季节隧道涌水量比值。研究结论:建议在水文地质参数和涌水量取值方面,转变设计、施工观念;岩溶隧道的修建应贯彻科学发展观进行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9.
岩溶隧道涌水影响因素、预测方法及危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隧道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众多,计算成果与实际涌水都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非均质的岩溶隧道,因此有必要仔细分析其影响因素,选取合理的预测方法,提高预测精度,降低其危害.研究结论:(1)隧道涌水量预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可大体归纳为客观因素、人类活动因素及时空因素这三种;(2)岩溶隧道由于其独特的地下水特征,与非可溶岩隧道的区别很大;(3)非可溶岩隧道的涌水量预测,一般按层流理论的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可溶岩地层隧道涌水量预测不能采用层流理论,应根据其边界条件有针对性地选取预测方法;(4)由于岩溶隧道涌水地质灾害的的危害极大,呼吁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应从实际出发,转换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尽量降低工程建设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戴云山隧道是向莆铁路特长高风险隧道之一,正确预测隧道的涌水量对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隧道施工期间实测涌水量与勘察期间采用多种方法估算的涌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一种以陡倾角构造裂隙水为主的块状硬质岩体长大深埋隧道的涌水量预测方法。研究结论:(1)戴云山隧道采用的地下水动力学法中的陡倾斜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公式预测的正常涌水量与施工期间的正常涌水量吻合较好,预测精度为98.6%,洞内各出水点的最大涌水量之和与预测的最大涌水量比值为1.61;(2)实测最大涌水量偏大的原因是初期发生最大涌水时的水源主要来自裂隙、孔隙等的静态水;(3)涌水点的实际分布位置与勘察报告的预测差异较大,今后应重视压扭性断裂附近的次级断层、羽状张性裂隙形成的高压裂隙水;(4)本研究成果可供铁路、公路、水电等行业以陡倾角构造裂隙水为主的块状硬质岩体长大深埋隧道工程勘察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