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2017,(12)
智慧高速公路是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行业内对智慧高速公路的认识不尽统一。阐述了智慧高速公路的内涵,认为智慧高速公路就是要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高速公路协同管控与创新服务体系,利用"人的智慧思维+先进的技术手段+协同的运行机制+创新的模式"实现对高速公路管理与服务的提升。从技术、业务、数据、应用和部署5个方面提出智慧高速公路的架构,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智慧高速公路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必然引发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这将助力高速公路产业生态圈构建,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国外在智慧高速方面已经开展了自动驾驶和车路合作技术、标准和试验验证等方面的探索,如何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探索我国智慧高速公路架构与发展路径具有前瞻意义。本文首先对国际智慧高速公路发展特征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我国智慧高速公路要强调平台性、互联性以及终端化概念。通过采用了面向过程的方法,提出了我国智慧高速公路服务领域和服务列表,并提出了基于"端-管-云"思路的智慧高速公路的技术架构。通过对智慧高速公路的特征和要素的细化分析,通过对感知识别、管控服务和基础设施3个方面的特征分析,提出了我国智慧高速公路发展4个等级划分方法并给出了现阶段我国智慧高速公路技术体系。最后,对应用该框架开展的典型示范工程进行了介绍。该框架将对智慧高速公路的设计与建设、多层级数据链体系的构建、关键设备研发等提供重要支撑,对未来我国智慧高速示范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上海市高速公路收费移动支付系统主要功能及目标,搭建了总体架构,研究了现场终端层、基础环境层、数据资源层、支撑层、应用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提出了对收费移动支付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以及运营服务评价、后续产品迭代发展的策略,以实现高速公路收费方式多元化服务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动重庆市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以G65高速重庆巴南至武隆段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例,对智慧高速公路总体架构进行研究。根据G65智慧高速建设需求,分析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提出了G65智慧高速公路总体建设框架,主要实施内容包括建设智慧高速综合云控平台,打造智慧收费站、智慧服务区、智慧车路协同、智慧隧道、智慧创新试点应用等智慧化应用场景,实施通信系统、全程监控系统、隧道机电系统、收费系统、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等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工程。本文架构设计方案可为其他运营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11)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智能化问题已日益得到关注。在分析当前国内有关政策和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概念及其服务对象、服务领域,构建了智慧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总体架构,提出智慧高速公路服务区基础设施配置要求,并指出"十三五"期我国智慧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趋势,研究成果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智慧高速公路高潮,浙江、上海等十多个省市陆续印发了智慧高速建设指南、导则等文件指导智慧高速建设,但目前出台的技术文件重点围绕单条高速公路的智慧化进行指导,对智慧高速省级路网平台应具备的能力分析较少。该文基于智慧高速省级路网平台建设实际,以上海的高速公路管理业务为例进行业务分析,通过传统机电系统与智慧高速能力对比,提出省级路网平台所应提升的四个方面,据此提出省级路网平台的总体架构,并对照江苏等已建设的智慧高速省级路网平台进行了建设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和核心功能建设等方面的方案研究,为后续各省建设智慧高速省级路网平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智慧高速公路已有多年试点工程探索,目前其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正在从点状的技术试点验证向系统化的技术集成示范转变。本研究提出了智慧高速公路的概念、主要特征和技术内涵,构建了支撑"三网合一"智能基础设施和云边端协同云控平台建设的智慧高速公路技术体系,凝练出3类、5个子集、33项技术组成的智慧高速公路技术集及其性能要求,用于实现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安全预警、车道级车辆管控、自由流收费、自动驾驶货车编队行驶、准全天候通行等创新服务。最后,对应用该技术体系开展的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设计进行了介绍,可为我国智慧高速公路的设计与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设备研制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1,66(8):271-274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及城市间交通运输日益频繁,高速公路交通通行流量不断增加,节假日高峰期间,交通大流量已呈现常态化,流量增加导致的高速公路拥堵现象频繁发生。针对大流量路段交通拥堵频发现状,从科学、集约化的管控技术手段出发,首先提出智慧扩容的内涵及管控需求,再构建智慧扩容体系的技术、业务及数据架构,最后介绍沪宁高速公路智慧扩容配套工程及应用效果,为全国缓解大流量路段交通拥堵现象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上海公共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的总体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上海公共交通行业智能交通建设的主要框架 1.1 建设的目标 按照城市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以及上海城市交通的现有特点,结合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的有关内容,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理顺体制、业务综合、资源共享、加强服务、市场运作、注重实效"的原则,我们制定了公共交通行业ITS的总体建设目标.上海公共交通行业2003~2005年ITS建设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前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发展历程,总结一些典型的车路协同系统逻辑与物理模型。在总结国内外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整体架构之后,提出新一代智慧高速系统的总体架构-IntelliWay,包括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分层模块化架构、基于变耦合程度的智能分级和基于事件驱动的数据分发机制。同时,根据当前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主流应用技术,总结车载高精度定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ADAS)与车载总线、路侧设备优化、异构网络融合、网络负载均衡、网络信息安全、多传感器融合与协同感知、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自适应信息发布、车辆群体协同自动驾驶、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交通态势预测、车道级主动交通管理、组件式应用服务开发等驱动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研究现状,然后基于以上关键技术的特点提出未来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应用的实施建议;分析广播式交通信息服务、主动交通管理、伴随式信息服务、自动驾驶专用道、车辆队列协同驾驶等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智慧高速系统的测评方法分析和相关案例分析。最后,系统性地分析和预测智慧高速系统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  相似文献   

11.
