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汽车行驶危险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其子系统的功能,讨论了如何运用该系统实现汽车行驶时的几种危险预警的主动安全性能,并探讨了安全车距的数学模型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汽车行驶危险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其子系统的功能 ,讨论了如何运用该系统实现汽车行驶时的几种危险预警的主动安全性能 ,并探讨了安全车距的数学模型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德国大众发表了采用大量传感器的新型电子安全系统ESP(电控行驶平稳系统)的概要,该系统据称可防止80%左右的交通事故。该安全系统包括夜视仪、防困倦系统、车距控制系统、限速识别系统、车线维持系统、停车辅助系统、紧急制动辅助系统、车辆周围识别系统及综合稳定控制系统等九项。  相似文献   

4.
根据交通流动力学、交通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理论,通过引入最小可觉差,深入剖析了驾驶员通过觉察车间距离变化程度来感知前车行驶状态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跟车行为的两种极端情况,分别得出了跟驰距离的变化范围以及跟驰距离与路面粗糙度、车速和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定量关系. 把跟驰距离变化范围的下限视作安全车距控制方程,进一步得到了铺设防滑材料、沥青、雨天、雪天和结冰等不同路面条件下安全车距设计的理论值,并和安全法规定的安全车距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安全间距设计理论的合理性. 该方法可为交通安全设计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高速列车的安全、高效、平稳运行,利用Petri网描述与分析了给定跟驰状态下高速列车控制策略与安全车距的互动演化机理,探讨了高速列车复杂跟驰形势下的安全车距计算问题,建立了能够反映高速列车控制策略的停车减速运行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控制策略的安全车距计算方法,以满足高速列车当前跟驰状态下行为调整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平稳(舒适)性和有助于动态安全车距和控制策略的实时标定。在前车速度分别为250、300、350 km·h-1,后车速度为300 km·h-1三种跟驰状态下,计算了前后车分别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时应保持的安全车距。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前后车控制策略的变化,安全车距是不同的,对列车行为调整的平稳(舒适)性与跟驰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综合考虑安全、效率和列车行为调整的平稳(舒适)性,宜针对高速列车不同跟驰状态重新标定不同跟驰控制策略下的安全车距,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作为列车运行和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弯道多为交通事故高发路段,为了防止汽车转弯时因变道产生的碰撞危险,提高行车安全性,建立了汽车弯道行车侧向安全距离模型,该模型将变道车辆的行驶距离分解为侧向纵向两个方向,保证在弯道同向行驶时不会因车辆变道相撞,推算出两车应保持的安全侧向车距,确定了纵向临界安全距离、两车夹角等参数,并将该模型与现有的侧向临界安全距离模型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汽车弯道行车侧向安全距离模型可以准确、有效的判定侧向安全距离,提高了预警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临界安全车距计算结果在前车的突然反应中很难保证行车安全的状况,研究推导传统临界行车安全车距的条件,考虑前车非正常减速对跟随车的影响和驾驶员的不同反应时间,建立新的计算临界安全车距的公式,使得更好地适应高速公路安全的需要,对预防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为保证公交车运行安全,强调行车中要保持安全车距。多少米是安全车距?在高速路上经常看到的车距,如50米、100米、150米、200米等又怎样识别?现就以上问题分析行车中的安全距离及其控制把握。1与前方车辆保持4秒(钟)的跟车距离行车中跟车距离不能太近,与前方车辆保持4秒跟车距离。4秒(钟)的跟车距离是逃生空间,4秒(钟)的跟车距离在数值上基本等于车速,例如:车速10公里/小时时的跟车距离为10米,  相似文献   

9.
小猫 《家用汽车》2006,(4):152-152
1检查车的安全配置优先考虑购买带安全气囊和防抱死刹车系统的车。2检查里程表已经行驶的公里数是车辆行驶年龄的参照,一般的家用车每年约行驶19000km~24000km。一辆较新的二手车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上讲,充分的车辆间距离有助于抑制交通堵塞。日本研究人员利用盂兰盆节(团聚和祭祖的日本传统节日)返城高峰,就保持车间距对缓解交通堵塞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测试。试验选择在中央高速公路位于东京都和神奈川县交界处的车道进行,研究人员分乘6辆汽车行进,并始终保持超过40米的车间距。在拥堵的道路上,如果车间距很短,那么行驶在前面的车即使是轻点一下刹车,  相似文献   

