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②脱开驻车锁(P-ON→P-OFF)。要想脱开驻车锁,首先要切断驻车锁保持电磁铁(N486)。随后变速器控制单元J217会给电磁阀6 N93通上电,于是该阀将系统压力引至驻车锁缸。活塞作用力就大于驻车锁弹簧力了,那么驻车锁就脱开了。如果挡位传感器G676识别出位置P-OFF了,那么驻车锁保持电磁铁就被激活,如图29所示。  相似文献   

2.
(2) 自动模式和手动换档模式 ①在自动模式下的操作 E65中选档杆位于转向柱上,可选择档位N、D和R。通过选档杆上的一个按钮可以挂入驻车锁止器P。换档是全电动的,与变速器没有机械连接。驻车锁止器的紧急操作是通过一条拉线实现的。档位显示只出现在组合仪表中。 1 自动模式下选档杆位置的选择 换档示意图由位置R、N、D和附属的箭头组成。可以从中间位置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移动选档杆,当然选档杆也可以从任何位置自动返回中间位置。位置P从换档示意图调出,按压选档杆端部的按钮即可挂入。  相似文献   

3.
驻车锁应急开锁机构的结构和操纵方式,基本就是直接从B9系列车上移过来的。用在奥迪A7(车型4K)上时,操纵单元和套筒扳手经过改进,因此就改善了操纵性能。下面会讲到这些特点和改进。驻车锁应急开锁结构如图1所示。一、驻车锁应急开锁的特点奥迪A7(4K)与B9系列和Q5(车型FY)相比较而言,驻车锁应急开锁杠杆在变速器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样就便于布置驻车锁应急开锁拉索、降低了操纵力且改善了声响特性。  相似文献   

4.
2.换挡杆结构换挡杆包括下述部件(如图682所示):换挡杆传感器控制单元J587。通过换挡杆支座内的霍尔传感器感知换挡杆的位置,并通过CAN总线将位置信息传给机械电子装置。换挡杆锁止电磁铁N110。该电磁铁可将换挡杆锁止在挡位"P"和"N"处。电磁铁由换挡杆传感器控制单元J587来控制。  相似文献   

5.
自动变速器GA6HP19Z和GA6HP26Z的设计理念相同,其区别在于变矩器、带多层钢片和摩擦片的离合器不相同。行驶挡的控制和驻车锁止器的动作在宝马E60里直接通过中间托架里的换挡杆实现。下面说明E60自动变速器的所有变动情况,技术数据如表1所示,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电路如图2所示,机械电子模块的系统电路如图3所示。  相似文献   

6.
1 0.分解和组装驻车锁止装置 驻车锁止装置部件分解图如图1 84所示。 上图1 84驻车锁止装置部件分解图 11.变矩器安装位置检查 安装变矩器后.需检查变矩器是否安装到位。如图185所 示.用卡尺测量变速器壳法兰与变矩器导向轴颈的接触面间 的距离.规定值为18mm,说明安装正确。 1 2.ATF油液面检查与添加 大众公司规定.001自动变速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自动 变速器油(ATF)不需更换。在变速器大修后或补加自动变速 器油时.需使用指定用油.零件号为:G052 990 A2,同时 检查油面。001自动变速器油位检查方式为溢流管式,示意图 上图…  相似文献   

7.
正(4)挡位传感器G676驻车锁的位置由变速器控制单元J217通过挡位传感器G676来监控。采用线控换挡的DL382上的传感器G676,其结构与采用选挡杆拉索(拉索式换挡)的DL382上的传感器是一样的。在采用线控换挡的DL382上,传感器信号仅用于判定驻车锁的位置,如图41所示。该传感器的名称是取自第一代变速器。如果驻车锁齿轮处于"齿靠齿"状态,那么锥形滑阀就处于预张紧状  相似文献   

8.
3.智能上车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智能上车系统由认证ECU控制上车功能,系统结构如图9所示。(1)上车锁止的工作原理a、驾驶员携带钥匙离开车辆,按下车门外把手上的锁止开关,将车门锁止信号传输给认证ECU(如图10所示)。  相似文献   

9.
E438.转向盘上的iptronic 开关 E439.转向盘上Tiptronic 开关 F125.多功能开关 F189.Tiptronic 开关 F319.换挡杆在P 位时的开关 G93.变速器油温传感器G182.变速器输入转速传感器 G193. 液压压力传感器1 ,自动变速器 G194.液压压力传感器2 ,自动变速器 G195.变速器输出转速传感器 J217.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J527.转向柱电子系统控制单元 N88.电磁阀1 N89.电磁阀2 N90.电磁阀3 N91.电磁阀4 N92.电磁阀5 N93.电磁阀6 N282.电磁阀9 N283.电磁阀10 N110. 换挡杆锁电磁铁 N380.换挡杆锁P 位的电磁铁 F41.倒车开关 J518.进入和启…  相似文献   