孙超  黄愉文  张永捷 《公路》2022,(4):237-242
数字经济正加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智慧高速公路作为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高速公路运输效能、培育新兴产业、带动新型数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对美、日、欧及国内智慧高速公路发展路径及主要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围绕全息感知、主动管控、伴随服务、新技术集成、多方协同等技术升级方向研判智慧高速公路发展趋势,最后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既有基础及未来需求,从完善顶层设计、筑牢技术支撑、培育产业生态、支持协同共融、推进绿色集约等五大方面,系统性提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为城市地下道路运营管控和安全提升提供了更多的智慧化工具,新技术和新手段可以更好地赋能智慧城市地下道路的建设。通过分析常规地下道路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现状和技术架构存在的问题,探索性的提出一套新一代城市地下道路综合管控平台架构,旨在有效地推动地下道路运营安全和通行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高速公路从传统机电系统到智能化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并针对传统机电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智慧感知、智慧分析、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为核心,构筑了"互联网+"高速公路运营与服务智能化管理的新生态,并以知识决策型智慧高速管理为建设理念,用互联网的思维进行价值探寻和规划,提出了该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架构,充分体现了"互联网+高速公路"的深度融合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国内智慧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设需求,认为构建智慧道路交通城市级云平台是建设智慧道路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慧道路交通城市级云平台的总体方案架构、软件功能模块和运营管理模式。通过运用数字孪生、CIM(城市信息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建设城市级数据中心,实施软硬件一体化集成,开发部署城市级云控平台,对城市路网及沿线设施进行全要素数字孪生,实现设施管养、交通管控、应急决策业务应用的数字化赋能,最终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道路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5.
伴随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智慧高速成为下一代公路系统技术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对其功能描述与架构解析能够有效指导未来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为智慧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针对智慧高速的基本服务功能,结合车路耦合发展脉络,首先提出了以服务能力升级为导向的新一代智慧高速技术特征与系统内涵.面向不同服务对象与功能,明确了智慧高速...  相似文献   

16.
在探讨上海市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上海市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上海市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最后对推进上海市公路交通信息化的任务与保障措施进行了充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高速公路网交通监控系统总体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上海市公路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到2000年底公路密度达到了0.92km/km^2,特别是上海将实现高速公路建设“153060”的目标,为上海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根据上海市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发展需要,结合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ITS的发展趋势,描述了上海市高速公路网交通监控系统总体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智慧高速的国内发展现状,重点以G15上海嘉浏段高速公路智慧化改造工程为例,搭建了G15智慧高速整体技术架构,探讨了全息感知网络的物理组成,提出了基于BIM+GIS的全要素、全周期管控平台,介绍了数据传输网络的信息交互路径,总结了智慧高速的六大应用模式。最后,对智慧高速提出了丰富应用场景、提升核心算法,以及提升环保、韧性和低碳3个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20,(1)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服务区信息化、智能化问题得到社会各界日益关注。智慧服务区建设是高速公路提质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业大省云南正在大力推动这项工作。详细介绍了云南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总体框架和建设内容,其重点是完善服务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构建服务区监管服务平台,对促进高速公路服务区监督管理和服务质量同步提升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主动监测、主动管控是智慧高速公路各业务系统协同运行的重要保证,而故障的精准定位、远程处置已成为影响智慧高速高效运维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传统基于SNMP协议开发的远程管控工具在故障精准定位及远程修复上的不足,介绍了基于IPMI协议开发的远程管理控制器的设计理念,提出了基于IPMI协议的部件级故障精准定位、主动告警、远程修复的远程管控方案。在应用过程中,对被管设备进行了人为的破坏性故障测试。应用效果表明,远程管理控制器具有故障精准定位、故障远程修复、故障预警等功能,可提升路段应急抢修效率,缩短故障恢复时间,保障智慧高速公路高效运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