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机械导纳的计算方法来辅助设计、计算、验证排气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在排气隔振系统的概念设计阶段,引入挂钩与隔振器(橡胶吊耳)刚度比的经验值来指导设计。在性能评估阶段建立传递率的快速计算方法来评判排气隔振系统机械导纳,并且在实例中通过Nastran软件对导纳值的计算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张耀庆 《国外汽车》1992,(2):47-50,71
内装式隔振系统是一种需特殊加工工艺,不改变柴油要的质量一外形参数的柴油机隔振新装置;内装式隔振系统有片状组合式隔振器十支承,螺旋状钢丝隔振器+支承及环状橡胶-金属制隔振品+支承三种类型;三种隔振器在柴油机和加载装置的试验台上进行了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状钢丝隔振器在抗共振和脉冲激振方面有明显的优点;片状组合式隔振器可降低被隔振装置的振动噪声;环状橡胶-金属隔振器在整个频谱范围内有较好效果;对设计柴油机隔振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SUV冷启动异响问题,对传动轴中间支承隔振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中间支承隔振原理,得出异响问题为低温时支承刚度增大、隔振性能变差导致。文章通过中间支承增加橡胶隔振垫、改变支承橡胶衬套材料两方面提高支承隔振效果,改善异响问题。验证结果表明,改变支承橡胶衬套材料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橡胶衬套刚度对悬架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雨成  李峰 《上海汽车》2004,22(11):30-31,34
文章以橡胶衬套刚度试验为基础,利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多个方向的刚度,并借助ADAMS/CAR 研究了橡胶衬套刚度对悬架弹性运动学的影响。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精确计算异形橡胶衬套的悬架系统动力 学方法与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柯俊  祖洪飞  史文库 《汽车工程》2020,42(2):178-183
为优化推力杆的球铰结构并提高其疲劳寿命,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法和遗传算法的推力杆球铰多目标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通过有限元法计算不同橡胶衬套预压缩量和球铰结构的推力杆球铰橡胶衬套的应变分布特征和刚度参数,进而得到推力杆刚度参数、橡胶衬套预压缩量与球铰关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建立推力杆球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计算得到推力杆球铰的优化方案。样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此优化方案使推力杆球铰的疲劳寿命提高了7倍。提出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充实了变截面橡胶金属复合结构的设计理论,并为推力杆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汽车行驶平顺性受到悬架橡胶衬套的影响,依据Kelvin-Voigt橡胶衬套模型,采用虚拟坐标法,建立了包含橡胶衬套Kelvin-Voigt模型的6-DOF汽车振动模型。针对所建模型,采用线性滤波白噪声法建立前、后车轮路面激励模型,以C级随机路面激励为车辆振动系统输入,运用四阶Variable step length Runge-Kutta算法和傅里叶变换法对所建模型展开时域和频域仿真;分析匀速行驶工况下汽车座椅、车身、悬架动挠度及轮胎动载荷受到悬架橡胶衬套的影响;并将仿真结果与不包含橡胶衬套的6-DOF汽车振动模型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悬架系统中安装橡胶衬套确实能提升汽车行驶平顺性,增强轮胎接地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被动隔振器对低频段的隔振能力差,主动隔振器结构过于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的半主动隔振器,带有SMA丝的悬臂梁充当弹性元件,根据SMA的弹性模量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特性,通过适时的改变通入悬臂梁的电流,从而调节系统的固有频率使其随外部激振力频率的变化而改变。本文对变刚度隔振器的原理及基于SMA的隔振器的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得到了较宽的隔振频带并避开共振峰的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8.
悬架橡胶衬套变形响应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架橡胶衬套作为悬架重要的承载结构零件,其变形响应特性直接影响到悬架性能。文章总结了适用于汽车悬架的橡胶类材料本构模型,探讨了预测橡胶衬套变形响应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吻合,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实用的。  相似文献   

9.
橡胶元件在汽车悬架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振东  雷雨成 《汽车技术》2006,(1):19-22,35
介绍了橡胶元件在汽车悬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橡胶衬套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和试验技术,并对某汽车悬架橡胶衬套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阐述了橡胶衬套对汽车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及高频NVH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实例讨论了橡胶衬套对悬架运动学性能的作用和衬套刚度优化方法。指出,需进一步研究橡胶元件对汽车高频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浙江骆氏减震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骆氏)是一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浙江省玉环县汽摩配协会名誉会长单位。公司主要生产汽车用液压和机械式发动机支承,变速箱支承,隔振块,悬挂衬套,底盘衬套,排气系统吊环和其他家电、铁路用橡胶、塑料零件。  相似文献   

