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琦岚  龙祥愿 《北京汽车》2011,(1):33-34,38
聚苯乙烯(PS)泡沫、聚氨酯(PU)泡沫、麻板、轻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MT)在国内外汽车顶棚中得到了大量应用。文中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各种顶棚材料,特别是PU复合板材料和轻质GMT材料,表明轻质GMT具有环保、可反复回收利用、力学性能和吸音性能优异、导热系数低等诸多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1,(5)
为了研究泡沫温拌沥青技术对橡胶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与疲劳性能的影响,分别对泡沫温拌和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模量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动态模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及加载频率下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相较于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平均降低了11%。通过主曲线构建,预测得到在0℃以下的低温范围内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小于热拌混合料;在55℃以上的高温范围,泡沫温拌和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基本相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远高于热拌混合料;同时,循环加载41万次后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累积耗散能Wɑ为(29.2±4.2)kJ/m~3,低于热拌的(34.1±2.8)kJ/m~3,说明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优异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比列的聚氨酯PU和环氧丙烯酸酯VE调配值得聚合物改性裂缝修复材料,对不同编号(0.1PU+0.4VE、0.2PU+0.3VE、0.3PU+0.2VE、0.4PU+0.1VE)的聚合物改性修复材料进行粘结强度和拉伸强度的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将不同比例的聚合物修复材料用于马歇尔试样和低温小梁试样的裂缝修补中,并针对低温劈裂、低温弯拉和水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试验表明0.3PU+0.2VE的聚合物改性材料具备较好的劈裂强度、抗弯拉强度和水稳定性,将其应用于实际裂缝修补工作中亦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PU是PORON Urethanes的英文缩写,亦即多孔聚氨酯,是一种常用的热塑性塑料,在橡胶种类中也有PU合成橡胶。用PU做轮胎代替橡胶轮胎,具有耐油、耐溶剂、耐磨、弹性好等优点,比金属更耐长期冲击,能够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橡胶沥青的发泡温度对泡沫温拌橡胶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通过软化点值以及DSR温度扫描试验获得的破坏温度值,评价不同沥青发泡温度下的泡沫温拌橡胶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并分别采用不同发泡温度下得到的泡沫温拌橡胶沥青胶结料进行混合料的拌制,通过空隙率试验和车辙试验对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和高温稳定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发泡温度对泡沫温拌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橡胶沥青发泡温度低于180℃时,发泡效果较差。橡胶沥青胶结料在发泡温度为185~190℃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泡沫温拌橡胶沥青胶结料及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和高温性能最优。当发泡温度再升高时,其高温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6.
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气味嗅辩仪/质谱联用法(TD-GC-O/MS)分析前壁板隔音件总成及其材料,分析聚氨酯发泡层(PU)、乙烯-醋酸共聚物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层(EVA+PET)的气味物质种类和含量。通过气味评价确定总成和各材料层的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分析气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与气味类型和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导致总成气味的主要物质。据此通过改变材料层原料的配方和工艺、催化剂、EVA用量来提升前壁板隔音件的气味。  相似文献   

7.
赵洁 《世界汽车》2014,(3):130-131
韩国艺术家Y0nghoii正是拥有这项神奇魔力的艺术家。他以废弃的旧轮胎为原料,辅之钢材、木头、泡沫等材料,打造出一个个精美的雕塑作品。长着巨大犄角的犀牛、咆哮的雄狮.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怪物.无论是11英寸高的狗还是10英尺长的鲨鱼和山羊.Yongh0jj的每一件作品都极富视觉冲击力。由于橡胶的材质非常柔韧.  相似文献   

8.
温拌技术可以降低橡胶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有效解决橡胶沥青施工难、有害气体排放多等问题,同时发挥橡胶沥青混合料良好的路用性能。针对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技术,通过室内发泡试验确定橡胶沥青最佳发泡温度和用水量;根据sup20级配设计确定沥青用量;通过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相关试验,表明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水稳定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均满足要求;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混合料在施工时可实现降温10℃,试验路压实度等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在拌和、运输、铺筑过程的能耗与碳排放,采用定额法和热力学平衡方程计算施工能耗;利用混合料生产过程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和计算得到的生产环节标准煤消耗量,计算施工中的碳排放及有害气体排放量.施工能耗计算结果表明,拌和时集料加热环节是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的主要节能环节,相比于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0.
泡沫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泡沫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全新的道路材料,其有关特性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以泡沫沥青稳定2种骨料(新砂石料和回收料)为基础,从材料的选取与级配的组成、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混合料拌和方法及养护方案等几个方面提出一种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方法,并对该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沥青混合料密度较小,空隙率较大,其强度能够满足路面设计规范关于基层设计参数的要求。水泥作为填料对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影响不大,其主要作用是能显著改善水稳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Pam-Crash仿真软件,在已验证的6岁儿童乘员有限元模型上,施加ECE R129法规中规定的减速度曲线,以模拟汽车在侧面碰撞事故中后排儿童乘员的头部损伤情况。通过头部质心合加速度、头部性能指标(HPC)、脑组织Von Mises应力、颅内压、剪切应力和泡沫与头部之间的接触力等评价指标,研究侧面碰撞时安全座椅侧翼结构中头枕部位填充吸能泡沫对儿童乘员头部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安全座椅中填充泡沫可有效降低侧面碰撞对头部的损伤,且填充PU泡沫的保护效果要优于EPS泡沫。  相似文献   