11.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桥梁众多,交通量大,尤其是位于山西产煤区的高速公路,重载车行驶频繁。多数桥梁在运营多年以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以翼侯高速公路K163+971桥上互通跨线桥为背景,结合桥梁病害调查、材料检测及荷载试验,对高速公路常用的箱型梁桥承载能力做出评估,为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旧桥承载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驾驶员疲劳驾驶或精神分散容易导致发生车道偏离以及追尾碰撞等恶性交通事故,利用机器视觉技术监测驾驶员的眼部、嘴部、头部等器官的运动特征,建立基于驾驶员面部视觉信息的疲劳与精神分散状态综合量化评价模型,实现实时有效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并系统研究了本车前方车辆探测方法和安全车距的评定准则,实现防追尾碰撞预警。初步试验表明:当驾驶员疲劳驾驶、无意识车道偏离以及行车安全车距过小时,该行车安全综合保障系统能有效地对驾驶员进行警示。此外,根据行车安全保障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还开展了道路上行人检测的技术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保飞机起降安全,我国机场有关方面组织专家技术攻关,研制成功无人驾驶遥控驱鸟车(见题图),走出了一条利用高科技驱鸟的新路。这种无人驾驶遥控驱鸟车采用轮轨底盘及转向架,专门行驶在一条长1000m、轨宽0.4m的小型铁轨上。人员通过遥控器操作,可以变速,在1公里范围内从机场南端到北端来回行驶,具有全天候使用、承担重复强度大、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环境下的安全车距模型,通过道路模拟驾驶试验,确定不同车速、驾驶员不同疲劳状态下的制动反应时间域,同时根据驾驶员的眼睛状态确定驾驶员的疲劳度,基于模糊隶属函数建立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与疲劳状态、车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高速公路环境下的安全车距模型进行实时修正。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不同驾驶员状态下车距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在对传统动力学临界安全车距数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驾驶特征安全车距的建模方法,建立了适应驾驶特征的汽车纵向避撞安全车距模型.通过实时检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建立了驾驶特征辨识模型,将驾驶特征、车况、路况、环境因子等因素融合到数学模型中,最后通过计算分析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高速公路合理限速值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为平台,建立了车辆模型、道路模型、车-路耦合模型、车辆行驶过程仿真试验模块和车辆安全状态识别模块,并开发了高速公路车-路条件下安全速度仿真识别系统。运用该系统对车辆在弯道与下坡路段的行驶状况进行了虚拟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在弯道与下坡路段的安全行驶极限速度仿真结果与标准标定的运行速度的相对误差为1.05%~3.80%,该仿真识别系统可行。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智能交通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数字驾驶的概念,并通过分析车辆在行驶运动中的规律,寻求出人,车,路系统中的控制变量输入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了智能化交通信息网络中人与车载设备之间的数字化系统模型,论述了数字驾驶的原理,进一步丰富了智能运输系统中的车辆安全驾驶理论和道路安全理论,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EKF学习方法的BP神经网络汽车换道意图识别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准确地识别驾驶人的换道意图有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达到安全辅助驾驶的目的。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EKF(extended kalman filter)学习方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识别驾驶人的换道意图,并进行短时行为预测。通过实验采集了20组高速公路实车行驶数据,利用前方车头时距、转向盘转角值、驾驶人头部水平位置数据,以及车道偏离量4类数据样本进行训练得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较传统的神经网络识别模型具有更短的识别时间,且模型的可信度更高。在车辆换道和直线行驶2种工况下,本模型对换道意图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5%。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如何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已经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全球性的挑战。越来越频繁的交通事故,给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何进一步增进车辆行驶安全性,已经成为科学技术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1991年交通事故的万车死亡率为32.8人历车,而美国1985年的万车事故死亡率为2.6人历车,日本1986年的万车事故  相似文献   

20.
利用车间时距的方法确定安全车距,设计一种基于双模模糊控制的起停控制系统车距控制器,并对模糊控制器的权值分配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双模模糊控制器能高效地控制车距,使车辆大部分时间平稳地运行于高权值的细调模糊控制器中.最后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该起停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