11.
为改进橡胶衬套的设计方法,利用仿真模型研究了橡胶衬套结构尺寸与刚度的关系,用刚度相对变化率描述了结构尺寸对各向刚度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橡胶衬套的半经验设计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某B级轿车下摆臂衬套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三步结构调整获取的四向刚度均满足设计目标要求。研究表明,橡胶衬套的半经验设计方法解决了衬套结构设计刚度匹配难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及悬置系统振动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汽车的NVH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橡胶悬置、液阻悬置、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的静态、动态特性,探讨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设计方法及隔振设计的5个方面(建模;振动频率和解耦率的优化;动力总成的位移控制;低频大振幅激励下,动力总成的振动控制;隔离发动机的激励传递给车身或副车架),从而降低转向盘的振动和减少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研究分析橡胶衬套发现橡胶衬套的刚度变化对汽车的悬架参数有重要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能。文章选择对橡胶衬套的刚度展开讨论,首先建立了带有橡胶衬套与转向系的双横臂独立前悬架的弹性连接运动学模型。以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轮距的变化、轮心处悬架垂直刚度等悬架参数为观察指标,设置悬架与整车的部分参数,给建立的模型输入左右车轮平行跳动激励,进行仿真对比,得出弹性连接状态下的模型综合结果更好。然后分析在弹性运动学状态下各个橡胶衬套刚度的改变对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的影响大小,得出衬套径向刚度、轴向刚度的改变对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综合影响,这对提升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平顺性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六自由度轮心力对汽车振动噪声贡献率的计算对汽车NVH性能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多重相干法处理相干激励时存在的两个问题,即只适用于能将所有激励划分成彼此之间相关性很小的分组情况,且只能计算分组整体对响应的能量贡献率。阐明了无论激励是否相关,采用虚相干法均能直接计算六自由度轮心力的贡献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励分组(单个车轮上的所有激励为一组)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干性时,采用多重相干法计算得到的各轮贡献率误差较大,而采用虚相干法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橡胶隔振器有限元建模技术及静态弹性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液阻型橡胶隔振器的橡胶主簧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和ADINA,建立了轴对称、1/4对称和完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橡胶隔振器有限元建模技术的数值试验分析;探讨了橡胶材料体积近似不可压缩特性的数值确定方法、杂交单元计算稳定性的数值判断方法、单元类型的选择(包括位移与压力节点的匹配方式及其插值函数阶次、单元积分形式等)、橡胶材料的超弹性本构关系的确定等;阐述了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橡胶隔振器大变形静态弹性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所预测的橡胶主簧的垂向静态弹性特性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常相干函数、偏相干函数和多重相干函数在相关的多输入输出系统相干输出功率分析中的作用,以及相干输出功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以 CA141型汽车为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
五连杆悬架的刚体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基于矢量分析原理进行五连杆悬架的刚体运动学和受力分析的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考虑橡胶衬套弹性的悬架弹性运动学迭代计算方法。据此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了一种轿车五连杆后悬架的刚体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模拟分析,探讨了悬架橡胶衬套的弹性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该方法有效简捷,可方便地应用于五连杆悬架设计分析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8.
轿车悬架橡胶衬套结构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橡胶衬套的种类,阐述了汽车悬架橡胶衬套的基本性能及其应用情况.研究了悬架的副车架橡胶衬套和控制臂橡胶衬套在车辆中各向特性参数的分布及其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影响,并对橡胶衬套的结构设计特点、橡胶材料和配方、疲劳破坏性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车用电流变隔振器的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隔振技术的发展和各类典型隔振器的原理及应用,提出发动机隔振系统的研制和开发主要集中于改善其幅一频特性方面。着重阐述了电流变隔振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具体的试验测得评价隔振性能的两个参数——动刚度和响应滞后角。得出结论:电流变隔振器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利用“智能”的电流变液体,依靠外电场的控制及时、准确地调控液体的粘度。从而实现对系统阻尼系数的干预调节,适用于发动机的宽频带振动的隔离。  相似文献   

20.
带橡胶套的稳定杆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健  邢如飞 《汽车工程》2005,27(5):592-594
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横向稳定杆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实验数据和MSC.Marc软件建立了橡胶衬套的模型,按照实际的受力与约束对横向稳定杆的应力与变形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计算结果得到了试验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