10.
(4)电磁阀N88、N89、N90、N91(挡位调节阀) 位置:4个电磁阀都安装在电动液压控制单元上,如图57所示。  相似文献   

11.
5.阀块阀块位于变速器壳体前部,壳体中包含操作自动变速器的电磁阀和滑阀.TCM控制电磁阀的操作,以实现平稳换挡和传动比变化的平稳过渡.阀体通过切换机油泵产生的ATF液压回路来提供ATF.根据来自TCM的控制信号,激活压力控制电磁阀.压力控制电磁阀控制提供给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液压,以执行换挡和锁止.此外,还向变矩器、行星齿轮和润滑零部件提供适量的油液.压力控制电磁阀安装在阀块中.通过TCM控制压力控制电磁阀.压力控制电磁阀提供液压控制压力.PHEV变速器阀块如图23所示,MHEV变速器阀块如图24所示.  相似文献   

12.
早期的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执行器(电磁阀)只有两至三个,主要是用来完成换挡和变矩器锁止离合器的控制;现在许多自动变速器已装有多个电磁阀(5、6、7、8、 9个等)。尤其是换挡电磁阀数量的增加使得换挡电磁阀完全取代了节气门油压和速度油压对D挡位升降挡的控制。变速器上各种新的电磁阀相继出现,例如控制换挡点过渡电磁阀、正时电磁阀、倒挡电磁阀、扭矩转换电磁阀、扭矩缓冲电磁阀、强制降挡电磁阀等大量应用使得电控系统  相似文献   

13.
自动变速器设置了变速杆锁止系统,其功用是将变速杆锁止在P位,防止驾驶人在未踩下制动踏板的情况下将变速杆挂入行驶挡。在变速杆的下端,安装了一个锁止电磁阀(又称"锁止驱动器"),该电磁阀由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A/TECU)控制,控制的依据是制动开关、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以及发  相似文献   

14.
1.驻车锁止齿轮2.涡轮3导轮4.泵轮5变速器外壳通风装置6.机油泵7多片式制动器B18.多盘式离合器K19.拉维娜尔赫(Ravigneaux)行星齿轮10.多片式制动器B311多盘式离合器K212a前部单行星齿轮系统12b后部单行星齿轮系统13.多片式制动器BR14.多盘式离合器K315.多片式制动器B216.变矩器锁止离合器17.变矩器外壳18.测量转动速度的脉冲环19.测量转动速度的环形磁铁20.测量转动速度的环形磁铁21.电液控制模块  相似文献   

15.
正一辆2010款宝马730Li车,在更换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并完成编程及设码后,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内存储故障代码"400641驻车锁止器被错误挂入"。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为,对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执行复位自适应功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连接元征X431,接通点火开关。(2)依次选择"手动选择→驱动部分→TCM(自动变速箱控制模块-EGS)"(图1)。(3)再依次选择"特殊功能→调节→复位自适应功能"(图2),此时系统提示5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复位自适应(图  相似文献   

16.
刘志忠  陈建国 《汽车电器》2006,(4):29-34,38
针对汽车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结构,分析速比电磁阀、锁止电磁阀、调压电磁阀、蓄压器调节电磁阀、强制离合器电磁阀的控制原理;介绍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一般诊断方法,电控系统检测(包括故障码检查、手动档试验和控制功能的检测),手动档试验(包括手动操纵试验和手动电磁阀试验),控制功能的检测(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0年产奔驰E200车,搭载M271860发动机,驾驶人反映该车无法遥控锁车。故障诊断接车后试车验证故障现象,发现遥控钥匙在距离车辆1m时可以锁止及解锁车辆,但该距离超过1m后,无法利用遥控钥匙对车辆进行锁止和解锁。连接故障检测仪读取故障代码,无任何故障代码存储。分析该车锁止及解锁的控制原理得知,按下遥控钥匙上的锁止或解锁按钮,红外线信号和无线电信号(认可代  相似文献   

18.
(5)锁止控制 锁定控制是由NO.3电磁阀的通、断电来实现。锁定离合器作用的范围依换挡模式、挡位、节气门开度及车速而定。即在锁定作用的范围内,如果遇到自动变速器换挡时或制动作用时,则锁定作用也会停止。锁止离合器的接合条件如表8所示,锁止离合器的工作示意图如图26所示。  相似文献   

19.
<正>在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中,电磁阀的动作对换挡品质的影响非常大。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对电磁阀的输出油压进行线性控制,使自动变速器执行元件柔性接合与释放,从而提高换挡舒适性。对于老款4速自动变速器,如4T65E、CD4E等,通常只有4个电磁阀,其中2个开关(ON/OFF)电磁阀负责换挡,1个PWM(脉冲宽度调节)电磁阀负责液力变矩器的锁止控制,1个PWM电磁阀负责主油  相似文献   

20.
(4)锁止机构(如图11所示)●此系统包含一个锁止机构,可在系统发生故障或发动机不运转时机械锁止直流电机,使电机转子不转动●锁止机构安装于直流电机上。主要包括一个锁止架用于固定转子轴,一个安装于壳体上的锁止杆及一个用于操纵锁止杆的电磁阀锁止架(电机轴)AA锁止杆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