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总结分析国际化人才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大连交通大学为例,详细阐述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五种模式:3+2本科生联合培养;3+1+1本科生交流培养;3+2本硕连读联合培养;1+2+1本科双学位中美人才培养;国际试点班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为培养航海类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了解航海人才培养现状和岗位适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研究我国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提出人才培养新方案:以适岗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三维互动的"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公约和新技术发展相适应,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与航海工作环境相适应,打造职业素质拓展体系;与航海人才培养相呼应,建设优质的保障条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航海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重视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保障体系构建都要以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开展。  相似文献   

3.
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素质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国内一些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现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考察和研究,阐述传统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就业素质的经管人才,必须拓宽途径,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概述我国多层次、多类型航海教育机构的功能分工,分析长期以来困扰航海本科教育的困境在于对多教学培训目标的追求和教育海事多主管部门的干预,结合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中国航海教育培训的影响,提出"3+1"航海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并对该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航海类专业"工匠精神"培养必要性的前提下,提出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并将工匠精神养成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育学生对航海事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工科及2018年的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背景,适应当前航海领域的行业需求,文章提出立足航海类本科教育,突出学科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转变侧重于知识传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能力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为改良我国高等航海教育模式,提高我国高等航海教育水平,分析我国航海高等教育现状及弊端,在借鉴国外航海教育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航海教育改革具体措施: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航海精神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对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多伦多大学三所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科研计划的特色进行比较,总结了以基于问题探究的互动式研讨、面向知识发现的研究型教学和注重能力形成的体验性实践为基本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杰 《中国水运》2015,(3):42-43
本文分析了我国对邮轮海乘人员的需求及其培养现状,针对我国邮轮海乘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海乘培养为基础,逐渐拓展邮轮人才培养结构;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快邮轮海乘专业教材的编写步伐;逐步建立统一的邮轮海乘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使邮轮海乘专业人才从培养到就业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校企联合的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阶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各个中职院校的职业人才培养中广泛应用。文章以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究了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物流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并概述了现代学徒制的特征以及优势,分析了目前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物流教学中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