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杰  冯浩 《汽车技术》2022,(7):56-62
为降低天窗电机运行噪声,首先提出横向筋和纵向筋2种噪声解耦方案,开展横向筋解耦装置与原车螺栓刚性连接状态遮阳帘电机运行噪声对比试验,在天窗后排框架使用4个横向筋解耦装置时,驾驶员耳旁位置噪声降低3.5 dB(A),然后提出了天窗电机运行噪声优化评价方法,并设计正交试验探究2种解耦装置各因素对噪声优化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多个纵向筋解耦装置降噪效果明显优于单个横向筋解耦装置;影响纵向筋解耦装置降噪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解耦件硬度,硬度越小,降噪效果越好;所提出的噪声优化评价方法可以客观定性分析解耦装置各因素影响显著性,评价结果不随权重系数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电动汽车三合一驱动系统中电机控制器的运行环境和总成的振动噪声,在总成振动噪声特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提出控制器隔振的优化措施.首先,通过电磁力仿真和阶次跟踪定理分析总成中永磁同步电机和减速器的振动噪声特性;然后,结合工况传递路径的分析方法,确定三合一驱动系统中电机控制器主要振动激励源及其传递路径,并...  相似文献   

3.
电磁作用对轻度混合动力系统振动和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轻度混合动力系统运行当中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围绕电机电磁作用对机体表面振动噪声影响以及电机瞬态工况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电磁作用对机体表面振动的影响是通过轴系扭转振动变化进而引起机体表面振动速度改变体现出来的。同时进行了电机瞬态变化对动力系统影响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机电磁力矩瞬时突变引起的冲击干扰不大,不会影响动力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纯电动汽车电机噪声在整车上的声学特征,介绍了在整车上测量电机噪声的测点布置及测量工况,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并验证电机噪声成分。分析比较了不同测试工况下的电机阶次噪声,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急加速工况进行电机噪声分析,给出了电机阶次噪声的主客观评价方法。文中介绍的电机噪声测试和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某同步交流电机的噪声来源和噪声变化规律,该文通过试验对交流电机的噪声特性进行研究。首先设计开发了电机噪声振动分析系统,采集电机在空载及负载状态下噪声的时域信号;其次利用频谱、阶次分析等方法,找出了发电机在两种工况下噪声峰值的主要阶次成分,并找到了电磁噪声出现峰值现象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电机在空载工况下,风扇噪声是最大的噪声源;负载工况下,发电机转速在3000r/min和6000r/min附近出现的噪声峰值是由36阶径向电磁力波引起电机机壳的共振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车驱动电机作为整车的主要振动噪声源之一,电机本身的振动噪声水平需要在整车开发前期基于台架试验进行评估。基于半消声室中的电机台架,设计制定了电机在不同负载工况下声功率级的测试方法,同时测试电机表面不同部位的振动水平。然后分析了电机声功率级随转速扭矩的分布关系。进一步利用时频分析和阶次分析来识别不同噪声成分的来源,对比了有无负载工况对电机噪声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电机声功率级整体随转速和扭矩的增大而增大。负载工况的电机主要阶次的电磁噪声是由电机端面辐射产生,低阶次的噪声是由控制器辐射产生。电机无负载时,控制器辐射的低阶次噪声为主要成分。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电机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燃料电池轿车驱动电机的电磁噪声,在调查了燃料电池轿车驱动电机的类型、功率和转矩等参数的基础上,选择感应电机为对象,测得了电机不同输入电压和转速下的电磁噪声频谱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定频率范围内,输入电压和转速对电机电磁噪声的均值和峰值均有影响,为采取降低燃料电池轿车驱动电机电磁噪声的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电动摩托车用电机评价体系中,电机噪声测试是重要的评价指标,我国小型旋转电机普遍采用半球面声功率级噪声测试方法。电动摩托车用电机由于其体积较小,基本采用此方法进行声功率级噪声的测定。因此,准确理解测量标准,正确合理地设计半球面测量辅具是准确、高效测量电机噪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结合纯电动城市客车驱动电机运行特点,研究其冷却系统ATS的控制策略,并进行优化,使ATS的风扇处于最佳工作区域,降低客车能耗和停车进站时的风扇噪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笔者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与个人多年从事电机制造与设计的实践工作经验,从电机噪声的危险入手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降低电机噪声的工艺措施,为有效控制电机噪声做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电机电磁噪声,从理论上对该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电磁噪声频率及阶次进行推导计算;通过整车的振动噪声测试验证了理论计算值,最后通过调整电机的转子永磁体冲磁方式,改善了电机的啸叫噪声,为前期预测EPS电机电磁噪声提供了设计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汽车后窗雨刮电机的噪声可主要分为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两大部分,本文对后窗雨刮电机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的来源和产生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在已有成熟后窗雨刮电机平台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可行性措施.其中,较为有效的创新性措施概括如下:通过调整磁钢结构优化表磁曲线分布,来抑制电枢反应产生的电磁噪声;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试验手段,优化碳刷宽...  相似文献   