12.
泡沫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在国外,泡沫沥青用于道路的再生十分普遍,而这项技术在我国应用较少。本文结合国外有关研究,提出了泡沫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和设计原理,并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泡沫沥青用于稳定一定级配路面铣刨料(RAP材料)作为路面基层的可行性。通过分析不同养护方法、不同水泥用量及泡沫沥青用量与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得出了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控制指标。考虑到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对湿度有很强的依赖性,初步得出一套基于水稳性的泡沫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因素,重点分析了皮革、织物、胶粘剂、涂料、塑料、橡胶、泡沫和人造板材等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散发和污染是车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提出了针对性的材料改进措施和主机厂、零部件厂进行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制定、检测、管理和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PU)材料是汽车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化工材料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聚氨酯在汽车上的应用超过其他车用塑料材料;在德国,聚氨酯的用量仅次于PVC,在日本和中国,聚氨酯在汽车用塑料的品种中排列第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泡沫(乳化)沥青和水泥掺两种粘结材料对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通过车辙试验、贯入剪切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加速加载试验、四分点加载疲劳试验、研究了泡沫(乳化)沥青和水泥两种粘结材料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混合料高低温性能、长期高温抗变形能力以及抗疲劳耐久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泡沫(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车辙变形量主要是压密变形所致,水泥掺量越大泡沫(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抗高温性能和高温剪切疲劳性能越好;随着水泥、沥青粘结料掺量增大,冷再生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对于泡沫(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而言,存在一个最佳的泡沫(乳化)沥青和水泥用量,在2.0%~4.0%泡沫沥青和2.5%~4.5%乳化沥青用量下适宜的沥青粘结料与水泥掺量比例为1.5∶1~2.7∶1;对于泡沫(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而言,存在一个最佳的沥青粘结料和水泥掺量,为确保冷再生混合料具有最优的抗疲劳性能需达到沥青结合料和水泥掺量的相对平衡,用于冷再生混合料适宜的水泥掺量为1.0%~2.0%。为完善泡沫(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材料组成设计方法以及性能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杨杰  张雄飞 《中外公路》2019,39(4):229-233
环氧树脂的脆性是限制其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增强环氧树脂的韧性,该文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端基为-NCO基的聚氨酯预聚物,在氮气保护下与环氧树脂E-51进行共混反应,得到了聚氨脂改性的环氧树脂,以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GE)作为稀释剂,聚硫醇作为固化剂,得到了室温快速固化的改性环氧树脂裂缝修补材料。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物(PU)含量为15%,改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聚硫醇的配比为1∶1时,增韧效果最好,同时力学性能提升最为明显,样品伸长率达到了140%,抗拉强度达到了49.9MPa。而且,随着PU预聚物用量的增加,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物热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PU预聚物用量为15%时,改性环氧树脂热稳定性达到最大值。同时,实现了室温条件下,固化时间可以控制在30min~2h任意调控。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某车型顶棚总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中的苯乙烯和甲醛的挥发量,分析顶棚总成中各组成材料,采用袋式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与配置热脱附仪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DS-GC/MS),逐一测试分析各组成材料的VOC挥发量,排查出各组成材料中苯乙烯和甲醛含量最高的材料,并改进该材料的VOC挥发性能,从而使顶棚总成满足VOC限值要求。实验结果表明,顶棚中的聚氨酯(PU)泡片造成了甲醛超出限值要求,顶棚背面的支架材料造成了苯乙烯超出限值要求,通过改进PU泡片和背面支架的原材料,顶棚总成达到了VOC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康迪泰克橡胶涂布新工厂正式开业,该厂是德国以外地区首个橡胶涂布材料国际生产基地,总投资超过2000万欧元(合1.5亿元人民币左右),主要生产应用于众多领域的高性能橡胶涂布材料。日前,康迪泰克橡胶涂布新厂正式开业,该厂是德国以外地区首个橡胶涂布材料国际生产基地。新工厂将给康迪泰克多家业务单元提供半成品产品,比如空气弹簧和传动带所需的压延材料及其它半成品。产品系列还包括用于生产救生筏和充气帐篷支架的涂布材料、以及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聚氨酯(PU)改性沥青的性能,实现其在道路工程领域的应用,将PU、岩沥青(RA)和基质沥青(BA)按照自定的室内工艺流程制备得到PU复合改性沥青,并探讨了制备工艺参数的适宜性.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旋转黏度试验优化了PU和RA的掺配方案,基于胶体理论分析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利用动态剪切流变(DSR...  相似文献   

20.
温拌技术可以降低橡胶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有效解决橡胶沥青施工难、有害气体排放多等问题,同时发挥橡胶沥青混合料良好的路用性能。本文针对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技术,采用多种试验对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采用车辙试验评价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和AASHTO T283试验评价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采用低温弯曲梁试验评价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基于上述试验,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表现出较好的高、低温特性以及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