13.
某纯电动样车在试验过程中被抱怨驱动电机噪声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进行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的振动噪音机理分析,建立以转速为输入信号和以噪声频率与阶次为输出信号的电机振动噪声理论模型,并推导出A声级噪声理论谱线;其次,进行被测永磁同步的电机振动噪声测试,得出A声级噪声试验谱线;最后,对比理论模型预测和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识别被测永磁同步电机异常噪声源。该模型与试验相结合可以快速识别永磁同步电机的异常振动噪声源。  相似文献   

14.
纯电动汽车在整车NVH性能开发过程中,驱动电机存在8阶啸叫噪声,严重影响整车NVH性能品质。通过整车试验、主观评价及CAE仿真分析手段,验证出空气传播为车内8阶啸叫噪声大的主要路径,锁定驱动电机逆变器壳体共振及电机悬置支架振动是造成8阶啸叫噪声大的关键因素。为有效解决驱动电机8阶啸叫噪声问题,实施电机逆变器壳体结构优化及电机悬置支架安装动力吸振器优化措施,并搭载整车进行试验验证,最终有效解决驱动电机8阶啸叫噪声问题,提升了某纯电动汽车整车NVH性能品质的同时,为后续驱动电机NVH性能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四辆不同类型的纯电动汽车在匀速和POT(缓油门加速)工况下电机近场和驾驶员右耳旁噪声采集样本为评价对象,对电机近场和车内噪声A计权声压级进行对比,计算噪声传递的衰减百分比,并计算车内噪声的心理学客观参数。同时,利用声品质客观量化数学模型进行四辆样车的车内声品质评价。同时,通过对电机电磁噪声阶次的提取和分离评价,分析了电磁噪声对电动汽车声品质的影响。相关试验分析结果对电动汽车的声学设计和电磁噪声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中主要介绍了控制某电动汽车车内噪声的系统方法:通过LMS测试系统实验确定了电动汽车主要噪声源——电机及减速器,并通过噪声测试分析判断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电机及减速器振动向车内传递噪声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改进了电机及减速器和悬置系统的橡胶垫刚度,优化了电动车车内噪声,并通过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以额定功率为18 kW的风冷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电磁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其径向电磁力,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径向电磁力的谐波次数,分别对电机的定子和整机进行了模态测试,得到其各低阶模态固有频率,分析了电机振动和噪声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通过优化电机壳体结构降低电机噪声的方法,并对改进后的风冷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和噪声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电机温升满足工作要求,噪声降低了约11 dB(A)。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纯电动乘用车用永磁同步牵引电机高转速给试验室现有对拖试验台架带来的振动大及操作不便等问题,文章通过改进对拖试验台架加工工艺和更换相应测试设备等,对现有对拖试验台架进行了改造升级。改进后的对拖台架不仅满足被试电机在4000r/min以下的各项性能试验,而且满足被试电机在12000r/min时的各项性能试验。台架试验表明,改进后的对拖试验台架不仅轴对中快速和安装方便,而且在永磁同步牵引电机高转速运行时,台架振动与噪声小,运行平稳,测试系统误差小,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9.
简述纯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振动噪声的来源、传递路径及优化途径,并针对某纯电动汽车蠕行模式驱动电机系统24阶振动噪声进行分析,得出车辆在130~200r/min转速范围内、 74Hz频率附近局部强化的24阶振动噪声是由驱动电机激励、驱动电机电磁力波频率同车辆动力总成固有频率共振引起的。同时提出了增加预置扭矩、优化扭矩阶跃强度的方案,有效地减弱了蠕行模式驱动电机系统24阶振动噪声。  相似文献   

20.
以从4辆家用轿车采集的雨刮系统8个噪声样本为试验对象,由人耳主观分辩出能够描述雨刮系统运行状态的3种主要的感受噪声成分,即电机声、换向声和刮刷声,并分别采用成对比较法和参考语义细分法对雨刮系统噪声和这3种成分噪声的烦恼度进行了主观评价。通过各噪声成分频带范围的分析,对其进行了频率截取和滤波处理,并计算了处理后的客观评价参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3种成分噪声的声品质客观评价模型,并最终建立了以3种成分噪声的烦恼度值来表征雨刮系统噪声品质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预测雨刮系统噪声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